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分析

2020-09-10潘兆莲

教育理论与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分析

潘兆莲

摘要: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对于文化建设这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关注力度。并且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开始出现了多样的文化需求。因此,想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提高我国软实力,就需要提高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还要能够开展更多的群众文化活动。因此,本文主要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一个基本的概述,然后提出群众文化活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然后阐述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来促进二者共同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分析

Abstract: Since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China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began to have diverse cultural needs. Therefore, in order to meet the diverse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 and improve China’s soft power, it is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able to carry out more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provides a basic overview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en proposes the significance of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explain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both.

Keyword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analysis

一、前言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有了更多的不同理解,也就有了更多样的文化需求。所以,我国应该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下,还应该更加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因为群众文化活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断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创新,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这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那些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利和需求,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总称。一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的目的是保障人民参与文化生活、分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要。一般都是由各级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和广播电台等提供非盈利的文化服务。所有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但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开始有了更多更复杂的需求。所以,必须不断的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动方式进行创新,同时也要落实好文化权益保障、协调、监督等各种责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1]。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平性,因为文化资源是进行的公平分配,没有特殊化。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便利性,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提供,这些服务都是随时能够获得的服务,十分的便利。公共文化服务还具有多样性,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各具特色,十分多样,在服务对象上面也会考虑到各个群体,包括社区居民、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障人士等,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多样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还具有公益性,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这些服务目的不是盈利。最后,公共文化服务还具有基本性,政府提供的这些文化服务只是满足人品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不会提供超过范围的服务[2]。图1为宜昌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區,这里展示着宜昌当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种照片与经验,通过将经验进行分享,来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群众文化活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

群众文化活动是由政府或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自创自办和自编自演等方式,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文化形态。群众文化事业、工作,还有群众文艺表演和文艺创作等都属于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更好的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活动共同发展。

(一)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主体”的理念

从我国目前各项会议上那些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中可以明显发现,我国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上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以人民为主体”这样的一个根本的原则理念。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动文化服务均等化、城乡文化一体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3]。

(二)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属于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方式。首先,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为了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里面就包括了要保障人民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的权利。其次,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而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形式。另外,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进行领导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中,普通的人民群众是参与者,政府各部门则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同时为活动提供资金与资源的支持[4]。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的机制,必须根据情况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完善,而开展更多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文化活动的内容多样化,也有利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要的一种方式,并以此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时,也应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这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在基层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践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发展水平,就是根据是否以人民为主体来衡量。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努力扩大人民的参与性,并且激发人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之中。另外还必须要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制度化。只有做到了上述的内容,才有利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所以,通过不断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体系不断的完善,有利于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科学的发展[5]。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实践,不但继承了我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样一个优秀的传统,同时也能展现我国以人民为主体这样的一个特色,更揭示出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科学的发展,并且不断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价值的体现

群众文化活动是指人民群众参加的一种活动,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响应度,群众的参与度也较高。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使国家建设的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得到利用,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同时弥补公共文化设施只能单一运行这样的缺陷。另外,如果要开展一些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一般不会在室内进行,而是要去到一些比较开阔的广场等地开展活动,这就使原来的一些室内场地要寻找另外的方式来运行,如图2所示就是在开展“以社区群众文化大舞台”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充分的调动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各类社会组织,这就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有着较高的人民参与度,并且也体现了民间自主性。所以,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把原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够真正的对接到基层的人民群众[6]。

四、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

由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与复杂,同时由于职业的不同,人民群众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化需求。例如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长期在办公室里工作,所以更加喜欢健身或者是文体活动,而农村的一些群众则会更喜欢参加一些热闹的民俗活动。所以,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必须要将群众的工作和基本的状况进行了解,根据此为群众提供一些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证群众有着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也能拥有符合人民需要的选择。近年来,我国一些基础的文化设施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群众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把握,再加上这些文化设施缺乏维护,远远地落后于群众的文化需要。虽然现在各地的政府都在建设文化设施,但是依然有一些地区的文化设施出现不完善或是规模小的情况,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个别地区不仅设施十分陈旧,环境也很差,没有办法开展文化活动。虽然国家正在大力关注文化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同时相关的专业人才也严重不足,使得我国整个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我国当前依然在主要发展经济,这就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展十分缓慢。而且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会对经济建设有所让步,资源依然是更多的投入到经济建设之中,同时资金也严重不足,这十分不利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7]。

