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

2020-09-10顾盈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歌唱教学

顾盈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育人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纵观整个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还是不够明确,致使很多教师在微观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不够准确的认知,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引导,学生跟唱的教学形式,即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型”教学模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88

引言

在新课标中指出,小学音乐教学要需要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习惯,着重培养学生友善、尊重他人的意识,进而再进行艺术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教授的是关于音乐的知识和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利用音乐教育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整体水平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少音乐教师因为对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定下,依旧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很难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教学目标也达不到理想效果。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的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内容不够多元化。不仅如此,教学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也极大地限制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甚至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本身的音乐核心素养就极为有限,此外,一般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拥有的设备也仅有音乐书籍及其它学科教学过程中拥有的基本的教学设备而已,对教学效果的发挥产生极大限制作用。

二、歌唱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与美术课程共同构成了培养学生艺术鉴赏与表达能力的基础课程。新课程整合与拓展对于音乐教学提出了四个领域的要求,分别是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四个领域是互相关联且融为一体的,在教学中不能将其生硬割裂,要注重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结合。其中表现这一领域包括了歌唱、器乐、识谱与视唱。为突出音乐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教学理念。对学生而言,歌唱的重要性排在器乐演奏等其它技能之前,这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树立自信心。科学的歌唱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可以教会小学生掌握科学发声的技巧,控制好演唱时的呼吸,做好嗓音保护和训练,这些良好的习惯都将对小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音乐课堂中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热情范唱,有效感染学生

唱歌讲究的是发声和掌控气息的功力,音乐教师自身需要先拥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此外还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的提升自身。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准确的发现学生的误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能够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来进行教学,体现出良好的唱歌技巧。最关键的是教师需要通过范唱来让学生能够体会出发声的重点,而这是通过语言无法描述出来的。相信教师通过范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提升。在合唱的训练中,教师虽然较难通过范唱的方式覆盖各个声部的教学,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尝试示范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对学生的品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控制声音练习的时间

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天性以及对音乐旋律超强的记忆力和表现力,都为他们天然、优美、真挚的歌唱表演增色。小学生富有朝气,声音响亮,音调较高,情感表达比较直接。但是因为他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发声器官也处于发育期,尚不成熟,长时间的大声练习会导致声带疲劳甚至失声,因此在练习声音时,要控制好歌唱时间,避免长时间大声歌唱。

(三)创设恰当情境,感悟民歌魅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音乐文化。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民歌,有利于提高艺术修养,这对于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意义。在“立德树人”目标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创设相应的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乐器是音乐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工具,因此教师还可以增加乐器的使用。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家长在学生较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对一些乐器进行了一定学习,部分学生在课堂外就对有些乐器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在对音乐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对乐器的掌握程度,增加一定的乐器相关内容,对课程进行辅助和提升,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这对学生的乐器掌握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增加了学生学习课程时的成就感。

结束语

小学生的歌唱教学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同时要注重细节的处理。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高尚品德的塑造者,在學生练习演唱的过程中做好指导工作,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丹.小学音乐唱歌课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69-371.

[2]单希.声势律动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3]刘于华.描述性语言——小学生歌唱教学的“双面胶”[J].北方音乐,2018,38(17):198.

猜你喜欢

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歌唱教学
试论如何有效提高电力电气设备的检修水平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聆听,让生命如花
健美操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如何在歌唱中正确运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