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发展策略思考

2020-09-10曾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媒体融合策划

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已经成为各个媒体的标配。如何利用好、发展好这一利器,成为摆在主流媒体人面前亟待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对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生产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媒体融合;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策划;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3-0001-02

媒体融合背景下,无论是以视频见长的电视媒体,还是报纸、广播等非影视媒体都纷纷抢滩新闻短视频生产。时下,新闻短视频已经成为传统主流媒体争夺受众的新利器。如何利用好、发展好这一利器,成为摆在主流媒体人面前亟待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闻短视频的特点

(一)新闻短视频传播主体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新闻短视频生产主要有两个渠道:PGC(专业生产内容)和UGC(用户生产内容)。引入了普通用户的新闻生产,使得新闻短视频传播主体更加多样化。比如,封面新闻坚持以“无视频,不传播”为定位,积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吸引受众加入“青蕉拍客”拍摄短视频,与主流媒体共同进行新闻短视频生产。

(二)新闻短视频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相较于传统的长视频新闻而言,新闻短视频碎片化的视频内容更加契合了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符合受众碎片化的生活常态。比如,澎湃新闻制作的《大国大桥》系列原创新闻短视频,为了契合融媒体时代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将反映大国工程高精尖的主题做成9集时长3~4分钟的新闻短视频,并且将这些短视频再次进行高度浓缩和精炼,制作成10个15秒至1分钟的爆点短视频,进行多渠道分发。

(三)新闻短视频传播渠道的社交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移动终端,对新闻的获取也更加倾向于短视频。受众不仅可以作为新闻的接受者通过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获取新闻短视频,还可以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在社交平台与其他受众或者媒体进行交流、分享,作为新闻的生产者参与新闻短视频的生产。得益于强大的社交属性,新闻短视频新闻传播范围往往是普通新闻的数倍。

(四)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的高效化

传统新闻报道凭借单一载体进行传播,文字之于报纸,广播之于以声音,声画之于电视,很难将它们交叉运用。然而,新闻短视频冲破了这种隔阂,开辟出多种表达方式,其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意和表达,使传播更立体化,更具表现力。在受众工作和生活节奏更快的融媒体时代,相比其他新闻形式,新闻短视频更符合受众高效、实时的新闻需求。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发展现状

(一)从布局到造势,还有待于打造品牌特色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电视这类传统的视听媒体开始探索更简练、更传神的可视化表达,也让报纸、广播等非视频类媒体开展短视频业务成为可能。当下,各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但其在对新闻短视频生产和传播的布局与造势背后,相较于娱乐类短视频,新闻短视频仍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没有品牌或品牌无法可持续问题。许多主流媒体可能在某一阶段或者配合重大主题宣传的某一事件中产出的新闻短视频成为了“爆款”,但是这种“爆款”往往只是偶然的短期产品,缺乏长期的品牌建设,更无法让受众在看完新闻短视频后就立马联想到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换句话说,这也是主流媒体竞争力无法进一步提升的一大缘由。

(二)从内容到形式,还有待于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纵观时下,我国新闻短视频的发展虽已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之路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过分抢夺热点,造成内容同质化现象。融媒体时代,只要有流量,各媒体就会蜂拥而至抢新闻。比如,“玛莎拉蒂醉驾案”等事件,成为了各家媒体追逐的“爆款”,这极易造成內容的同质化。第二,片面强调流量。单纯以受众的喜好作为衡量新闻短视频质量的标尺,这让新闻工作者人文精神大打折扣。第三,形式单一。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制作往往按照传统视频的制作方式进行,无法突出新闻短视频要表现的内核,缺少现场感和冲击力。第四,缺少互动性。新闻短视频不仅是用来看的,更重要的是促进受众的交流、分享,应通过利用新闻短视频将媒体、受众、平台连接起来。当前,我国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的互动性亟待提高[1]。

(三)从生产到创新,还有待于提升人才整体水平

在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上,主流媒体的相关人才是较为缺乏的。因为纸媒作为平面媒体,以图文为主,长期以来缺乏视频传播渠道。如今。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不得不发展视频业务,渠道建设、全媒体人才培养都要从头开始,且无法一蹴而就。即便是具有一定视频制作优势的广电媒体,其视频制作也不符合新闻类短视频的要求,所形成的长视频制作思维惯性甚至会阻碍新闻短视频内容的生产。而且,网络环境下的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仅靠视频制作人员是不够的,更需要懂新媒体技术的人员加入,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新闻短视频产品。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提质策略

