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文章里面有“文章”

2020-09-10刘良军

清风 2020年17期
关键词:吸金文传腐败现象

刘良军

听闻两件小事,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为某青年干部收到样刊后,不是大呼快哉,而是第一时间假装唯唯诺诺的样子,跑到主管领导面前“讨教”。原来发表的文章上赫然印有该领导的名字,且当仁不让署名为第一作者。事后用该青年干部的话来说,这叫作“以文传情”。

二则是向来不善于舞文弄墨的某领导,竟然出书了。不仅如此,书本不厚,却是定价高得吓人。而且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各单位必须踊跃购买,并纳入年度学习计划用书范畴。由此这书实可谓不折不扣的“畅销书”。而细翻该书内容,连领导平时的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也悉数收录。于此,有旁观者一语道破天机,此乃“以文吸金”哉。

诚然,愚蠢是愚蠢者的“身份证”,只是聪明却并非总是聪明者的“通行证”。尤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以为聪明者或许正在洋洋得意,群众那里已是嗤之以鼻。某种程度上,“以文传情”看似与领导交往既“亲”且“清”;透过现象看本质,仍然逃不了行贿的嫌疑,属于传统行贿手法上“以文为媒”,进而变异生成的一种“雅贿”。而“以文吸金”的做法,貌似相当合情合理合法,同样内中也是“苦水一肚子”,难以为外人道也。至少有普通群众直言不讳,要是我也出一本书,会不会有领导那么好的运气呢?就很能说明问题。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不得不说,通过上述“以文传情”“以文吸金”两则小故事,人们发现腐败行为、腐败现象其实一直都在身边发生发展,只不过因应时势的变化变迁,当事人确实越发变得“聪明”,不断推动贪腐“上档升级”。事实也是如此,随着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与完善,如果腐败者还幻想着“以不变应万变”,仍旧处在腐败的“初级阶段”,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同时也正基于此,愈发说明反腐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短期来看,要让“以文传情”“以文吸金”之类腐败行为悬崖勒马,还得继续发挥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的威力。毋庸置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行为、腐败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总以为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切身利益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愿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殊不知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鸵鸟心态”,恰好给了当事人以可乘之机,乃至微腐败发酵为重腐败。对此,要求将腐败的危害性向群眾讲清楚、说明白,使群众深刻认识到只要是腐败就一定会最终危及自身利益,危害大家的利益。

长期而言,要让“以文传情”“以文吸金”之类腐败现象销声匿迹,则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使一切权力的行使受制度规范与约束,并力求在阳光下运行。譬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出书的严格规定,无论是定价也好,还是发行范围也好,都应有制度可查可考可依据,就能使领导干部要么不出书,既然是出书,必须货真价实,必须实实在在地起到“文以载道”的正向作用,而不是简单地以书为商品,进行书钱交易,更不能凭借炙手可热的地位和权力,强买强卖。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制度,并将制度转化为卓有成效的治理效能,才能实现不敢腐、不能腐。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而要想使党员干部发自内心地不想“以文传情”“以文吸金”,则需要他律的同时,不断强化自律。换言之,理论理想、信仰信念的教育与培塑既然是为官从政的必修课,就应该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坚持不懈、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唯有党员干部“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才能使“文以载道”这一朴素真谛不因为世风不古而烟消云散,反而熠熠生辉、闪闪发亮。

猜你喜欢

吸金文传腐败现象
百岁文传源:中国第一架无人机总设计师
对腐败现象哲学根源的几点探析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研究
赤子心相报滴水恩
一个父亲的生死抉择
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