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2020-09-11张秀乙

云南科技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泉州市特派员科技

张秀乙

(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言

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它源于福建省南平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大力倡导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举措[1]。泉州市自2006 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工作部署,以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重点,以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业示范、咨询服务、产业培育与提升为主要任务,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基层、农村建功立业,逐步建立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发展。经过多年持续地开展与推进,目前,泉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已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农村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1 实施情况与成效

1.1 培育专业人才

2006 年以来,泉州市持续不断地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法人科技特派员工作,累计选认自然人科技特派员862 名、法人(团队)科技特派员50 个,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08 个,下达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补助经费2080万元。其中,2018 年以来新认定自然人科技特派员578 名、法人(团队)科技特派员49 个,下达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103 万元,下达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132 万元,下达市级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21 项,下达省级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10 项,争取省级补助经费120 万元。目前,科技特派员已分布在全市163 个乡镇(街道)的154 个乡镇(街道),乡镇(街道)覆盖率达94.48%。率先在全省将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延伸拓展到二、三产业。据统计,2018 年以来泉州市自然人科技特派员第一产业463人,占80.10%;第二产业75 人,占12.98%;第三产业40 人,占6.92%;法人(团队)科技特派员第一产业31 个,占63.27%;第二产业11 个,占22.45%;第三产业7 个,占14.28%。

表1 2018-2019 年科技特派员在各产业的分布情况表

1.2 打造创新平台

建立了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中心,下设8 个分中心。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牵头或参与创建37 家国家、省、市级“星创天地”,其中国家级13家,占全省入选数的23%,数量居全省第一,泉州星创天地培育工作被福建省科技厅列入在线访谈专题,在全省交流推广。为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撑,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2017》中全国157 家参评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指数居前十位,继2015 年创新能力评价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十位的较高水平。

1.3 推广先进科技成果

科技特派员作为先进农业科技、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引领者,长期活跃在农村基层,先后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170 多项,服务乡村(企业、农户)1 万多家,培训各类人员20 多万人次,涵盖粮油、果蔬、花卉、茶叶、海洋渔业、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行业。其中,黄龙病疫区(山地)柑橘种植新技术“永春模式”在全国推广运用,2018 年永春芦柑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2.95 亿元,位列2018 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20 位;德化县祥山大果油茶公司生产的茶油奶奶山茶油列为厦门金砖会晤指定山茶油;德化县淮山示范基地被福建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淮山产品被农业部审定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春泉州法人科技特派员模式列入省科技厅先进典型专题。泉州市农科所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人科特派先进单位。福建省科技厅以泉州市农科所科技特派员案例拍摄了“万亩创业热土‘星创天地’在泉州”“农业科技园区里的花仙子”和“万亩热土上的创业人”等3 个专题片,其中“农业科技园区里的花仙子”专题片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播放。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协调

泉州市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10 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特派员政策措施与工作部署,研究决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部署科技特派员工作重大事项。定期组织召开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遴选先进典型案例做交流发言,总结工作经验。自2006 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健全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科学遵循。

2.2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作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的泉州市科技局,结合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星火科技12 396 多媒体信息平台建设,下设8 个培训分中心,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资料数据库,已入库农业专家400 多名;每月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1-2次;依托培训分中心和星火科技12 396 信息服务站点,开展实用技术现场培训咨询活动63 场,受惠群众5 890 人。每年在泉州晚报、侨乡科技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科技特派员与星创天地典型案例20 项多项,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基层创新创业的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

2.3 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3]《泉州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4],对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根据工作业绩,分别给予1万元、5 万元的经费补助;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进行成果转化,根据合作成效给予10万元的补助;对科技特派员牵头建设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给予20-25 万元奖励。

