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校园反邪教教育的意义

2020-09-12尹仙英许子千黄子晴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意义

尹仙英 许子千 黄子晴

摘 要: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大家,亦是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其仕柳期间,针对当时柳州百姓有病求诸鬼神的愚昧做法,以无神论为武器,通过教育和施政两方面的实践教化百姓,破除迷信思想。当今社会,科学昌明,但是仍存在极端迷信思想滋生的土壤,甚至有别有用心的人,传播邪教,魅惑民众,以谋取私利或达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学校园是一方净土,然而由于学生涉世未深,易于轻信,反而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因此,通过传播经典,研究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校园的反封建迷信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关键词:柳宗元唯物主义;反邪教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3-00-03

一、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

(一)对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怀疑与否定

柳宗元思想分为三个阶段。“天人感应”是柳宗元早期的主要思想,于其作品《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六首》《终南山祠堂碑》及《太白山祠堂碑》可见,这些都集中反映了柳宗元对“天人感应”思想的崇信。从贞元十九年到元和三年,为怀疑期,在此期间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并存。在《礼部为百宫上尊号表》中,他认为“郊天地”的目的在于使“陰阳协和,动植交畅”,认为“今天地交泰,俯临元辰,正始之美夕正当其运”,力图用唯物主义的思想(“天地交泰”,“二气交泰”“阴阳协和”)来解释郊祀的合理性。由于柳宗元唯物主义萌芽于其唯心主义思想,使得这个时期柳宗元思想呈现出“两栖”的现象。第三阶段是其无神论发展并确立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可从《天对》《天说》中可探求。

(二)柳宗元唯物主义无神论内涵

1.元气一元论

对于天地的产生,柳宗元的观点可概括为元气一元论,他认为世界是由“元气”所构造的,而“一元论”即强调元气是构成世界的唯一因素。在《天说》中,提到韩愈认为“物坏,虫由之生;元气阴阳之坏,人由之生。虫之生而物益坏,食啮之,(啮,倪结切。)攻穴之,虫之祸物也滋甚。其有能去之者,有功于物者也;繁而息之者,物之仇也。”韩愈认为事物本身坏了,因此虫子才产生;人的产生是由于天地间元气阴阳不协调所致,因此人本身的存在就是与天地相对的。柳宗元答以天是“上而玄者”,地是“下而玄者”,元气是天和地之间的事物,这些是客观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这些事物也不会报答。

《天对》一开头对天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有没有一个宇宙终极的创物者?“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柳宗元答:“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指出天地只是元气存在的缘故而已,以元气解释了天地的存在。

《天爵论》中提出:“纯粹之气,注于人也为明,得之者,爽达而先觉,鉴照而无隐,盹盹于独见,渊渊于默识”,“刚健之气,锺于人也为志,得之者,运行而可大,悠久而不息”。柳宗元认为“纯粹之气”注入人体中,人则明;得到“刚健之气”,可悠久不灭。这里的“纯粹之气”“刚健之气”都是指意志,从中可以得知意志不是本身就有的。把人的智慧和志向说成是气聚集、倾注到人身上而产生的,当然是不科学的,但却避免了有神论。

柳宗元认为世界的运动,是无限的运动,是客观规律的表现。(《国语》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的泾水、渭水、洛水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大夫伯阳父认为这是阴阳二气,错乱所致。对此,柳宗元批评说:高山和大河,只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体;阴气和阳气,不过是漂浮于天地间的元气。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是不为人所改变的。

2.反对命定论和迷信

柳宗元还反对命定论。他认为天没有意志,不能干预人事。这一思想,否认了天人之间感应,从根本否定了天命论的立论基础。这种观点在《非国语》中表现尤为显著。《国语·虢梦》中提到虢国公梦见晋国攻打虢国,召来占卜的官员,该官员说这是政治失德,上天给的天谴。柳宗元反驳说“虢,小国也而泰,以招大国之怒,政荒人乱,亡夏阳而不惧,而犹用兵穷武以增其仇怨,所谓自拔其本者。亡,孰曰不宜?又恶在乎梦也?”(《非国语·虢国》)他认为虢国亡是亡在它自己的行政败坏,亡在它目中无人,亡在它穷兵黩武。因此其的灭亡具有必然性,这并不是上天的惩罚,与梦更是无关。

柳宗元对于占卜之术更是弹射臧否,“卜者,世之余伎也,道之所无用也。圣人用之,吾未之敢非。然而圣人之用也,盖以驱陋民也,非恒用而征信矣。尔后之昏邪者神之,恒用而征信焉,反以阻大事。”(《非国语·卜》),他认为占卜之术本就是过时的行为,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重要的是,占卜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不去占卜也是可以的。他认为占卜为什么存在于世,是左丘明被巫术迷惑,反而更加神化它,自此才牵强附会形成学说,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相信占卜。柳宗元也批评成仙说,柳宗元认为人的寿命虽各有长短,但籍有一死。成仙之歌,是荒涎不粗的傅规,艳不可信。

二、当代大学校园的反邪教教育

(一)问卷调查及结果

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了解程度和对反邪教教育渗透性的警惕性,我们对当代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下为调查的具体情况。

1.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发放对象80%为广西自治区内大学生,15%为湖南高校以及海南高校的学生,其余5%来自其他地区的高校学生。调查方式以线上和线下结合,以纸质的问卷分发,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50问卷,有效问卷为203卷,并结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内容以及结果

