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20-09-10李娟

高考·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史实历史探究

李娟

一、研究背景: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以模块化和专题史的形式呈现。面对教材内容对历史史实的高度整合,学生仅仅靠识记和理解历史史实来应对考试已经不可能。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寻找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有效的学生学习方式,来适应新时期高考以及学生发展的要求。

单元主题教学就是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围绕单元主题,在遵循学生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方式。

二、课例分析

1、单元课程地位及其单元教学价值分析

从横向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反应,而近代思想的解放又反过来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的觉醒和经济的发展;同时本单元在学习了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基础上,只有在充分了解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主流价值观,才能更清楚的理解本单元内容,进一步认识中西方思想文化只有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从纵向看,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后,再来学习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演变,就有了一脉相承的韵味,也能更深入理解中国从固守“华夷”观念到打破传统,冲破封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原因,同时为下一单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2、单元内容主题设计

通过对单元内容的解读和整合,归纳出本单元的主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围绕这一主题,我设计以下单元小主题:

(1)知情篇——近代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

(2)探因篇——近代中国为何要向西方学习?

(3)访迹篇——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轨迹、影响及其启示?

3、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1阅读并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体会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2结合近代中国政治演变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史实,分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原因,理解思想演变与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概括中国近代各阶级向西方学习的特点,辩证的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探究这一历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单元主题教学的目标设计,应该更具层次性和逻辑性。本单元主题的教学目标设计从知识的归纳到原因的探究再到影响的分析从而深入理解这一过程的特点及其对后人的启示,层层递进,使主题探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4、单元主题教学过程设计

本案例设计为3个教学课时,摘要如下:

第一课时:知情篇——近代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

(1)自主阅读课本内容。

(2)思考: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你对哪一位代表人物最为欣赏?为什么?

本教学课时的设计基于以下三点:

从学情来看,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史实的认知,同时具备了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解读和归纳能力.

从教育的价值来看,近代中國向西方学习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他们对民族兴亡的思考、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甚至感化学生,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第二课时:探因篇——近代中国为何要向西方学习?

(1)时空定位:教师引导学生对近代前期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2)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依据具体时空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近代中国各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原因

(3)小组展示:

(4)教师总结性讲评:

本教学课时的设计依据:

“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时空史实的分析,理解近代中国不同时期、不同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原因,并进一步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掌握历史史实的前提下,在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追根溯源,从多角度推论中国近代各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原因,在合作中展示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在交流中展现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课时:访迹篇——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轨迹、影响及其启示?

(1)教师引导学生追寻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足迹,总结其特点。

(2)自主探究:依据相关史料及历史史实分析并归纳近代中国各阶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本主题内容的学习,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本教学课时设计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因此,本课时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总结历史规律,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基本认知和对历史的看法。因此本课时侧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历史规律,分析历史启示,从而形成基本的历史观。

三、单元主题教学反思:

1、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

首先,体现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让零散的历史知识融入到单元主题中去,使历史知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其次,体现自主性、探究性的教学。教师对教材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认识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单元主题教学的不足

从学情方面,由于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基本的历史思维欠缺的情况下,教师通过整合教材内容进行的单元主题教学,会使有些学生无所适从。

从教师方面,大幅度的重新整合教材提炼教材的核心,挖掘教材的内涵,这对教师的备课也是相当大的挑战。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冲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大胆去整合教材,设计合理且有效的探究性主题;其次,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真正实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3]朱汉国.《浅议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历史教学;2003.10.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号:JS[2019]GHB1134)《中学语文核心素养下单元主题阅读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史实历史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新历史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史学素养视域下“三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