(一)谋篇布局,确保新闻短视频传递优质信息

时长的限制是新闻短视频的特点,这一客观条件要求主流媒体在新闻短视频的谋篇布局中将事件高度浓缩、情节紧凑地表现出来。首先,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传递正能量。要发挥主流媒体舆论主阵地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加强选题策划,以小切口关注大主题。要“大题小做”,改变受众对正能量新闻短视频的固化思维,以小切口将受众放在平等视角上,深入浅出地进行创意和表达,弘扬真善美,做好内容布局。比如,《与新中国同岁,北京七旬阿姨和国庆大典的故事》新闻短视频,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宏大主题下,用影像记录了平凡人物的坚守和努力,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三,要提升内容质量,做好标题和表达。短视频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短”,但在生产短视频时不能为短而短,而要抓住新闻关键,进行有目的的“拆条”。媒体人只有放低身段,学会用视频讲故事,才能做好短视频。第四,要发展UGC队伍,做好综合类短视频新闻。融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习惯于巨量信息的冲击,光靠主流媒体自身的视频记者编辑的产能是无法满足受众这一需求的,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大力发展UGC队伍,为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扩充新闻短视频的产能,提升新闻短视频的及时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角度新颖,创新新闻短视频表现形式

传统的新闻视频特别是时政新闻,在表现形式上过于刻板严肃,这限制了部分受众的关注,而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要想激发活力,就必须打破这种严肃的状态,创新表达方式。第一,选择视角,创新新闻表现方式。由于新闻短视频的时长限制,需要探索比长视频更加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及时吸引受众关注。相较于模式化的解说,现在的Vlog就是一种新型新闻短视频的探索,通过第一人称强化内容,叙事方式自然、流畅,主题鲜明突出。比如,央视主持人康辉的Vlog,有台前、有幕后,有希腊总统府、有巴西“水晶宫”,内容有料有趣,立体呈现了“大国外交的最前线”。第二,捕捉细节,增强新闻短视频镜头的张力。新闻短视频时长虽短,但是饱含着媒体生产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会通过细节得以展现。高质量的新闻短视频产品必然要从细节处深得受众的认可,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在制作新闻短视频时,要善于通过细节的捕捉,提升画面的感染力和张力,灵活调整短视频的节奏。第三,创新技术,增强新闻短视频的良好体验。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就是一个新闻与技术不断结合,又不断消除技术门槛的创新应用过程。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技术的助力下,新闻短视频创造了更多场景,并且与多种传播渠道相互连通,调动了受众的多种感官,形成了全方位的体验。比如,封面新闻探索人工语音播报合成新闻视频的应用,以及人脸识别、动作捕捉等新视频技术应用,都会给受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三)加强学习,提升新闻短视频从业人员综合素养

与传统电视视频制作的长周期、大团队不同,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创作有时效性的要求,需要灵活、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这就要求新闻短视频从业人员要“身兼数职”,掌握全面的技能,包括采访、摄影、航拍、剪辑制作等,每位视频记者都要具备独立的采写、拍摄、制作能力。比如,澎湃新闻的“大国大桥”系列短视频于2019年7月开始策划,视频记者或2人一组,或1人独立,在3周内就完成了36条新闻短视频的剪辑、包装和发布。

當前,主流媒体逐步迈入智媒体阶段,新闻短视频在内容、形式、模式等层面上的创新需要专业的视频编辑和记者来完成。这要求新闻短视频从业人员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树立短视频思维,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策划重构短视频思维模式,高度重视短视频的生产制作,加强短视频的主动策划,让新闻短视频深入人心;要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到主流媒体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使新闻短视频从业人员理论上和实践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高;要定期选派骨干参加培训班和发展论坛,及时了解业界最新动态,掌握行业最新技术;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升实践和实训课程比重,为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生产培养后备人才[2]。

四、结语

5G商用,万物互联,在先进技术的赋能之下,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将拥有更多可能。各主流媒体要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以受众为中心,在精心策划制作新闻短视频上继续发力,推动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格局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俊,胡玉茗.高质量融媒体新闻短视频制作微探[J].西部广播电视,2020(01):22-23.

[2] 王晓晨.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布局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7(21):75-76.

作者简介:曾静(1988—),女,重庆人,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短视频。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媒体融合策划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