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基础调查

2020-09-12王燕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调查问卷课程设置

王燕

摘 要:本文以关于新疆艺术学院在校本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问卷的调查数据为分析依据,探讨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的学习需求,并希望在此分析中找到此课程的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强化文化意识这一教学目标服务。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8-0-03

201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根据此纲要的指导思想,各大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或者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其他课程。但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实在太过庞大,从精彩纷呈的物质创造到抽象凝练的文学、艺术、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的精神世界;从微观的文化现象到宏观的文化价值,文化内容范围大,难度深,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挑出最符合学生需要、时代需要的文化内容去引导学生,如何能抓住自己学校的教学优势、专业优势去调整符合本校学生需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这成了很多学校、教师思考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此教学问题,以新疆艺术学院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2月1日—12月31日向学生派发纸质调查问卷200份,并收回有效问卷172份,作出以下调查。希望通过以下数据分析,尝试找到适合艺术类高校学生需求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向。本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各有一个调查主题。

一、关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需求的调查

问题1:1—10分,请你用一个数值来说明你已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小结:一半以上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属于中等水平,如果以五分为标准分,59%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

问题2: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更接近哪个选项?

小结:根据本题分析,对传统文化表示喜欢的学生达到了67%,但是47%的学生态度是仅停留在喜欢层面,没有过多了解,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他们更需要教学的引导。

问题3:你觉得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多了解?

小结:根據本题分析,学生目前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主要还是喜好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把传统文化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问题4:如果书的内容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你会看吗?

小结:根据本题分析,有95%的学生表示会看传统文化书籍,说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是倾向主动积极的;但是60%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看,说明主动程度还是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问题5:你在人生哪个阶段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最多?

小结:数据显示,近一半学生认为自己现在是学到传统文化最多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坚定信心,利用好学生的本科阶段,更多地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问题6:你是否读过《红楼梦》,如果没有读过,原因可能是什么?

小结:数据显示,虽然有53%的学生没有读过《红楼梦》,但是可以看到有读书意愿的学生高达70%,因此相信经过教学的引导,学生一定愿意阅读传统文化经典。

问题7:你认为京剧对你来说:

小结:数据显示,学生中对京剧有了解欲望的学生占只占到了36%,说明学生对部分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更缺乏兴趣。

问题8:你认为现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是因为什么?

小结:数据显示,有59%的学生认识到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学动机由此入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第一部分的问卷分析可以看到,新疆艺术学院学生中多数学生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情况并不理想,但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学习愿望较强,但目前的学习主要还是受到个体兴趣的支配,对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有了解愿望,但实际涉入不深,这些影响因素都需要在教学中高度重视。

二、关于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态度调查

问题1:对于大学是否有必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你认为:

小结:数据显示,62%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对于开设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清,大部分学生还是受兴趣影响作出的选择。

问题2:在我们学校你希望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倾向哪些方面?

小结:数据显示,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向上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倾向,学生的意见比较分散,但是数据也显示出一个较明显的规律,大部分学生并不赞成局限于了解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传统文化。

问题3:你觉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对你的专业有帮助?

小结:数据显示,60%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自己的专业有帮助,由于被调查学校是综合性的艺术类院校,艺术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大部分学生很肯定文化课程的帮助作用。

问题4:你觉得我们学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能否满足你的需要?

小结:由此题可以看到,对现有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的感受分歧比较明显,53%的学生表示满意,4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对这47%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找出不满意的原因。

问题5: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对专业知识的文化背景做了解吗?

小结:由此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文化的了解需求是迫切的,但是学习上有明显的迷茫情绪,53%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了解。

问题6:在专业课上,如果遇到文化背景不了解,你会找什么渠道去了解?

小结:数据显示,63%的学生遇到文化学习问题会选择在网上或书上查找答案,而选择问老师的比例很低。

问题7:你遇到的中国文化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吗?

小结:数据显示,有79%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会去寻找解释,但没有形成自己思考的习惯,以接受外界解释为主,在对文化的辩证思考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目前的能力还是欠缺的。

问题8:除了我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外,还有其他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进行补充,你会选择吗?

小结:接近一半的学生希望能继续扩充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继续传统文化选修课的学习,而不是仅局限于目前有限的学时。

問题9:在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中,你希望学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多选)

小结:在选修课的学习方向中,学生倾向于学习和专业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该注意此需求。

由第二部分的问卷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目的上缺乏引导,多数选择只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对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需要认识模糊。这需要授课教师在讲授教学目的时阐述清楚。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深度上缺乏思考,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设置方面,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肯定文化课程对专业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选修课的层面上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结合本专业的传统文化课程。

三、结语

教育部的纲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高校要完成对本科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应该依赖于一门课程,而应该建立一个课程体系,通过配套的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其他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部分的教育补充,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既有文化现象学习的广度,又有文化价值分析的深度,让学生真正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他们在价值观容易冲突的今天,成为自信坚持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岂之.中国人文精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调查问卷课程设置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