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央视新闻官博对武汉城市形象的构建

2020-09-10叶富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城市形象

摘要:武汉在新冠肺炎疫情抗疫初期被各种负面新闻“包围”,其城市形象受到了影响。随着抗疫的阶段性成功,武汉进入后疫情时期,重构武汉形象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框架理论,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报道主题和报道风格等维度分析武汉报道的话语特点,然后运用框架理论,从样本中识别隐藏的框架元素,据此构建出新的武汉城市形象。

关键词:央视新闻;重构武汉;城市形象;后疫情时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112-02

新冠肺炎疫情中,媒体不断地报道武汉的疫情,武汉的城市形象受到了影响。随着武汉疫情好转,如何重构武汉城市形象、拉动武汉经济发展成为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身为喉舌的主流媒体肩负着重构武汉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本文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简称“央视新闻官博”)为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18日—5月1日共44天的含有“武汉”关键词的微博信息381条,基于框架理论,探讨主流媒体如何通过传播活动重构武汉城市形象。

本文将选取的样本时间段称为武汉的后疫情时期,指武汉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期。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基于以下因素:武汉从3月18日开始实现疫情确诊人数零增长,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开始撤离,复工复产被提上议程,同时主流媒体对武汉的报道内容与风格逐渐改变。

一、后疫情时期武汉形象传播的媒体话语特点

(一)报道主题:承担社会责任,制造“媒介奇观”

凯尔纳提出“媒体奇观”,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1]。为了拉动湖北的经濟恢复,央视新闻官博紧跟直播带货热潮,设置#谢谢你为湖北拼单#话题,联合明星等在抖音、快手、淘宝上进行多次直播带货活动,售卖湖北特产。

这次策划成功贴合了当今青年人的消费观——直播带货买实惠,扶贫助农献爱心。同时,迎合了他们追求潮流文化和追星的生活方式——央视新闻官博的宣传Slogan(标语)贴合网络空间的流行文化,如谐音梗“小朱配琦”,选择流量偶像参与直播,利用偶像影响力吸引潜在用户。以轻松娱乐的直播带货活动来解决严肃的经济问题,形成了一种“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据统计,一场带货直播销售额超过4000万,百万网友被吸引加入购物“狂欢”,消费欲望被激活。央视新闻官博利用自己的媒介影响力助力社会问题的解决,在直播带货的“奇观”中体现了其社会担当和人文关怀。

(二)报道风格:用新闻娱乐化手法软化硬新闻

新闻娱乐化指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注重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形式上充满煽情主义和感官刺激,走新闻故事化道路。央视新闻官博的消息呈现软化特征,人情味浓厚,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新闻娱乐化效果。具体来看:

样本中软新闻和硬新闻的比重分别是31%和69%,部分硬新闻出现了“软着陆”现象,具体方式是央视新闻官博从严肃的话语方式转向亲民。为了适应微博娱乐性、互动性等特征,央视新闻官博努力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传受双方间找到相同目标,将自身与受众归为同一团体。例如“让我们为武汉加油”“一起踏上#武汉开往春天的列车#”等,都显示出央视新闻官博放低身姿的努力、与受众对话的意识——央视新闻与民众一样为武汉加油,增强了新闻的共情性。

央视新闻官博的报道呈现出煽情化,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第一,采用悬疑化、煽情化标题写法,如【这段视频,看到泪目[泪]】,标题制造悬念,让人有观看的欲望;“泪目”一词奠定了推文的感情基调,煽动观者的感官情绪。第二,多采用[大哭][愤怒]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情包,进一步强化报道的感情色彩。第三,选择平凡感人的选题,并善于用视频记录生活中的感人瞬间,增强煽情效果。如【武汉宿管阿姨哽咽说想孩子们了】描述了宿管和学生间的思念之情,用视频记录下宿管阿姨哭泣等细节,使人产生共情。

央视新闻官博运用新闻娱乐化手法将新闻软化,采用亲民化的话语体系,关注平凡人的生活,使抗疫活动充满人情味,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提高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后疫情时期武汉形象重构的框架分析

吉特林提出媒体框架是隐含于新闻文本中的“认知和解释模式”。甘姆森提出“诠释话语包”概念,即“诉说某一议题的一个意义体系”。其中框架是“话语包”的核心,它确定了议题的性质并富有逻辑地推导出一些显而易见或符合逻辑的处理对策,即推理装置(包含根源、后果或影响、责任归因、处理或解决)。框架还决定了符号表达手法的选择,即框架(符号)装置(包含隐喻、范例、关键词、描述、视觉图像)。媒体报道正是使用不同的框架主题并配以推理装置和符号装置元素来进行事物的意义生产[2]。根据研究样本,本文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武汉的媒介形象:

(一)污名化的受害者,安全开放的地区

一是“武汉疫情好转”框架。围绕该主题的报道包括感染人数降低和康复人数增加、援鄂医疗队凯旋、武汉解封,以此来表明武汉是较为安全的地区。

从推理装置上,采用诊断框架(即帮助行动者定义问题和发现原因)将武汉疫情好转归功于原鄂和援鄂医务人员的日夜努力,而援鄂救援队凯旋则侧面暗示武汉逐渐恢复正常。此框架还指出疫情得到控制带来的后果,如【武汉感染确认人数实现0增长】、武汉全城解封,用无可争议的事实说明武汉已从高风险状态回归常态。

在符号装置上,央视新闻官博在关键词方面用调查数据为意义建构增加认同感,比如【湖北连续两天病例0新增】等,通过数据直观地展现武汉疫情好转的现实。频繁地使用直播为受众呈现最真实的武汉解封实景,如【武汉解封瞬间】便是记者到武汉的大街小巷拍摄的实时画面,使网民感受到车水马龙的武汉回来了。

二是“非疫情源头”框架。此类框架主要是采用多方信源说明武汉被污名化为疫情源头的情况,为武汉正名。

从推理装置上,采用诊断框架引述《自然》杂志社论,指出武汉被污名化的原因是西方的种族主义和歧视。随后,央视新闻官博指出污名化的后果是《自然》连续3天为曾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关联道歉,称“新冠病毒污名化必须停止”,从外国权威信源的角度佐证武汉并非疫情源头,而是受害者。

从符号装置上,报道用钟南山的发言作为范例,他说:“没有证据表明疫情源头在武汉。”钟南山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威望,央视新闻采用“证词法”,即钟南山为武汉的清白正名,使公众对武汉的态度转变为同情。

这两类主题框架构建的武汉形象反映出武汉非疫情源头、长期被污名化、目前已经转危为安的现实。

(二)充满烟火气的美丽市井江城

“江城重拾烟火气”框架。该类框架在武汉解封后便密集出现,主要证明江城武汉重新恢复活力,展现其人杰地灵的市井特色。

在推理框架上,此类框架将武汉重获生机归因于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如视频【武汉热干面店客流恢复疫情前水平】报道了忙碌的老板制作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步履匆匆的人们“过早”上班的情形;【直播!#央视记者體验用武汉消费券买买买#】从记者的视角体验购物的畅快,感受城市经济复苏。央视新闻官博通过对武汉各行业、多区域的复工情况进行详细的呈现,使网民了解到生机勃勃的江城“醒了”。

在符号框架上,央视新闻官博着重使用动漫、直播等视觉图像,选择武汉特色符号进行生动的描述,打造醒目的形象——市井武汉,人杰地灵。例如【市井武汉,#好久不见#!】运用“漫画+视频”的形式展示了武汉的市井烟火气,这气息在街头“过早”的热干面里,在户部巷的美味小吃里……充满人情味的江城形象跃然于眼前。同时,频繁地报道热干面、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关键词,把它们打造成武汉独有的城市符号,进一步强化受众的印象。

(三)奉献感恩的武汉人

“奉献感恩”框架。该类主题框架报道了为武汉提供志愿帮助的人士和武汉民众的感恩行为。

在框架装置上,用诊断框架报道武汉本地志愿者的行为始于高尚的奉献精神。如【武汉社区送药志愿者的故事】报道了叶九思为帮助疫情中无法购药的重症慢性病患者,每天骑车最少12公里送药的故事。从“后果”元素分析,援鄂医疗队撤退的“结果”是得到了广大武汉市民的感恩对待,从而展现武汉人知恩图报的品质。

在符号装置上,借助典型的范例,以小见大,展示武汉人的美好品格。如【在疫区狂飙的80后志愿司机】一文讲述了武汉市民王聪瞒着家人成了在“疫区狂飙”的志愿司机。报道将他视作千千万万疫情志愿者的缩影,使受众注意到奋战在前线的志愿人群。此外,报道为生动的文字描述配以真实的现场视频画面,如【武汉居民与医疗队隔铁栏杆互相鞠躬】一文的文字着重展现细节,描写的“医疗队驻地对面小区的居民,敲着锅碗瓢盆,高呼‘感谢你们’!”中,“敲着锅碗瓢盆”“高呼”等动作描绘了武汉人淳朴感恩的一面。视频记录了当时的现场:许多小区居民自发为医疗队送行并不断鞠躬,拉起了横幅,感谢逆行英雄。整篇报道煽情感人。

三、结语

在后疫情时期,武汉的城市形象在媒体报道下被重新构建。以央视新闻官博为例,不难看出在融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适应新媒体平台的转型之举:转变话语体系、制作融媒体报道、与多平台联动等,以新的接地气、引潮流的方式进行舆论宣传与引导。此次央视新闻官博对武汉城市形象的重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武汉:充满烟火气、奉献精神等。主流媒体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通过多样化的报道,努力消除民众对武汉疫区的不良情绪和印象,为武汉城市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2.

[2] 付翔,徐剑.《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的上海形象研究(2010-2017)[J].新闻界,2020(02):80-87.

作者简介:叶富玉(1997—),女,河南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期城市形象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提升心理资本,弯道超车成“黑马”
后疫情时期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后疫情时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策略探究
后疫情时期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疫情防控与上海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体系现代化
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