(二)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1.群众文化形式与需求脱节

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应用,我国大部分的群众都在使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因此群众文化在进行传播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内容与方式,主要的平台也成为了互联网。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文化机构会定期的设计一些活动,组织群众参加,不断的对文化活动进行优化和调整。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变化,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群众当前的文化需求,尤其我国各地区都存在不同的情况,相关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设计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否则就会导致群众文化形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开展的活动也不会得到人们群众的大力支持[8]。

2.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不足

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时候,群众文化体系建设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与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不利于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需要。从当前进行的群众文化建设情况来看,主要的文化建设内容,如文化活动平台的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都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持,这就导致这些内容無法顺利的建设,同样也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9]。

五、公共文化服务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一)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内容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需要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我国近些年不断开展各种民间艺术创作生产,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到文化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同时,相关的一些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根据现阶段群众文化的新形势,再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构建具有和谐社会性质的文化发展模式。另外,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所以工作人员可以与区域的相关委员会进行合作,通过开展更多有趣的主题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来推动群众文化的传播,拓宽整个群众文化的传播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区域内,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10]。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完全可以申请一些专项资金,把本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群众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通过当地特色的文化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可以顺利开展。如图3,就是延边在通过开展延边文化旅游节来不断丰富文化活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二)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以后,提出更多文化建设的要求,所以当我们在对文化进行转化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提高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所以不但要进行各类文化交流,还要提高对于群众文化的教育力度,这有利于保证我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来进行文化的建设,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文化的主体框架。

(三)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主要体现就是群众的文化。在当前这个各国都不断在提高文化影响力的时代,我们国家进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能够得到全体人民的认同。通过将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进行融合,就能提供保障,稳定我国的文化体系。每个人都享有满足文化需求的权利,所以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惠及全民[11]。因此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必须注意与当地的群众文化需求相结合,改变以往由政府来主导的形式,变成一个特色的群众文化形式,对市场进行监管,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群众文化活动体制。在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开展更多多元的活动方式,发展民间群众文化组织,同时也要优化整个群众文化交流的机制,使政府与民间能够进行交流与沟通。

(四)优化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机制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意见》明确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并且党的下一个工作目标是强化区域文化建设。因此,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相关职能对治理结构进行建设,通过绩效考核来不断完善机制,使博物馆或图书馆这些机构能够有效的开展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公共文化服务,所以在建设公共文化体系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不断的完善[12]。以前开展的文化活动,相应管理标准的制定,都是根据群众的参与来进行建设,提高群众活动中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和政府以及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结合,就能够协调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组织和监督管理,有效的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

(五)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

在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之下,想要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就不能离开政府的管理。政府部门会对群众文化进行一定的领导,同时也在对其进行组织,而群众文化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重大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群众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必须对群众文化进行积极的引导,多多开展以人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加强以人为本的文化体系建设,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作出贡献。健全群众文化体制,以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础,适当的对活动方式和内容进行补充,完善群众文化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的管理机制,引导管理人员更多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13]。在我国的现阶段,群众文化只是公共文化服务其中的一个部分,不能为人们带来较大的改变,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引导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六、结语

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使得我国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文化需求。而我国这些年来也一直在重视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这些努力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大建设的力度,多多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使人民群众更好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为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关敬菲.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 2019(09):61-62.

[2]蔣书红.公共文化服务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分析[J].大众文艺, 2018(12):6.

[3]邓紫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化建设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09):152+154.

[4]徐美辉.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4(12):134-137.

[5]耿达.公共文化空间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思想战线, 2019,45(05):137-146.

[6]省文旅厅艺术研究院;王敬东.打造群众公共文化活动服务品牌[N].黑龙江日报, 2019-08-16(006).

[7]郭泉.闽侯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及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8.

[8]崔震彪.现阶段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山东大学, 2017.

[9]胡冬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分析[J].艺术评鉴, 2017(07):184-185+157.

[10]刘志娟.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分析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策略探讨[J].艺术科技, 2018,31(10):222.

[11]王楠.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J].智库时代, 2017(06):231+239.

[12]张德亮.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浅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09):161-162.

[13]邓超.公共文化服务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5):155-156.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