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考试改革探究

2020-09-10郭斌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过程性考核考试改革

郭斌峰

摘要:为提高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培养能够在车辆行业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的考试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针对我校“汽车构造”课程在考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权重合理化,成绩过程化;自学信息化,考试网络化;形式多元化,内容实用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考试改革;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U463-4;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0)21-0256-02

0  引言

考试不是该课程的结束而是这个课程由掌握内化到实际应用的开端;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实验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车辆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汽车构造的考试改革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程度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考试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考查学生创新性、个性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校学生情况:班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有文科生、理科生和专升本的学生,文科生比理科生多),一些重要知识点不能很好掌握,以致后面学习专业课时遇到很大困难,学习兴趣不高;教材情况:“汽车构造”课程上下册将近1000页,教材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且开设学时少66学时。基于上述情况对 “汽车构造”课程考试改革进行探究。

1  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从学生“汽车构造”课程考试成绩来看是75分左右,呈正态分布,优良率70%以上,不及格率在5%以内,成绩喜人,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但是,从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汽车构造的掌握程度非常糟糕,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一考定胜负,考试方式单一

“汽车构造”课程的成绩构成=期末理论考试成绩70%+实践考试成绩20%+平时成绩(作业、考勤及课堂表现)10%。“汽车构造”课程通过一次期末考试来确定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权重较大,学生可以通过重点突击的方法实现成绩的最大化,课程采用纸质试卷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汽车构造”课程是以学习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的基础课程;显然,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也无法通过考核成绩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从而教师也不能通过考试成绩的反馈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无法全面评价自身的教学质量的好坏。

1.2 考试内容不合理,缺乏应用性

考试内容中记忆的成分比例较大,应用性是实践性比例较少,如此一来,考试出现两种现象。①考试就成了背书,会背的占优势,考前突击一下,顺利过关,对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掌握十分肤浅,考试后很快从记忆中消失,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就不用谈实际应用了;②不学也过关,会操作的根据自己理解,理解多少写多少,有成绩的权重可知理论课考试只要卷面成绩在43分以上加上老师的照顾分和人情分也都能及格,因为实践课成绩学生基本都能完成,课堂表现、作业及考勤分数差距也不大,学生考试前松懈大意,准备考试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整体学生成绩很难拉开差距。难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严重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挥,有悖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目标。

2  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考试改革的对策

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考试改革进行了以下尝试:

2.1 权重合理化,成绩过程化

“汽车构造”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40%+课堂任务工单成绩30%+线上考试成绩20%+平时成绩10%,如图1所示;期末考试成绩线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课堂任务工单成绩包括课前自主学习成绩30%+课内分析研究成绩30%+实践应用成绩40%组成,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安排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要线上测试,分析研究的内容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组员汇报(互动、答辩)的方式进行,实践应用的内容采用现场考核的方式;线上考试成绩是对“汽车构造”课程中每章进行线上测试;平时成绩是线上互动、作业、考勤及课堂表现等。

成绩过程化。首先,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权重由原来的70%下降为40%,增加了过程性考核的成绩权重,注重课程的学习过程性,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每个学习环节都会有对应的成绩,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各部分成绩和课程学习到现在的综合成绩,逐步消除临考前突击复习的不良学风;其次在学期初将课堂任务工单以日志形式分发给学生,同时上传于教学平台,方便学生有目的安排各个时间段的学习;同时课程中期严格按照实施细节及时记录每个环节的成绩,向学生公布考核结果;在课程结束时,将平时成绩公布给学生,同时合并期末成绩生成课程总成绩。

2.2 自学信息化,考试网络化

教师将自主学习资料上传智慧树教学平台,视频资料设置2-3处断点答题然后再继续播放模式,如果学生不回答或回答错误,系统暂停,不记录学习进程;在视频中穿插设置小练习,可以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完成课堂任务工单时需要查询基本的学习资料和网上文献资料,如汽车构造热门的新技术:缸内汽油直喷发动机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i(Vatiable Valve Timing intelligent)、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等。課堂会展示团队学习成果并接受答辩,课堂任务工单完成后拍照上传教学平台,领队记录团队成员的活跃值和贡献度,并计入课堂任务工单成绩;学生往往会因为一个研究热点引起激烈的辩论,这种学习过程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

线上考试成绩是每个章节学习结束都有一个单元检测,对本章所有知识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提交系统;不及格可以补考(补考的试题随机组合),直到及格为止;单元检测也可以提交学生相互批改,来增强学生交流,加强学习效果,有效调动被动学习学生的参与度。

2.3 形式多元化,内容实用化

考试形式多元化,结合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各类课程考核方法,如期末闭卷(线上、线下)、开卷(线上、线下)、口试、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

考试内容注重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课程的考核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应用题五个类型,如图2试题数量与分值所示;试题数量35个,知识点60个以上;填空题是对重要环节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判断题是考查学生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单项选择题是对两个知识点的测试,考查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如表1单项选择题所示(来自期末考试试题)。多项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对三个以上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适当增加实践能力测试的题型,答案的设定也并非完全标准化,使学生能够通过利用平时所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如在高温、高压、高速、燃气腐蚀、润滑困难条件下工作的活塞组,让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主要采用哪些结构措施保证强度、刚度和配合间隙?在试卷组合中增加应用题的分值。应用题是结合实际应用,考查学生结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汽车构造”课程考试改革以一条多元化过程性為主线,线上线下结合,课程全过程动态监测,随时掌握学生各模块学习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汽车零部件设计的实战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用什么”、“学什么” 、“教什么”、 “考什么”的一体化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廖建刚.应用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9(09):105-108.

[2]方健.基于学习过程的《电子商务》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J].电子商务,2019(02):64-65.

[3]张普洋,郭剑英,吕亚丽,常新功.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2):180-181.

[4]刘倩,张连俊.课程考核方式的实践探索———以“数字信号处理”为例[J].科技风,2019(7):26.

[5]高芳.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75-78.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过程性考核考试改革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