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设计与建造之船舶设备信息管理

2020-09-10王泽华詹世杰孙振宇苏军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船舶建造

王泽华 詹世杰 孙振宇 苏军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信息技术已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在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中,船舶设备、系统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确保船舶设备的精准化、先进化,不断提高出行、航海的安全性、隐蔽性。船舶设备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极易出现多元化的故障,且船员维修技术还需要不断提升,在船舶设备故障处理、维修中遇到很多难题,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文章主要针对船舶设计与建造之船舶设备信息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设备信息管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为船舶设计、建设提供了支持。现阶段,我国船舶不仅是简单的航海工具,将多种设备进行了融合,现已成为海上交通工具,船舶设备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多、程序复杂,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船舶设备的重要性,强化船舶设备信息化管理,确保船舶航海的安全性。基于此,文章阐述了船舶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船舶设备在船舶设计与建造中的流程,总结了船舶设计与建造中的船舶设备信息管理策略。

二、船舶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设备在不断更新,其种类、数量不断增加,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船舶设备管理工作。船舶设备管理在船舶设计、建造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涉及船厂的设计部门、物资部门和生产部门。为了做好船舶设备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船舶设计、建造的整体流程,并对其实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地提升船舶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1]。同时,船舶建造是一个庞大的建造工程,其建造流程复杂、涉及部门较多,船舶上使用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多,船舶设备在整个船舶周期中要经过很多部门的相互合作才能准确合理地安装在船舶上并正常运转。因此,准确的设备管理将大大降低船舶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修改率,而高效的船舶设备管理流程将直接影响船舶设计和建造效率。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国家、船舶企业在积极探索现代化造船模式,要求托盘的精细化管理,而设备信息是托盘化管理的基础。因此,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船舶设备的自身特点和船舶建造模式的发展,完善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船舶设备信息管理。

三、船舶设备在船舶设计与建造中的流程

(一)物理流程

船舶设备实体的物理流程指的是设备实体生产、运输、船厂安装、使用等过程。设备厂家接到船廠的订货生产设备,然后设备运抵船厂,船厂进行相应的验收,编码入库,随后生产部门将设备安装到船上并连接相应的管线附件,最后调试并进行相应的报验设备实体的物理流程固定,保证设备的物理流程顺利完成。

(二)设备设计流程

船舶设备设计的重点是设备厂家设计、船厂设计,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首先,船厂要将设备的技术要求提供给设备厂家,技术要求包括规范要求、特殊要求(包括规范以外的船东要求)与技术参数;其次,设备厂家进行产品设计,将设计方案递交给船厂审核,即认可图纸;再次,船厂审核图纸,并将相应意见反馈给设备厂家。图纸认可过程需往返多次,直到图纸无误,再由设备厂家提供施工图给船厂,并安排生产设备,最后提交完工图。最后,船厂设计部门在收到设备的施工图后.就可以进行设备的相关设计。在设备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以下内容:第一,材料准备,如基座材料和安装附件材料。这些材料应及时汇总给采购部门进行购买,并依据现场需求时间安排供货日期;第二,设备施工图纸的下发,包括设备布置图、设备基座图和设备安装图。船厂的各个部门本身还要对设备进行相应的归档管理,如技术部门需要为每个设备编写编号,采购部门和仓库也要对设备管理编号,生产部门会根据生产情况制定设备安装工序。

因此,物理流程、设备设计流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物理流程是主线,而设计流程的作用就是保证其物理流程能顺利实现[2]。设备厂家的生产需要设计部门做出完善的技术方案,合理地计划设备的运输时间和存放位置,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准备。

四、船舶设计与建造中的船舶设备信息管理策略

在设备信息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明确重点内容:设备信息的归档整理、工作协调、计划制定与监控和数据统计。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库的设备信息管理已成为当今的主流。

(一)设备信息的归档整理

设备材料针对设备订货、设计、安装、报验全过程进行了记载,设备资料整理归档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常用的设备资料是技术协议信息、设备技术管理信息。其中,技术协议信息由船厂主导制定,如技术协议、采购申请文件等,设备技术管理信息指的是设备厂家提供的各项资料,如认可资料、施工图、完工图、证书、备件清单等。相关人员需要将各项设备信息以标准模板形式建立数据库,各个标准模板中都会设计设备技术信息、物资信息、生产信息和相关的设备资料。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录入相关信息以实现共享,也可以从数据库中查阅需要的设备信息。

(二)工作协调

工作协调是设备信息管理中的关键,其主要是将各项设备信息及时传输给有需要的管理部门,建立设备信息数据库,为查询工作的实施提供便利。例如,电装车间需要配备A201分段的电气设备,建立查询信息,可以明确各项电气设备布置信息、图纸信息、样本信息,为生产工作安排、施工提供便利。

(三)计划制定与监控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做好各项监控工作。首先,制定精细化计划。自爱设备生产信息中,生产部门需要根据场地、人员、吊装情况、整体建造计划,录入各项设备的安装计划。同时,物资部门和设计部门依照生产制定的设备安装计划,制定相应的入库计划、采购计划、设计计划等,以便精细到设备个体,还可以跟踪每个设备的图纸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可以精细地控制材料成本。其次,该平台提供了多样的监控方法,并且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相应的监控内容。建立设计、采购和安装状态的数据监控报表,跟踪设备的安装进度与到货状态。最后,定制监控各个甲板设备基座安装情况与设备完工时间,监控报表可直接反映各个状态的进度,针对项目进度进行有效控制。

(四)数据统计

项目数据统计是项目经验的积累,基于数据库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其表现是一般数据统计软件无法比拟的,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数据统计,形成数据对比[3]。例如,统计半潜平台设备电功率总和或设备总重量等,这些都是设计部门重要的经验数据。

因此,设备信息化管理具有很大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设备信息能够详细归纳到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涉及各个部门输出、输入信息;其次,信息传递比较准确、高效,各个部门可以查看自己所需的信息;最后,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计划制定和监控平台,具有强大而灵活的数据统计功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信息技术已融入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船舶设计、建造属于巨大工程,其主要原因是船舶中涉及大量设备,设备管理问题是其中的关键。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相关部门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设备管理工作中,为船舶建造提供更多便利,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时间浪费问题,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子林.船舶设计与建造之船舶设备信息管理[J].科技展望,2015,25(25):4.

[2]杨华.探讨如何加强船舶设备管理水平[J].内燃机与配件,2019(11):180-181.

[3]刘世霖,田炳杰,徐福临.论船舶数字信息化管理[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01):71-72.

猜你喜欢

船舶建造
船舶建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简析
如何减少船舶建造工艺用材 降低船舶建造成本
面向船舶建造的设计工时体系及设计控制方法研究
冬季低温下船舶建造防冻方案设计研究
试论现代船舶涂装技术的重难点
试论现代船舶涂装技术的重难点
对船舶舾装单元化、标准化及托盘化的探究
船用液位遥测试验工法研究和应用
船舶常见涂装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