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教出版物中的地图问题及处置方法

2020-09-10陈之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物主管部门

摘 要:文教出版物中的地图问题不利于向青少年传播正确的版图知识,更损害了国家的版图尊严和地理信息安全,出版单位和编辑人员应对此足够重视。本文从地图问题的重要性、文教出版物中地图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地图送审的流程及审后技术处理等角度,对文教出版物的地图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文教出版物;地图问题;处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74-02

文化教育类出版物是指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纸质和数字出版物,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重要介质。其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数量在我国各类出版物中更是占据相当的比重。许多文教出版物,特别是历史类、地理类、文化普及类出版物,在阐释知识时大量或局部使用了地图。由于作者认知、地图管理体制、出版单位的认识不同及测绘的专业性等原因,有些出版物符合规范,还有不少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出版物的科学性,不利于向青少年传播正确的版图知识,更损害了国家的版图尊严和地理信息安全。

一、地图问题的重要性

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图直观地反映国家的主权范围,体现着国家的政治主张,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1]这说明地图在宣示国家主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我国政府在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时,便引证了古代的地图集,以说明我国对钓鱼岛进行了长期的管辖。“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明朝驻防东南沿海的最高将领胡宗宪主持、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明确将钓鱼岛等岛屿编入‘沿海山沙图’,纳入明朝的海防范围内。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徐必达等人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及1621年(明天启元年)茅元仪绘制的中国海防图《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也将钓鱼岛等岛屿划入中国海疆之内。”[2]如若当时的地图集出现错绘、漏绘,其对今日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文教出版物类作为意识形态的体现,其中常见的世界全图、世界区域图、中国全图、中国区域图、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及各类历史地图等,都相应地表示特定的空间范围、地理界限与意义,具有舆论导向性和严肃的科学性。

二、文教类出版物中地图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地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根据地图三要素,以及错误的性质、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把目前文教类出版物中的地图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治性错误,一类是科学性错误。所谓政治性错误,主要是涉及领土主权、保密信息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危害大,社会影响恶劣,属于导向性问题。常见的主要有:漏绘台湾岛、钓鱼岛、赤尾屿、南海诸岛等重要岛屿,错绘藏南和阿克赛钦地区国界线,错将台湾地区按照国家表示;标示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内容,如标示国防、军事设施、未经公开的港口、机场等秘不外宣的内容。所谓科学性错误,是指图内存在的其他不涉及领土主权的错误。这些错误主要体现在科学性方面,不至于产生不良政治影响,主要有比例尺错误,图示信息如气候资料、人口资料错误,地名错误,河流、港口等位置标示错误等。

文教类出版物中的地图出现上述错误,有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对地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前文述及,文教类图书的作者以教师、科研人员或专职作者为主。这些人大多不具有测绘地理知识,对地图问题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没有清晰的认识,有些作者甚至习惯性地认为自己只要完成好文字内容就可以,随处下载使用未经审查、存在严重错误的地图。

(二)出版单位对地图管理体制的不适应

我国的出版单位接受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监管,业务上接受主办单位指导。除少数几家地理类出版单位主办单位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外,大多数出版单位在行政体制上与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没有直接联系,与测绘机构更是少有业务交流。出版单位与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陌生性,使其对现有的地图管理体制不适应,个别编辑人员甚至社领导在面临地图问题时不知所措,以审查手续复杂、制图成本高昂、审查影响出版周期为由推诿塞责,对地图问题放任自流。

(三)地理测绘的高度专业性

测绘地理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严密的科学性,大多数非地图类出版单位的编辑人员并不具备测绘地理知识。在审稿过程中,他们难以发现、解决地图中的问题,即便有所怀疑,也只是查阅一些常规地理类工具书,不会结合具体情境对地图存在的问题作出研判,埋下了隐患。

三、文教类出版物地图的绘制、审查

(一)明确是否属于送审范围

《地图管理条例》对审查范围和审查机关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属于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自然资源部审查的地图有:全国地图以及主要表现地为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地图;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以及台湾地区地图;世界地图以及主要表现地为国外的地图;历史地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的地图包括:主要表現地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图。其中,主要表现地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涉及国界线的地图,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

对照上述规定可以发现,文教类出版物中需要送审的地图范围是较为广泛的,结合文教类出版物的编辑和地图绘制、送审实践,我们对哪些图需要送审进行了实践性更强、更便于编辑操作和作者理解的概括。首先,凡是涉及行政区划的地图,均需送审。只涉及出版单位所在省一省或该省某市、某县(区)的,由出版单位所在省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或指定其下级机关审查。其余的均需送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包括全国地图,涉及两个省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图,香港地图、澳门地图、台湾地图,世界地图,世界某区域或某国家地图等。其次,凡是历史地图,均需送审。凡表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行政区划的地图,均属于历史地图。对于各类历史地图,特别是含有行政区划的历史地图,应及时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咨询,明确审核机关。

