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楼梦》为例谈谈怎样阅读整本书

2020-09-10程广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林黛玉宝玉整本书

程广艳

“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是学习任务群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同学们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复杂、情节曲折多变,以致许多同学觉得非常难以理解。下面,笔者就以《红楼梦》为例,探讨一下如何阅读整本书,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制作学习记录卡,控制阅读的进度

在阅读《红楼梦》之前,同学们可以从自媒体或者其他渠道收集有关《红楼梦》的资料,可以是图片、视频、音乐等,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以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之后,再有计划地阅读书籍。大家可以设计一张“学习记录卡”,控制自己阅读的进度。

《红楼梦》是曹雪芹心血的结晶,通过记录四大家族的兴衰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图景。文章共有120回合,篇幅比较长,有400多个精心描绘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降低阅读的难度,笔者建议大家自主设计学习记录卡,合理分配阅读时间,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

在这里,笔者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范本(见下表),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设计。每次阅读后花一点时间“打卡”,不仅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还可以加深印象,以免出现读完就忘的情况。在老师没有提前设置问题的情况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阅读情况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写下自己的疑点,方便后续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另外,大家还可以点评各个章节中的人物形象,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自己的观点。利用学习记录卡,大家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顺利读完整本书。

二、设置专题,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读完《红楼梦》整本书之后,相信同学们对这部著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家之前只是按照章回的顺序大致浏览了作品,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所以,此时就需要对作品进行精读。精读作品的方式有很多,同学们不妨设置一个专题,然后围绕专题去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来设置专题。比如,有的同学喜欢林黛玉,便结合人物时常流泪的特点,设置了“黛玉之泪”的专题,研究绛珠仙草还泪的情节、黛玉葬花的情节……并研究了以下问题:

黛玉一共流过几次泪?分别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流泪?

该同学发现,林黛玉在前80回中一共哭了15次,其中一次是因为宝玉挨打,从这里可以看出黛玉至情至性的性格特征。宝玉挨打后,各个人物的反应均不相同。薛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说道:“早听人一句劝,也不至于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而林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可见哭泣时间之长与伤心之重。这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太打动人心了,可以看出她对宝玉的关切是发自内心的。宝钗用的是一个“劝”字,说明她也认为宝玉离经叛道,应该听劝。而林黛玉用了一个“改”字,说明她并不认为贾宝玉做错了,而是心疼賈宝玉为那些不为世人认可的事情挨打。

三、开展趣味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阅读整本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阅读《红楼梦》这样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为了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同学们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比如,大家可以组织一场“你写我猜”的活动。每个人准备一张纸,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可以描写他或她的外貌、语言、性格,也可以讲述一件与他或她相关的事情,然后将纸折叠,放入签筒内,由其他同学随机抽取,猜一猜纸上描述的人物是谁。当然,大家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选择书里的经典片段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情感。这里仅仅举两个例子,同学们可以开动脑筋,设计更多、更有趣的活动。

总之,阅读整本书是非常有益的。大家要学会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接受优秀作品的熏陶。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林黛玉宝玉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寓言故事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