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探讨

2020-09-10王孝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马克思主义

王孝明

摘 要:随着人类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美学应运而生。生态美学在包括艺术研究在内的以人文科学作为主要研究范畴,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是艺术本体研究领域中关注度最高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主要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马克思有力地批判了导致自然与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力主“异化的扬弃”,重建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持人类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审美意识领域中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和谐自然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029-02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概念

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的是生物与其自身所处环境两者之间关系,而美学是一门哲学学科,所研究的是人与审美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其却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生态美学由此而来。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生态美学使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由传统的认识论转变为实践哲学,并将人类中心主义过度为生态整体主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美学界仍秉持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的老旧观念,仍力主“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问题”。然而,马克思早就提倡人对事物的理解不仅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同时还应从感性的角度出发,且在此基础上还应确保内外尺度从同一角度来对美所具备的规律进行解释。马克思对于感性和现实以及对象等方面则指出要加强对这三方面的理解需要通过人类活动。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转型的需求,学科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学科理念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是由于现实的需要,文化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实践为导向将其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在这一背景下,以往人与自然之间所表现出的关系将不复存在,二者之间也因为人的活动而逐渐形成了统一。目前这种基于实践哲学而产生的生态美学已然成为审美意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一生态美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认识的限制,同时也打破以往以人为核心的哲学观念。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人与自然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理念,体现了我党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包容性,从辩证的思维角度来看,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表现为有机整体的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指出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这对于传统美学而言是历史超越以及完成生态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维的完美结合。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是指立足于全球视野,用辩证的思维审视人、自然以及社会这三者之间相互的关系,将人类的整体命运与自然的命运融为一体,等同视之,完美践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

二、生态学发展的趋势

生态学是当今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为人们所高度接受的一种,本身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它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态危机之间的联系系统性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并试图对自然观念进行重新整理并赋予其全新的内涵,与此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方式来对传统生产相关的理论进行改造,进而对社会、文化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理解,来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提供有力的保障,并顺势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1979年由阿格尔教授首次提出,其认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最终会逐渐向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这一概念理想中的生态社会主义在北美学院派以及欧洲大陆民主社会中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北美学院派将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目标,而欧洲大陆则将被作为其目标。上世纪九十年代,对于马克思主义,欧洲有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仍有所欠缺,比如关于资本主义背景下与环境危机相关的方案,基于此,这部分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补充,其中代表性的阿格尔和莱易斯在研究中则希望用生态危机理论取代原本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莱易斯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主要对生态危机的观点对由经济危机等因素造成生态危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否定。他们认为,资本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及其见过所表现出的私有化和社会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出现,而这类矛盾还逐渐衍生成为个别企业和无政府状态以及生产力提升和劳动力能力不足等方面的矛盾,且这几种矛盾形式通常会因为资本的不断积累以及快速发展,必然会爆发经济危机,导致赤贫等状况的发生,最终引发无产阶级革命。不过这一切在进入经济垄断阶段后,局面发生缓和。对无产阶级地位与生活的有效改善,缓和了私有化下社会所产生的矛盾,在这一局面下,资本主义并没有消除甚至还开始发展成一种全球化的态势,阿格尔和莱易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适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应该结合其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出现的新危机来进行批判,而所谓的新危机实际上指的便是生态危机。基于生态的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发现,资本主义因生产和消费的“高”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的累积而引发,但无产阶级在其中通常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主要预期消费的方式和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应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不应一味追求奢侈品,这些行为已经严重背离了初衷。阿格尔提出期望破灭理论,实现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奥康纳基于生态危机提出双重危机理论,即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由于资本的积累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剥削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并且由于资本的快速积累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进行过度破坏,经济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引发了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结合,反对绿色运动中经常出现的生态主义为主的口号,提出“重返人类中心主义”充分表现了超越一般环境保护者的眼界与思维,也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我国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对于当前美丽中国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强调基于自然生态美及人文生态美的构架。自然生态美强调的是一种生态平衡的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结合,即无机体与有机体之间的有机结合。美丽中国在自然生态美建设这一方面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中国自古便实行农耕文明,而其往往与自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体现处于一种基于生态文化的哲学性。自然生态美的建设便是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方面,要对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有效维护。要求明确人的执行者责任,提高人的自我意识,所以應树立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理念,在充分尊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克制地改变经济利益追求;另一方面,对人的举止加以规范在建设美丽中国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要求能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将生态文明纳入法律监督约束范畴,明确生态文明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后续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保护可再生资源,可以维持经济的长久发展,若对可再生资源进行过度开采,亦会引发自然的疯狂报复,例如泥石流、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到时候,不仅是财产的损失,甚至生命也岌岌可危。因此,基于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就必须要加强对人与自然关系理念的宣传加强生态美教育塑造,使人们自身明确道德准则。建设美丽中国也需要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多方合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央应在各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为美丽中国提供制度支撑,民众也应在心中树立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淑文,刘婷.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及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8(10).

[2]穆伟.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美学探讨[J].理论观察,2016(12).

[3]于东超.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生态美学问题研究[J].艺术教育,2015(12).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