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心通风机结构随机振动下的疲劳分析

2020-09-10曹海兰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3期

曹海兰

摘要:由于受路面不平度、线路结构、列车表面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引起车辆横向和纵向振动加速度增大,通过转向架传递到机车车体,以较高频率产生车体的弹性振动,严重影响车体和其组成部分结构的强度和疲劳寿命。因此,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通风机结构的随机振动 Von- Mises 均方根应力,采用基于高斯分布和 Miner 线性累计损伤定律的三区间法,计算随机振动疲劳损伤,得到了疲劳薄弱部位及疲劳分析结果,为离心通风机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疲劳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三区间法;振动疲劳

0  引言

随着列车行驶速度不断的提升,对列车各部分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因素有:气流扰动、空气阻力以及轨道不平顺等[1]。为了保证列车高速运行,通风机作为机车的关键构成部件,若不能保证通风机结构在冲击和振动等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则会导致机车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引起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通风机结构进行疲劳研究。

1  随机载荷下的振动理论

常用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有:基于统计计数的时域分析和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频域分析两种方法,由于频域法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因此使用的比较多一些。在Miner 线性累积损伤和高斯分布的基础上,Steinberg 提出了三区间法,可对随机振动应力进行简化处理[2]。国内学者对振动疲劳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姚起杭等将疲劳分为静态疲劳和振动疲劳两类进行研究,并在结构振动疲劳方面取得很多科研成果,姚卫星和王明珠提出了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估算的样本法[3]。

2  随机振动疲劳计算方法

随机振动分析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学的谱分析技术。随机振动分析中功率谱密度(PSD)记录了激励和响应的均方根值同频率的关系,是一条功率谱密度——频率值的关系曲线[4]。通风机在随机载荷作用下,采用ANSYS Workbench对通风机结构进行动态性能分析,得到在频域随机振动载荷激励下的应力和位移响应,再依据 Miner 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得出疲劳分析结果。

3  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

标准中规定了1类A级车体安装设备的ASD频谱,如图1 所示。通风机质量约为148kg,可选取f1=5Hz、f2=150Hz的ASD频谱。当质量小于500kg时,f1=5Hz,f2=150Hz;当质量在500kg到1250kg之间时:f1=(1250/质量)×2Hz,f2=(1250/质量)×60Hz;当质量大于1250kg时,f1=2Hz,f2=60Hz。功能试验ASD量级:垂向0.0166,横向0.0041,纵向0.0073(m·s-2)2/Hz。长寿命试验ASD量级:垂向0.532,横向0.131,纵向0.234(m·s-2)2/Hz。

图2~图4为功能试验横向、纵向、垂向随机振动时1σ应力分布。由图可知:垂向随机振动时,连接螺栓上应力最大;横向随机振动时,止推垫圈上应力最大;纵向随机振动时,电机前盖上应力最大。其中,垂向1σ应力为3.2185MPa;横向1σ应力为0.40951MPa;纵向1σ应力0.4199MPa。故最大应力出现在垂向,2σ应力为6.437MPa,3σ应力为9.6555MPa。

图5~图7分别为长寿命试验横向、纵向,垂向随机振动时1σ应力分布。由图可知:垂向随机振动时,连接螺栓上应力最大;横向随机振动时,止推垫圈上应力最大;纵向随机振动时,电机前盖上应力最大。其中,垂向1σ应力为18.226MPa;横向1σ应力为2.3142MPa;纵向1σ应力2.3721MPa。故最大应力出现在垂向,2σ应力为36.452MPa,3σ应力为54.678MPa。

由图可知,在长寿命垂向试验时,最大应力出现在螺栓GBT5783M8×25上,最大值为18.226MPa。在螺栓材料的疲劳寿命曲线上,由相应应力值可得到其循环次数。1σ应力对应的N1σ=+∞,2σ应力对应的N2σ=+∞,3σ应力对应的N3σ=+∞。

假设随机振动时的振动平均频率为f0=77.5Hz,3个方向各试验T=5h=18000s,则:

n1σ=0.683f0T=9.53e5,n2σ=0.271f0T=3.78e5,n3σ=0.0433f0T=6.04e4。

将上述数值代入总损伤的计算公式:

综上所述,垂向、横向、纵向的总体损伤均远远小于1,因此本设计的通风机结构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4  结论

①采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利用有限元进行通风机结构的振动响应分析,得到结构在随机振动载荷下的应力响应,并结合三区间法进行振动疲劳分析,得出了疲劳分析结果,为 通风机结构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提供了工程实用的方法。②参考机车行业规范,确定了通风机系统的随机振动载荷谱及试验要求,并对试验要求进行了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晓峰,杨波.动车组吊装设备随机载荷下振动疲劳寿命分析[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12.

[2]嚴文军.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20,1.

[3]胡磊.一种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3.

[4]兆文忠,李向伟.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