(1)对柳宗元唯物主义了解不充分

62.56%的学生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仅仅听说过,并不了解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内涵,其中文史类、教育类的学生占44.33%,对柳宗元的了解来自于课堂的比例高达85.37%。至于其他来源,如互联网、课外阅读、博物馆、高校讲座等手段,大部分学生不会通过以上手段主动进行学习。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缺乏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柳宗元的知名度极高,超过94.45%的学生知道柳宗元。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柳宗元在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加入新的知识,并融会贯通,能达到高效的宣传力度。

(2)肯定在校园开展反邪教教育的必要性

93.65%的学生认为在当代大学校园开展反邪教教育是有必要的,调查显示高校大都通过宣传讲座、公众号、以及其他手段进行宣传,足见高校对此之重视,但同时由于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素养,高校对此采取的手段通常较为简单,如贴横幅等手段宣传,这也就使大学生对反邪教教育存在忽视的可能性。

(二)高校反邪教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些年来,邪教渗透领域开始呈现年轻化和城市化,高校首当其冲。且由于高校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素养,社会各阶层对此,相对于其他阶层,关注度不高,当代大学生亦是如此。但邪教不仅仅只有“法轮功”,2015年的“心灵法门”是邪教,“血水圣灵”亦是。邪教一直层出不穷,目前仍有大量尚未曝光的邪教,防不胜防。因此高校反邪教教育一直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培养下一代人才的基地;而大学生群体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是年轻活力又具备创造力的代表,但同样的也是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易受鼓动的一族。因此高校反邪教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是关乎校园安全稳定,关乎国家未来發展的工作。

三、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校园反邪教教育的意义

(一)关于邪教的定义

我国已明确规定了邪教与宗教的区别,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其明显特征就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近些年,邪教借着各种名义宣传教义,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

影响。

(二)邪教渗透的方式

邪教有一个唯一的精神领袖,以信仰控制信徒的活动。邪教组织利用人的心理和情感,以人的欲望为“指引”,树立一个学生以前一直期望得到而又得不到的,加入他们,你便能功成名就的“理想蓝图”;利用学生的情感,接近学生的生活,慢慢地融入其中,开始向学生灌输邪教思想,不断渗透,不断浸染,直到融入他们为止。而且邪教组织有一套理论,即教义,不允许任何人反驳,拒绝一切可以讨论的可能,这无疑是使信徒愚化的有效手段,而我们如果一旦受其侵害,那么我们依旧存在思想意识邪教化的可能。

(三)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与当代反邪教教育的关系及其意义

1.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为反邪教教育提供素材和指导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柳宗元了解度高达94.45%,以此为切入点无疑是极其巧妙的。无神论是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柳宗元的文章,在他的文章中感受他的思想,即在感受文学文化气息,又能接触唯物主义思想,感受它的魅力。虽然古文学习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将古文故事化无疑降低了学习难度,也增加了趣味性。

同时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也能给当代校园反邪教教育一定的借鉴意义,邪教教义无非是把一些客观的东西意志化,认为只要通过邪教并服从邪教,就能把意志的东西物质化,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是告知信徒有罪,唯有邪教才能使其解脱。而柳宗元唯物主义否定封建迷信和命定论,一切并非命中注定,目前无法理解的事情并非就是神的领域,也并非是神的示意。

2.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能打破邪教教义的“心理信仰”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容易受到邪教侵害?除了与文化素养有关,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但心理素质还有待加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的精神趋于紧绷,心灵得不到良好的寄托,当面临生活压力和挫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时,大部分同学会找同学老师,父母和亲人进行咨询,但仍有8.9%的同学选择忽视问题,这无疑埋下了心理隐患。当同样的事情重复几遍,或是几件糟糕的事情同时发生,人就开始寻找简单而又能逃离的现实的方法,邪教有了可乘之机。

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精英牌”“提升智商”等噱头都抓住了大学生的心理。韩国邪教“摄理会”更是抓住大学生心理优越感,把邪教精神领袖称之为“精英”,打出“精英牌”进行诱骗。据韩国SBS电视揭露,韩国受其侵害的人数至少3 000人,其中不乏有高素质的尖子生。国内亦有清华保送生受到迫害,女大学生自焚等事例,而这些事例都证明了邪教变化多端,披着宗教的外衣,却又能准确地利用人们的心理。

而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都必须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大学课堂基本有大学语文,在讲授古文时故事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相对于其他单方面宣传手段,其更加具有深刻性和反思性以及互动性。

四、结语

综上,1.大学生群体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素养,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心理素质有待加强;2.邪教组织的引诱性和诡计多端;3.高校对反邪教教育形式过于单一,而且宣传方式容易被忽视,这都使得高校存在邪教浸染的危险。因此高校反邪教教育应使形式多元化,而以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为媒介,无疑是一种兼备文学和反邪教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丁东风.试论柳宗元无神论思想的形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4).

[2]刘象彬.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J].江汉论坛,1981(2).

[3]黄建辉.论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4).

[4]张铁夫.论柳宗元的有神论和无神论思想及其矛盾[J].船山学刊,1988(1).

[5]侯外庐.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J].哲学研究,1964(6).

[6]徐珩.高校反邪教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有意义的一天
意义的猎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0的苦恼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
Confucius:Life with Many Meanings
HOW TO SPEND SUMMER VACATION 如何欢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