(二)联系绘制单位制图

对于文教出版物编辑人员来说,在确定书稿中的地图属于送审范围后,应第一时间联系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进行绘制,就地图的名称、规格、内容、色式等详细信息与绘制人员进行沟通。为确保地图审查顺利通过且绘制后的地图达到出版要求,避免字号过大过小、图幅与版心不适应、图中信息标注与内文有出入等情况,编辑人员在组稿阶段就应专门对地图问题进行说明,并要求作者提供清晰可辨的底图定稿。在内文文字基本确定的基础上,送厂排版,测量好每幅图的尺寸,将底图的所有信息及相关的内文有顺序地发送给制图人员,制图完成后,原则上不再对图做改动,以免影响地图审查,拖延出版周期。

(三)地图送审的准备

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送审单位需提交的材料有一定要求,但没有明确到具体的某一类出版物,这不便于编辑人员尤其是初次送审的编辑人员进行操作。就目前规定而言,在实践过程中,文教类出版物需准备的材料(纸质含电子)主要有這样一些:第一,地图审查申请表;第二,材料一致性说明(说明网上提交的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一致);第三,送审地图(一式两份);第四,出版文教类出版物的资质(一般为出版许可证);第五,测绘单位提供的说明和测绘资质复印件(加盖测绘单位公章);第六,出版物封面、版权等(不需电子版)。目前,一些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已开通网上审核流程,需寄送纸质材料;另一些则只有纸质材料提交流程。对于需要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地图,应事先做好沟通工作,明确审核流程。

(四)地图送审的流程

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地图审查流程严格规范,主要包括网上预审、纸质材料寄送两个过程,有以下几步:第一,登录自然资源部政务大厅,注册单位相关信息。第二,添加地图审查,提交申请表。第三,上传前述相关材料电子版,提交材料。第四,预审通过后,打印申请表和材料一致性说明,加盖送审单位公章。第五,纸质材料寄送到自然资源部政务大厅。

第五步完成后,送审的提交工作便已完成。根据规定,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周期不得超过22个工作日,起始时间以收到纸质材料为准。从实践来看,大多数文教类出版物的审查时间都在22个工作日左右。因此,编辑在组稿过程中,应该把审查周期算入出版周期内,对于地图较为复杂的出版物,应做好退审后修改的准备,留下充裕的时间,以免影响出版进度。

四、地图审查完成后编辑人员的技术处理

(一)对不同审查结论的处理

审查工作结束后,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对审查结果做出答复,包括通过、不予通过两种,并返还批注样,标明需要修改的内容。对于通过审查的地图,编辑人员应将批注样发送给绘制单位,按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修改完成后,再插入出版物中。没有通过审查的地图,如果是经过测绘单位绘制的,一般是因为某些图具有明显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错误或泄密,不得出版。出现退审情况,编辑人员应及时联系测绘单位,按要求重新绘制,并严格审稿,然后再次对全书进行送审。

(二)审查通过后的再审稿

笔者从多年的编辑实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来看,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尤为关注涉及领土主权、信息保密等方面的敏感内容。其他单纯属于科学性、表述性的错误,如一般的地理信息、气候资料、经济社会资料等图载信息科学性仍旧要靠测绘单位和出版单位把握。审查通过的地图并非不存在任何问题,编辑人员切莫认为地图经测绘单位绘制,又经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就认为图的科学性不存在任何问题,应该把图的审稿纳入正常的审校流程。

(三)过审地图的灵活使用。

过审地图的使用,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目前的政策,同一出版物中的地图,若重复出现,只需送审一幅。对于过审地图,在同一本书中,如果没有做涉及行政区划或色式方面的改动,则可以重复使用,如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灵活利用这一政策,可以大大节约制图成本和出版时间。

五、结语

文教出版物中的地图问题并非图书编校工作的一个小方面,它与政治导向一样,事关重大。它表现复杂,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解决,并非出版单位领导或编辑人员能够单独解决的。文教读物出版单位要对地图问题足够重视,切实借力,与测绘单位建立稳定合作机制,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运用切实有效的手段、科学的方法,严格按照法定审查程序送审。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文教出版物中地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青少年提供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文教出版物。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城建资源环保法制司,等.地图管理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1.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 2012-09/25/content_2232710.htm,2019-09-25.

作者简介:陈之江(1987—),男,河南长垣人,研究生,编辑,主要从事文教类出版物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物主管部门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研究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
出版单位组织结构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