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自己读人生路

2020-09-12王琼霞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3期

王琼霞

摘 要: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认为:“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书,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冷静、灵秀、谦逊。本文从编校工作者的角度来谈谈读书的意义和如何读书。

关键词:编校工作;文字功底;编校素养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3-0-02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曾经给我们解释过:“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苏轼的“最是书香能至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恰恰证明了一代文豪为什么爱读书。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已经严重冲击着纸媒的发展,现实中很多电子类的产品已经覆盖了我们的生活,读书仿佛成了“装斯文”的表象。但通过调查发现沉溺于电子产品的人最终会觉得空虚、无聊,因为电子产品中很多展示的都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且信息量很大,必须得快速浏览,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深入阅读的习惯,慢慢地就会变得烦躁、不冷静、空虚。最后发现,还是需要通过阅读纸质书籍才能提升自己、武装自己、改善自己。而作为编校工作者,主要工作内容便是对文稿整体思路结构的审查,对文字、句子使用的甄别和处理,因此,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和庞大的知识储备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能力,大量的图书阅读将实现有效的补充。

一、编校工作者多读书的意义

作为杂志的编校一体化人员,天天做的工作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先是把收到的稿件选编、送审、校对等,再通过排版、印刷,最后把成品交付给读者,从工作性质来看,需要的不光是文字功底,还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因此编校人员需要阅读一些工具书和专业方面的书籍,如《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期刊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编辑必备词语规范手冊》《出版物常见编校差错实例分析》《词误百析》《字识百解》《咬文嚼字》等。但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咬文嚼字》书中既有专业是知识,还有天文地理历史等百科的知识,真是包罗万象。让人收获颇丰。

为了能看到更多的《咬文嚼字》,就向同事、同行的朋友借单本、借合刊,不光一页页地看,还用心做好笔记,把那些以前不知道或者易混淆的知识记录下来,方便自己编校稿件时查阅。我知道自己对文字天生愚钝,但我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自己就一直坚持下去读完这本小小的刊物。现在自己真是离不开这本刊物了,自己搜罗购买了从1996年到2019年的几乎能找到的所有合刊,现在自己做的笔记已经有几本之多。仔细想想,读这么多《咬文嚼字》,真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不光增进了好多专业的知识,还让自己收获好多以前不知道的天文、历史、名家、轶事等,简直是应有尽有,“想我我想”,这种收获满满的感觉是之前读的书不能给予的,更是电子产品不能提供的。大量的工具书、史料书籍在不断丰富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历史资料、成语典故、名人事迹等知识领域有了极大的补充,这对于编辑、校对工作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事情。

二、编校工作者选书的重要性

对于编校工作人员来说,读书必须得读对、读准,因为从事的工作很杂,仅仅知道一方面的知识还不行,必须得是个“杂家”。这也是我为什么热衷于读《咬文嚼字》的重要原因,因为这本刊物就是一个“杂坛”,别看它外观分量不足,小小的32开本,但内容却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语林漫步、众矢之的、借题发挥、一针见血、语坛掌故、文章病院、词语春秋、百科指谬、追踪荧屏、教材扫描、热线电话、有此一说、辨字析词、十字街头、微型讲坛、八面来风、校园丛谈、民间语文、独具慧眼、向你挑战、雾里看花、火眼金睛、碰碰车、连珠炮、正音室等。既抓名人差错,也找荧屏之谬;既有文化知识,也有历史轶事;既有文学典故,也有百科学识;既能让人学习,还能让人练习。一本小小的刊物浓缩了这么多精华,怎能不让人爱不释手。简短的卷首幽默总是给人一种诙谐的调侃;语林漫步总是给人各种惊喜;众矢之的让名人也自叹不如;一针见血给人以明辨是非;文章病院既让人知道了历史,也让人学到了知识;词语春秋跟随时代脚步,把握最新词意;百科指谬涉猎百科,涉及百国;追踪荧屏耳目一新、绝不手软;教材扫描深度解析;热线电话为你解忧;十字街头善于发现、捕捉差错;向你挑战实战演习……这些栏目真人耳目一新,百花齐放的状态让人应接不暇,读来真可谓充实。

三、编校工作者如何读书

对于刊物编校人员来说,在这种新媒体盛行的时代,必须让刊物“静”得下来,不能“人云亦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刊物的核心是编校人员,所以要想刊物“静”下来,首先编校人员一定要静得下来,具备较为完善的编校素养。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编辑来说,新媒体的诱惑还是时常挡不住的,但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让自己沉得住气,坚持潜心修炼,学会潜移默化。那么如何静下心来读这本书,如何利用好这本书?对于编校一体化的人员来说,这项工作很是考验个人的各种能力,校对时的知识储备量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决不能放过每一个字词。“决”和“绝”就有了差别,《咬文嚼字》上指出“决”强调的是主管态度,“绝”突出的是一种客观判断,这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它们的区别。我在编化学学科的内容时也会遇到一些难以辨析的词,如“蘸湿”与“沾湿”,这两个词还经常遇到,看了《咬文嚼字》之后彻底明白了它们的区别,前者是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蘸一下就拿出来,有目的的短暂的动作,带有主动性。而后者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带有被动性。

再如,我们很不熟悉的“灌口”与“贯口”的区别,以前听都没听说过,通过看《咬文嚼字》,让我知道,前者是给牲畜灌药的器具;后者是曲艺表演中的一中技巧,指以很快的速度歌唱、背诵或叙述,如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报菜名,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还有日常生活我们很多人都会说但不会写的一些字,如搋面、戗面、熥食物、擀面、炝锅面、焯菜、擤鼻涕、齁死他等,《咬文嚼字》上不但给出了具体的写法,还认真地解释了一下。与时俱进与与时俱增,刚开始觉得没啥大的区别,但《咬文嚼字》上给出的解释是前者表示质量上的发展、进步,后者只表示数量上的增加。还有带有古文性质的椿萱并茂、伏惟尚飨、折冲樽俎、瓜瓞连绵、重结丝萝、无远弗届、瓜田李下、年方及笄、东风过駬、大放厥词等给人耳目一新。还有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词语更是解析到位,如柠檬市场、政治献金、抢滩等。连我们常说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都给出了相应的罗列,这无不让我大开眼界。所以说精读、反复读《咬文嚼字》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坚持,不仅可以提高编校能力,更是增进了百科知识的储备。

四、结语

所以,为什么要读书,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应是编校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读书,不是为了将来向别人炫耀你的知识有多充沛,也不是为了证实你多有才学,而是通过读书,训练你的思想,提升你的境界,改变你的思维,修正你的气质,开阔你的眼界,审视你的偏见等。这些对于编校工作者的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坚持地读下去,可以极大地丰富知识储备和阅历,增强编校工作的能力;坚持读下去,可以改变我们对于某些事物或事件的看法,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坚持读下去,可以让人生路更加的宽阔、走得会更从容与踏实。

参考文献:

[1]卢坡.也谈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裳”[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2]韦干鹏,范莎莎.图书编辑素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9).

[3]朱同芳.“经国大业”的参与者 “不朽盛事”的缔造者——浅谈当代图书编辑的素养[J].中国出版,2012(9).

[4]赵玉华.论新时期图书编辑的政治素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