2.4 拓宽服务范围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基层的实际需求,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工作运行模式。鼓励科技特派员发挥职业专长,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创办各类利益共同体,形成多种科技创新服务模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人才与资源优势,组成团体科技特派员,以科技人员联合体或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形式参与科技服务与创业[5]。在科技特派员的带领、带动和示范下,一大批农村创业能手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科技型农民企业家,尤其是在科技特派员的精心培育下,不少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被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中,泉州市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经验和做法也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但也不可否认在推进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市科技特派员数量仍然偏少,一些县(市、区)工作进展缓慢,科技特派员分布不均。二是科技特派员专业知识结构与服务对象需求脱节,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科技特派员多数集中在农林产业,涉及工业及其他行业的不多,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占比较小。三是科技特派员无法长时间稳定服务企业。科技特派员多数为高校、科研院所派出的专家,无法长时间离岗服务企业,不能长期有效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有的科技特派员身兼多项任务,难以集中精力,持续跟踪推进科技服务;四是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利益共享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很少有科技特派员选择离岗创业。五是科技特派员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健全,相关管理办法还未细化。不足就是潜力,问题就是导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以更大的力度、更宽的领域、更富有成效促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蓬勃发展,使其在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创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取得更辉煌的业绩。

4 对策与建议

4.1 改进选派机制

抓住“选、派、认”3 个关键环节,按照双向选择、按需选认、精准对接的要求,选派更多科技特派员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一要改进选认方式。改变过去“拉郎配”的做法,实行由需求方与科技人员双向自愿“选”,再由科技人员所在单位和基层结合推荐“派”,最后由科技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备案“认”,确保选准人、选对人、选最需要的人。二要广开人才渠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泉州专家信息库,充分挖掘本地人才资源。另一方面,要面向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人才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吸引更多具有科技成果与科技服务经验、技术水平高、能解决实际需求问题的人才,深入企业、基层一线担任科技特派员。三要创新选派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互联网+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众创”等新型选派模式[6],加速推动人才、知识、技术、成果、资金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让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更有针对性与前瞻性,指导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更加便捷高效。

4.2 加大扶持力度

2017 年,泉州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泉州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专项经费,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科技特派员选认工作、承担项目、建设服务平台和市级星创天地予以支持。一是各级各部门要用好用足现有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同时要在福利待遇、人才引进、项目资金、创业扶持等方面制定更多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要坚持正向激励,不仅要支持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和成果为纽带,与农民、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且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科技特派员分段补助,对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经济实体给予支持,让真正有贡献的科技特派员“名利双收”。二是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要落实相关离岗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在保留工资福利、职位晋升、职称评聘、参与技术收益分配等方面,给予更有力更灵活的支持,让科技特派员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得实惠,切实解决后顾之忧。三是以科技金融推动为杠杆,积极为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创业行动提供金融支撑。提倡并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特派员开展授信业务和为农村科技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助力农村创新创业和科技与金融的高度融合。

4.3 拓展服务内涵

把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与绿色发展、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与农村创新创业有机结合,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不断提升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内涵。一要突出扶贫开发重点。探索将市、县两级驻村扶贫干部纳入科技特派员管理,优先选派基层必需、急需的科技人员,加入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二要突出产业延伸拓展。在扎实推进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把选认科技特派员工作延伸拓展到第二、第三产业,推动“三产”协同发展。积极选派一批工业、社会发展和服务领域的科技人员,把科技特派员从生产技术服务向加工、流通和行业管理等各环节、各层面的综合服务拓展,促进要素集成和服务需求相结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要突出打造支撑平台。充分发挥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合作社+农户”“科技特派员+技术+项目”等运作平台。精心培育一批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星创天地,为科技特派员提供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创业平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总之,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破解“三农”难题与困境的一种成功实践,特别是它对于从更深层次创新农业农村工作理念和发展方式,从更高站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更大范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科技特派员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科技特派员制度正处于活力竞相迸发的关键时期,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总结和挖掘,非常有必要对该制度进行科学修正和进一步完善,以期使该制度为促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泉州市特派员科技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