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史前人类宗教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

2020-09-10楚啸寒

客联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史前墓葬风俗

楚啸寒

【摘 要】在蒙昧的史前社会,人类完整的意识形态还未完全形成,所以对待未知事物或是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呈恐惧状态。于是史前人类开始寻找一种超自然力量来解释种种未知现象,这种社会意识逐渐发展成了宗教这种文化现象以及与宗教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本文就以宗教为核心,探讨史前人类生活中宗教意识的主要表现,并尽可能全面的展示史前人类宗教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史前;宗教意识;宗教崇拜;墓葬;礼仪;风俗;审美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史前时代也就是考古学上称其为的石器时代,其宗教发展阶段为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史前人类的宗教意识不是独立着的,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如宗教崇拜、礼仪、风俗、墓葬、审美、建筑等。

一、宗教崇拜

史前人类在当时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生产力低下,没有办法达到统治别人的效果时,并且对于自然事物的认识状态还属于未知,就会自然产生一种示弱的态度,宗教崇拜就是很直接的一个体现。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较普遍的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是最早的一种崇拜,而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对太阳的崇拜。自然崇拜的初期仅是单纯的对这一自然事物的崇拜,而后期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相应地复杂化起来,就逐渐将人和自然神合二为一,为其有目的的社会统治服务,这也是宗教崇拜发展的一个大跨越。

图腾崇拜是最基本的宗教崇拜表现。关于图腾,弗雷泽将其分为个人图腾、性别图腾和氏族图腾。腾萌发出来是由于一种自然的崇拜,但图腾真正发展起来是将氏族本身融入到图腾中,图腾所起到的作用、所产生的威慑终究是来源于氏族的。

在进入到父系时代后,人类认识自我的能力提高,图腾的观念开始减弱,祖先崇拜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祖先崇拜存在着从集体向个人的发展态势。在集体祖先崇拜过程中是没有明显的等级关系的,祖先则包括了社会集团中的所有成员,个体家庭意识还很淡薄。相应地,发展到个人祖先崇拜,个人利益和等级差别已经成为一种快速发展中的意识了。祖先崇拜也不单纯的只是意识方面的存在,而是逐渐与社会制度相嫁接,逐渐复杂化了。

二、礼仪

宗教礼仪是人们表达宗教信仰诉求的方式和寄托宗教意识的载体。祭祀是宗教礼仪的主要内容之一,表现为祭神和敬祖。就考古发现而言,祭神和敬祖所表现出来的实地遗存为墓地和祭坛。在良渚文化、崧泽文化等中就发现了很大数量的祭坛。高台墓地对人力和物力的要求是大于祭坛的,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可见当时社会地位已经出现阶级化趋势。

而早期宗教礼仪的另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巫术,现今仍难以具体考证其起源。有些学者持宗教和巫术的对立论,认为宗教是比巫术世界观更为高级的理论。巫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为歌舞表演。歌舞表演可用来祭祀祈求,取悦神灵来达到传达人类的愿望的作用,也可用来施法以换得庇佑。各地发现的龟甲器可以看做是宗教仪式中歌舞表演的乐器或者是施法的法器。而巫术更加具体的表现形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宗教礼仪是离不开礼器的,用来祭祀的礼器制作精美,数量较少,为少数上层权贵所有。良渚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礼器,玉琮和玉璧最为典型,与宗教和神权密切相关。玉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礼器,也常作随葬品埋于墓中。玉也常常用作巫师手中的法器,并且巫与玉的关系也是研究巫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风俗

在传统风俗观下,“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行为的影响,“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和人文兼备的二重性。风俗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示当时社会生活状态和伦理风气,也能更加全面的展示当时人类的精神面貌,探讨其宗教思想的发展。

居室埋葬,泛指将死者埋葬在住屋内的风俗,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风俗,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很流行。其葬俗形式多样,较为常见的为:居室内挖墓穴埋葬、室内窑穴埋葬、居住面上有序埋人及无序埋人、儿童的瓮棺葬。将死者埋入住屋而不是别处,在我看来是为了祈求灵魂的安放和超自然力量的保护。除此之外,要考虑的是这种埋葬方式的特殊性是会限制住被埋葬的人的范围的,是社会等级高的拥有财富的,还是有着特定年龄或是患有某种的疾病的人等等,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分析。

史前居住风俗中尚较清晰的为捐弃房屋风俗,其为在居室内安葬死者后,将房屋以烧毁、捣毁、废弃等方式捐弃。捐弃房屋的风俗是与居室埋葬息息相关的,居室埋葬是捐弃房屋的一个直接原因。当然相类似的是关于捐弃房屋的原因也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自然能够成为的事,人为也能,有意识和无意识也可被认为是相依相斥的辩证关系。     拔牙风俗则更为贴近史前人类的日常生活。拔牙的位置是严格限定为上颌犬齿以前的三个齿种(中、侧门齿和犬齿),可见拔牙已经形成一种有规定的仪式了。我认为拔牙归根结底是和灵魂有关的,它表现出了史前人类的灵魂信仰。

四、墓葬

墓葬是夹杂着宗教、伦理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它其实就是一个可观的被固定的小型世界,所能折射出来的是物化了的当时人类的思想活动。多用以埋葬儿童的瓮棺可以在其上发现有小孔。关于这些小孔,有的学者假定为是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也有的瓮棺被人为的敲掉用作瓮棺的陶器口部,一方面是方便魂灵的出入,另一方面是企图用此来将灾祸转嫁给无生命的物体,不过这些也都只是猜测。随葬品是反映早期生活用具以及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不少猪的遗骸,王仁湘先生认为猪在当时被认作为“护卫灵”,起到一个保护和庇佑的作用。另外也有死者佩戴龟甲及手持獐牙,这大概與死者的职业相关,很可能为巫觋。

五、审美

史前人类审美的发展也可以称为史前艺术的发展。史前人类的意识是属于未完全开化的,所以他就会为自己所无法认识到的事物赋予“灵魂”等之类的有着宗教信仰色彩定义,审美意识也就为这种意识做了一个大众化的导向。审美意识在陶器上的表现主要是纹饰的变化。纹饰越来越符号化、图案化,不同的纹饰都是有相关的象征意义,表现出的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雕像的发展展示出了史前由母系崇拜到男性崇拜的进程。出土的有很多怀孕妇女的雕像,是为了祈求大自然的恩赐,使人类更好的繁衍下去。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反映了男性的地位得到承认,也是父系氏族社会神权意识强化的结果。

六、结语

本文将宗教意识的表现大致分为宗教崇拜、礼仪、风俗、墓葬和审美这五个方面,其中这五个方面也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有所联系和渗透。原始的宗教意识丰富着史前人类的情感,激发着无限的想象力,进而创造出了很多无与伦比的工艺品来服务社会。不过史前社会由于缺少文字的记录,无法准确去判断具体现象的宗教意义,大多都是通过假设和类比的方式得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所以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的材料。

【参考文献】

[1]王守功:《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中原文物》2001年06期.

[2]胡晓靖:《从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论图腾崇拜的起源、发展与衰落》.

[3]王仁湘:《史前捐弃房屋风俗的再研究》, 《中原文物》2001年06期.

[4]陈星灿:《中国新石器时代拔牙风俗新探》, 《考古》1996年04期.

[5]陈文华:《新石器时代的农事崇拜、祭祀和宗教萌芽》,   《农业考古》2003年01期.

猜你喜欢

史前墓葬风俗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二里头遗址发现高规格夏代墓葬
史前悲剧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跟踪导练(四)4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
史前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