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过程中的动态博弈

2020-09-10钟明艳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博弈新能源汽车

钟明艳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速度较为缓慢,其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本文从动态博弈的角度分析政企两方的动态博弈过程,构建政府、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博弈模型,并根据博弈均衡结果给出相关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博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1  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及问题

1.1 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的现状

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扮演着掌控全局的角色,政府利用“无形的手”调节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交易。近几年,政府一边在不断完善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一边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汽车企业研发新能源型的轿车。因此,政府主要从财政和税收两方面对企业和消费者实施补贴优惠政策。对于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对于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免除其购车税。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的问题

1.2.1 过度依赖补贴

新能源型产业的发展依赖政府的高额度补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点得以体现:一是,自身研发的核心技术未能突破;二是,自身市场竞争力弱;三是,生产成本较高;四是,缺乏高端高质量的产品,大众认可度低。因此,其新能源型轿车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的政府财政补贴政策[1]。

1.2.2 部分企业寻机骗补

由于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金额高,同时政府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境博弈之中。所以,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寻机骗取补贴[2]。此外,政府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监管者,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管力度弱,导致政府补贴政策失效。

2  各行为主体的博弈过程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的动态博弈过程中存在两个利益主体:政府、企业。政府有两种策略即扶持和不扶持;企业可选择的策略为生产和不生产。其具体的政企博弈过程分析如下:

2.1 政府博弈

政府是市场的领导者,政府的扶持策略有两种:一是在财政方面的补贴,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以及免税;另一种是,对生产传统汽车企业进行监督,其不合政策实施范围内的行为给予税收处罚措施。政府不扶持的策略,即政府对于企业不采取任何措施,但是需要为环境污染治理付费。

2.2 企业博弈

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可以选择生产新能源汽车策略和不生产新能源汽车两种方式。企业选择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策略,其会受到政府财政补贴以及获得社会形象增加的额外收益。而企业选择生产传统汽车,其需为环境污染付费,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同时,企业生产传统企业也会受到政府的监管限制。

本文中的两个利益相关主体是处于信息不完全的博弈过程中,其决策行为互相影响。由于两方均是理性经济人,因此两方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不断进行博弈,选择最优策略,使其博弈过程达到稳定态。

3  “政府-企业”博弈模型

3.1 模型假设与参数设置

3.1.1 模型基本假设

①本文的博弈参与主体只有政府、企业两方。本文假设政府和企业均是理性的经济决策者。两方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企业是追求利润。

②本文所构建的动态博弈模型是处于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境之中。其博弈顺序是政府、企业,即政府出台扶持补贴政策,企业根据政府的行为再调整生产策略。

③目前我国在汽车方面的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短时间内新能源型的轿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型汽车。但是传统汽车不符合我国绿色低碳的政策,因此其生产均需要为治理环境污染付费,并且受到政府的限制。

3.1.2 参数设置

①对于政府而言,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其目标,其新能源型汽车产业的研发可以有效解决能源紧张和日益恶化的环境双重压力问题[3]。对于汽车产业研发新能源型的汽车政府扶持的概率为P1;其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本为Cz;政府支出财政补贴S给予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而政府不扶持的概率为(1-P1),其对生产传统汽车的汽车制造商政府不予扶持,但政府需要为治理环境支出成本Cg,在理论上Cg≥Cz。

②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概率为P2,且生产的成本为Cq。同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可以获得收益为Rq,并且使社会形象增加,可以获得额外收益Rt。此外,企业生产传统汽车的概率为(1-P2),其生产的成本为Cy,同时生产获益为Ry。然而企业生产传统汽车收到政府处罚限制成本为R’e。

3.2 模型分析

通过对本文中涉及的政策和企业两方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到政企博弈决策树,如图1:在决策树的顶点处,政府有选择扶持或不扶持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两种策略;在决策树的第二个决策点,企业在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引导下,其面临着生产或不生产的抉择;同时在决策树的第三个决策点,政府不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企业也面临着抉择生产或不生产[4]。本文中的纯期望收益从1-4。

通过对博弈参与者政府企业的行为利益分析,其两方在博弈过程中有四种不同的策略组合,其不同组合策略下的收益值如表1。

3.3 模型求解

3.3.1 模型求解

根据表1,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四种策略选择获得的收益矩阵,得到政府和企业分别的总效用函数,其用U1、U2、U3表示。

3.3.2 结果分析

①政府。

根据上述公式(2)可以看出,当>0时,即P2Rt-Cz-S>0,政府才会选择扶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由公式(1)可以看出政府选择扶持策略,与其扶持成本Cz和补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额度有关,同时还与汽车制造商生产新能源型汽车所带来的社会形象增加的额外收益有关。只有当Rt>S时,即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获得的收益大于政府扶持的成本,其政府才会选择继续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②企业。

由公式(4)可知,只有当>0时,即P1(S+R′e)+(Rq-Cq)+(Cy-Ry)>0时,企业才会抉择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公式(3)可知,企业的决策与决定企业总效用函数大小的S(政府补贴额度)和R’e(政府对生产传统汽车的处罚限制)有关。此外,企业选择生产新能源汽车获益大于生产传统型汽车时,其才会抉择继续生产新能源汽车。同时,根据上述公式(4)分析得出,政府可以在其他方面对生产传统汽车的企业加以限制惩罚,而对不生产的企业给予大力政策扶持,以此来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政府和企业双方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两者的总效用函数。从两者的总效用函数可以看出,政府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其最优策略的选择与其获得的总效用大小有關。而企业抉择也是建立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因此协调好政府和企业两者间的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政企博弈间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①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在汽车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正确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逐步完善政策机制,规范其市场秩序。②对于企业而言,以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企业应该在生产传统汽车的基础上,研发新的技术,突破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瑶.基于博弈视角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2]陈旭.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研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经贸实践,2017(5):56.

[3]徐建中,孙颖.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创新演化博弈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0,29(05):143-151.

[4]孙红霞,吕慧荣.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政府与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8,32(02):24-29,49

猜你喜欢

博弈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博弈与共振:涉警网络舆情关键点研究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下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