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融媒体发展趋势,提升电视新闻影响力

2020-09-10程龙煊

摄影与摄像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电视新闻受众

程龙煊

在媒体融合时代,各类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局面,尤其是电视媒体,在生存与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有过许多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习近平视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曾指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对数亿观众,一定要紧跟时代、放眼全球,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创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方向,结合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围绕传统媒体传播现状和主要问题,电视新闻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舆论影响力。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现状

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迭代,新媒体凭借着信息量大、传播速率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巨大变革。但不可否認的是,电视这种新闻媒介依靠其多年积攒的公信力、影响力,仍然有一大批忠实受众,新媒体无法取代这一主流媒体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电视媒体在受众眼中,更加能代表权威、真实和客观。与新媒体相比,现场视频的呈现方式意味着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更加规范。记者会深入到一线采访,根据客观事实进行新闻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特别是随着大量低质化甚至虚假化的新媒体新闻充斥网络,电视新闻以其能够秉持客观立场,内容相对更加优质,原创性也更强等特点,更能够满足受众对“真相”的需求。

当然,不管出于内部革新,还是外部压力,电视媒体正普遍走上媒体融合之路,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依托先进的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将新闻视频、文字和图片等素材整合到一起,新闻表达方式和内容也趋于多样化,由原来单一呈现形式转换成全面、立体、多元的表现形式。在内容生产上,电视媒体也逐渐形成了新型的新闻采编队伍,新闻一次采集后可实现多元分发。新闻传播接收终端也慢慢实现手机、电视和电脑“三屏共享”。

这种媒体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意味着新媒体平台只要有传统媒体的“背书”,就可以保证客观真实性,还能兼具亲民易读灵活等特性。当然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就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被进一步压缩,内容制作上的资源占有度也不断降低。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容制作和传播方式相对落后。

相比于新媒体信息的多元化呈现方式,传统电视新闻在内容制作上较为单一,传播方式也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具体来讲,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相对固定,一线记者实地采访后,将新闻传回到采编室进行编辑制作,最后在固定时间进行播放。这种相对固化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越来越难以调动观众的兴趣。

本行业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在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等同于创业,与之相伴的是高昂的“失败”成本。于是“看到成功的节目便一拥而上,“雷同”的节目愈发常见,新闻专题专栏缺乏特色。甚至部分电视新闻以大范围、覆盖性的增加时段为竞争方式,这也弱化了电视新闻原有的优势。

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问题。

主持人难以改变传统电视新闻严肃播报的形象,一成不变的新闻内容传播方式,往往会使观众产生一定审美疲劳。同时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体的收益不断流失,部分编辑和记者转行到新媒体行业,导致电视新闻生产制作团队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增强,这也给电视新闻内容生产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增强电视新闻媒体时效。

各类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即时性上。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要想满足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提升新闻信息的时效性,特别是对于一些舆论监督热点问题。对事件进展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关注和反馈,通过电视新闻的客户端、官方网站等媒体融合渠道进行新闻事件动态、进展的即时发布,并与受众群体在线沟通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对发布的新闻侧重点进行及时调整,进而赢得受众的信任和好感,扩大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加强与新媒体受众沟通。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所具备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和与受众实时沟通交流的特性。电视新闻应该通过“电视+”的方式,建立健全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渠道。比如,电视+客户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实时沟通优势,实现电视新闻和受众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流,并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优化电视新闻媒体选题。

在进行电视新闻题材选择时,可以将新闻事件分为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典型报道三个大方面。重大事件在搜集素材、加工报道材料时,要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和上级政策方针等,对所报道的重点内容进行精准、严谨把握,一方面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属于电视新闻的公信和权威。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把握时度效,在及时客观发布报道的同时,探索突发事件背后的内在逻辑和解决策略。典型报道要凸显特色,做到事迹真实感人,既要有正面典型的宣传也有负面典型的曝光。正面典型可以促使大众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向主流价值观靠拢,提升自身的行为意识水平;负面典型可以促使受众深刻感知负面事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其实不管正面典型还是负面典型的报道,电视新闻都应该把握好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打造专题类的电视新闻节目。

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人们接收信息的形式往往呈现碎片化、无序性,新媒体的传播缺乏连续性、深度性和权威性,而这恰恰是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因此,通过打造专题类的电视新闻节目,观众能够从整体上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较新兴媒体更加可靠,观众的信任感更强。

创新电视新闻传播方式。

现在信息传播方式更迭迅速,微信、微博、抖音、头条等新媒体为电视新闻提供了更多的新闻发布渠道。电视新闻媒体应该以新媒体为依托,实现对新闻全面、高效的发布,进一步拓宽新闻传播渠道,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同步要做好的是,实时更新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传播理念,确保在构建传播平台时,有能力展现互联网的传播优势。

多元化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比较关键的应属新闻编辑工作,毫不夸张的说,电视新闻播出后的效果与新闻编排方式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一直以来,电视新闻最常见的编排方式便是主持人在镜头前向观众播报。然而这样的表现形式在融媒体时代已经缺乏新意,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结合现有经验,在电视新闻创作时应当体现出新意,迎合当今观众的“口味”,并适当创新一些电视新闻传播手段。比如央视《新闻直播间》主持人朱广权,之所以能受到观众喜爱,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央视段子手”,是因为他能一改电视新闻的严肃性,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传播电视新闻,在严肃之余增添了一丝喜感,观众除了感到新奇之外,更觉得没有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压抑感,能够更愿意去了解新闻时事,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此外,电视新闻在传播中可以采用不同新闻传播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打乱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秩序,让观众经常感受到新闻的生动和新颖,同时也能提升新闻的表现力。创新与优化电视新闻传播手段,需要改变新闻必须严肃的观念和认知,在坚持内容严肃的同时,可以充分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

节目设置发挥本土优势。

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对本土新闻资源的及时掌握和深入挖掘。只有通过有效构架新闻节目,强化新闻传播的本土性、服务性和思想性,突出报道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本地新闻,才能增强与受众的粘合度,树立电视新闻的形象,提升电视收视率。在设置新闻节目时,首先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文化,在内容、语言、主持、包装上要与本土贴近,尽量用平民化的立场和民生化的视角对新闻进行接地气的报道;其次,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优势,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及时提供信息、资讯、生活等各类服务,以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最后,要增强新闻内容的思想性,做有观点、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加强新闻评论的力度,最大限度的吸引受众。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相互冲突彼此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关系。电视新闻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借鉴新媒体的长处,优化电视新闻媒体选题,精心制作优质节目内容,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加强与受众交流沟通,在提高新闻时效性上下功夫,制作更多有深度、广度和温度的新闻作品,才能最大限度稳定和吸引受众,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电视新闻受众
零陵渔鼓传承发展方式新旧对比研究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带刺的苍耳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比较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