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孤独现象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析

2020-09-10曹博涵

大学·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心理健康大学生

摘  要:随着互联网新科技与新技术持续迭代,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消费娱乐方式也在悄然变革。在虚拟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联络看似更加频繁紧密,但实际上人们内心世界的孤独和焦虑却更加强烈。近几年,基于网络发展而出现的群体性孤独研究层出不穷,孤独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探究群体孤独现象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该现象背后的若干成因,以期减少大学生群体孤独现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交网络;群体孤独;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2-0155-03

群体性孤独是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产生的独有的現象,最早是由麻省理工理学院教授特克尔在其著作《群体性孤独》中提出:人们为了摆脱孤独,渴望在一起,与网络连接在别处的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的 [1],具有共同的目的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人群集合体 [2]。国内学者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个体生存空间的自我封闭状态 [3],而群体性孤独是由群体状态到孤独状态的过渡阶段。

一、群体孤独现象

现象的形成并非偶然。由于时间的“碎片化”和“分流”,空间的“去地域化和集中化”,加上互联网媒介所搭建的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分开”和“独处”都失去了其原初的意义 [4]。特克尔运用访谈法、临床分析法对五个学校的被试以及其他社会不同阶层的被试得出的实验结果认为,群体孤独现象的产生具有时代必然性。Vida Fallahi等人利用UCLA孤独感量表发现,有13.2%的学生沉迷网络,同时网络成瘾的人群比其他人群更孤独 [5]。国外学者调研称,伊朗境内大学生群体15.4%为网络沉迷者,这类学生普遍存在着较强孤独感以及较少的自尊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6]。

二、大学生阶段群体孤独现象成因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人数正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因此大学生群体孤独现象呈现出多元性、社会性、复杂性 [7]。其成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自我发展需求、同伴交往需求、怀旧情结产生。

自我发展需求。当今大学生年龄特征与连续性自我概念的结合致使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层面。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相较于低龄阶段更抽象、更具整合性、更具组织性、品行成分结构更完整。大学生成人感的出现以及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会使其在现实社会中受到打压时,借助网络的匿名性与包容性进行发泄、倾诉、寻求同类群体。自我意识的高涨与个性的主观偏执性是其融入网络的主要动机。教学环境和老师教授的学科知识并不完全适合不同性格、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亟待满足的需求:生理问题、认同感的获得、现实焦虑转移等,网络成为能满足诸如此类需求的最快捷的方式。

同伴交往需求。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群体成员间相互影响很大,对同伴和同龄团体的依赖心理也较为突出。学生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反复,思想容易发生波动,他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但一些性格孤僻的大学生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导致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压力过重而无人倾诉,从而加重内心孤独感的情况。

怀旧情结产生。怀旧情结的成因最早是由雪莉·特克尔在群体孤独现象中提出,其蕴涵的心理机制总体分为两部分:一是趋利避害的本能驱动;二是集体无意识、原型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大学生怀旧心理与生活满意度呈正向关系,大学生在学校不仅面对学业压力,还有生活及工作压力,心理素质不成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孤独感,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怀旧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回忆,能够增强个体安全感和生活满意度。因此,旧时照片以及数据的储存便成了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一大主流文化,他们更愿意将时间成本放在和自身认知与情结相关的网络个体互动上,而不愿意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进行交流互动。

三、群体孤独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危害

(一)人际关系的不良发展

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其本质是社会交换。当代人际交往与工作生活注重效率和质量的并存,人与人交往的情境控制力由于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引起机体肾上腺素含量激增,导致人们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人们就会为了避免尴尬、窘迫、害羞的境地而转向无生命的社交媒体。个体会选择通过社会网络建构虚拟自我,以此增强自我对情境的控制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架构主要集中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以及班级关系等方面,情境控制力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更快地融入学校环境,并将同伴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二)网络导致的认知失调

根据费汀斯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相关的因素中存在协调关系与不协调关系。当外部因子存在协调关系时人会设法维护这种关系;当外部因子存在不协调关系时,个体就会设法减轻这种不协调。“蓝鲸自杀事件”等事件的爆发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问题息息相关。情境的控制满足不了自身的期望值,便会逃向网络进一步压抑现实自我。这种所谓认知的协调关系实质上是从孤独走向平衡再次步入孤独。

(三)家庭与教育环境缺位

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二胎政策的全面推行也是群体孤独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头生子女在心理健康诊断各分项的检出率上有明显差异,其学习焦虑、人际交往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和孤独倾向的检出率较高 [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独现象,他们会转向网络或其他方面来寻找补偿孤独感的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重视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的培养尤为重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决定大学生接轨、适应社会的必然条件。

(四)心理、生理疾病的产生

由于群体孤独现象引起的抑郁症、失眠症、免疫功能减退等发生率逐年递增,高发病人群有着逐渐低龄化的趋势。长期上网会导致大学生视力严重下降,引起颈、肩、后背、腰部等不适,易造成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但兴奋过后产生的颓废、消沉等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逆转的 [9]。

四、关于如何有效减少大学生群体孤独现象的建议

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沟通合作对大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合作的内部竞争机制以及外部竞争机制能有效地提升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的适应能力。加强沟通合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群体认同以及归属感,有效地降低孤独感、自卑感的发生率。

丰富学生的社会活动内容。学校教学要从T型教学加速转向H型教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分化以及思维的发展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多开展一些社会活动以促进学生未来的社会性发展。教书育人重点在于育人,在于引导。学校作为一个亚团体社会,应注重多元化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以及工作生活的发展。

加强教学环境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缺失是我国目前教学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群体性孤独现象的逐步低龄化现象并不是偶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有待提升,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方面应使学生意识到网络工具是一种沟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健康正确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负面情绪,教育过程中内因的决定性作用要与教育的影响外因相辅相成。

沙盘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的应用。“一沙一世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唯一的。沙盘是主动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游戏的运用,让人生的旅程更加和谐。高校增设校内心理咨询室,开设沙盘辅导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沙盘的摄入性访谈可以成功地建立初步的人际沟通关系,通过沙盘的投射以及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可以有效地防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抑制群体孤独现象的发生逐步低龄化现象。

团辅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的应用。团辅团绘课程的核心是为了营造安全的沟通交流环境,提升個体对环境的情境控制能力。团辅课程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程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游戏过程中亦可提升其自我决定的意识,有效降低由于习惯性无助、焦虑等原因而导致的投入网络寻求心理慰藉的情况。面对面的交流对于群体性孤独的抑制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五、结语

孤独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改善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需要各方面协作:首先,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兴趣,摆脱孤独心理对自己的干扰;其次,家庭和学校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家园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让大学生远离孤独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本人多方努力,才能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雪莉·特克尔. 群体性孤独[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 李传银. 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8(03):3-5.

[3] 张湖德,侯云山. 走出孤独[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4] 林滨,江虹. “群体性孤独”的审思:我们在一起的“独处”[J].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04):40-45.

[5] Vida Fallahi. Effects of ICT on the youth: A stu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age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Iranian students[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15):394-398.

[6] Ghassemzadeh,L.,Shahraray,M.,& Moradi,A.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Iranian High School[J].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8,11(06):731-733.

[7] 李爽. 社交网络时代的“群体性孤独”[J]. 新闻研究导刊,2016(10):83.

[8] 李乃实.  “二孩”家庭中头生子女儿童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D]. 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

[9] 俞国良. 心理健康(高中3年级)(上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荐稿人:经松,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简介:曹博涵(1996-),男,硕士在读,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心理健康大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