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类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分析

2020-09-10张万余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

张万余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作为城市四大功能之一,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居住环境空间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城市设计的应用将使住宅规划更趋合理,使住宅与城市融为一体,为人们创造更适宜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住宅类建筑;人居环境;规划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1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住房建筑主要是家庭和集体生活用房,包括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建筑和大型住宅俱乐部等各类住宅酒店。酒店人类居住环境的主要区域包括起居室、单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区。环境应是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自然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社会和文化环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协调各方面的环境,以達到居住舒适、工作方便、邻里和睦、身心健康和环境改善的目的。

2 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原则

2.1 宜居性原则

对于住宅建筑附近自然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的建设是与土地密不可分的,与地形、土壤形态和地表特征密切相关的建筑基地这个规划设计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污染,拆山上沟的行为,填平辽水河,把每一棵树都拆掉,导致青山绿水的永久性破坏。没有人滥用农业用地。同时有必要确保社区有足够的绿地,避免空气和水污染,为居民创造健康、快速生活的生活环境。其次,要遵循区域气候的特点。

2.2 节能性原则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居住区的气候环境设计,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更多地利用自然能源,找到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例如:我国南方炎热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数量大,吹风量大,要求住宅需要阳光过滤、隔热、防潮、防雨,为自然通风、绿色环境。在住宅布局上,要求选择正确的朝向和合理的间距,建筑的形式体现出开放的阳光和透明的典雅特点。在中国北方寒冷的地区,冬天寒冷、干燥、多风、风沙。在冬天,我们应该争取阳光,回挡寒风的侵袭。当地房屋坐北向南,南开大窗,北开小高窗,屋顶,外墙需要热绝缘,以防止冷空气和蒸汽渗透。建筑的形成更加密集和沉重,外部封闭,内部开放。

2.3 生态性原则

其一是人文环境的设计,建筑形象是建筑空间的艺术形象和建筑内容的建筑形式被反射。完美的建筑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相结合这个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脱离内容,不脱离真正的建筑宫殿单位。内容缺乏艺术表现力,不能立足于生产和生活。居住不同的功能需求,创造一个完美的建筑,组织空间和形态是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建筑的一个基本特征艺术、建筑是在实践中。建筑形态是基于建筑的功能和艺术的审美要求以及建筑造型车间的构成规律单位。建筑的形式适合材料和反映建筑特点的技术条件,第二次室内、内外结合、立面构成、细部处理、材料色质感、光影、装饰处理等。二是体现了不同的技术条件、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的民族特色;三是基地的气候、地形、道路、绿化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建筑造型与立面影响。如果正确处理建筑形态的树形图,可以创造出喜庆、简约、质朴、活泼、轻盈等良好的艺术效果。

3 完善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方法

3.1 建筑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

在建筑内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图画的方法可以清晰地界定空间的范围、不同层次的空间和空间效果,从而自觉地加强空间的界定,创造积极的空间。通过对图形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很好地将外部空间中的居住区与建筑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设计我们所需要的一些外部空间,如各种公共空间,避免角落空间。并通过对图形的整体分析,可以更好地控制空间、构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现有的图形底部关系上利用不同的空间,可以看到整个土地的空间形态和建筑布局、密度、开放空间的位置和组织结构等。确保住宅外部空间和建筑形成更加完整合理的体系。

3.2 建筑外环境的规划和设计

在建筑外环境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场所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城市形态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性特征的研究,是对城市空间研究中人、文化、社会和自然需求的结合。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和开放空间减少,机动车交通增加,居住区密集,与农村地区相比不利的热舒适条件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因此,室外热舒适性是评价城市小气候质量的最基本指标之一。在设计阶段考虑室外热舒适性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街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城市形态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因素。在场所理论中,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感知因素渗透到空间中,使空间得以定义和封闭,内外因素的结合使一般场所成为场所。场所是环境的具体表现,是人或物所处环境的特定部分。地点肯定会与一些事件、一些意义有关。它的主题意义是人与环境的反映,不同的人或事可以反映不同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人们赋予这个存在空间的社会意义。总之,地方有特色和氛围,所以它是定性的和整体的现象。每个地方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征不仅包括物质属性,还包括文化联系和一定的氛围。居住区详细规划应注重场所的布局,使人们生活在社区中。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应加强建筑风格、空间尺度、街道形态、线条、空间模式、环境氛围等空间识别和归属感。

3.3 建筑各环境之间的协调

在正是这一理论研究了城市形态的各种要素在环境中的“两性关系”。这些线路是过境、线性公共空间,如各种交通性干道、通道、序列等。通过理论分析,可以界定城市空间秩序,建立不同层次的标志性建筑,明确主要城市建设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交往廊道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控制周围的相关元素,实现“各种浮动形式的和谐交流”和结构布局。在居住区规划中,应将居住区的空间序列、景观系统、绿地系统和一系列子系统道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绿色设计中,点、线、面应相互考虑,绿色点、线、面结合了节点、景观轴、中心和道路系统。空间和连接渗透在不同的层次。例如,在居住区规划道路上,不仅要联系交通,还要联系走廊的各个要素。其他元素都是沿着道路发射的,而在形象建立中居住空间的道路是主导地位。太长的直道太僵硬,行人容易感到疲劳,对步行者构成极大的威胁。折线路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顺序感,但对车库也稍有不便。曲线型道路景观,形成自由变化趣味,往往能连接中央绿地,效果良好。线性的方式,景观设置和建筑的布局也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可见的在社区规划;每个系统是密切的关系,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每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环境、空间真实地在一起,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由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容很多,特别是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相互交叉,城市设计应与规划相配合。事实上,城市设计可以作为详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进行,但它必须与详细规划密切协调。在详细规划阶段,特别是在重点区段,应首先进行城市设计,以便合理确定控制指标的范围,避免对城市空间和建筑设计研究不足,避免只考虑经济效益,导致容量率和建筑密度过高,环境条件恶化,空间景观暗淡等不良后果。总之,城市设计在居住区详细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善用城市设计可以把居住区的详细规划做得更好,从而使居住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王昌明.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分析[J].中华建设,2020,27(09):96-97.

[2]耿逸昕.新形势下住宅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26(21):40.

[3]沈锋.基于人居环境之下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20,20(05):45+47.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
我国城郊村人居环境安全性探讨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小城镇人居环境宜居性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