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2020-09-10柯星星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柯星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所有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介入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81.25%,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1.25%,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脑血疾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介入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5-0076-01

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失语、偏瘫等后遗症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1]。基于此,本文选取1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研究分析介入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为45例,女性患者为35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59.82±2.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为44例,女性患者为36例;年龄为46~76岁,平均年龄为(60.20±2.23)岁。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介入治疗,通过Sedinger技术,局部麻醉插管进行常规脑血管造影,以此明确颅内侧支循环情况,实施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介入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脑血管发病突然,病情严重,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进而会带给患者一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介入治疗的重要性,介绍介入治疗措施的相关知识,以此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并协助患者建立正确体位,构建静脉通道,在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情况立刻报告医生及时处理。(3)股动脉穿刺护理:介入术后拔出动脉鞘管要对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10min后进行包扎,并且要密切关注患者皮肤颜色、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以及温度变化,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血、出血等情况。术后,制动时间应该以穿刺口缝合方式决定,一般以平卧位制动6~8h,休息24h。(4)并发症处理: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后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注意制动肢体的按摩,3次/天,20min/次,以此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如果患者穿刺部位出现无脉搏、脉弱、苍白等情况,有可能是血栓形成,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脑血管痉挛主要是因导管与栓塞材料对血管壁造成机械刺激而导致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神志、瞳孔变化密切关注,遵医嘱予以预防血管痉挛药物。脑灌注综合征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但是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护理人员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81.25%,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1.25%,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并且其患者年龄通常较大,对于这类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是绝大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会因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原因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并且还要密切关注患者各种临床体征及并发症症状,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介入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81.25%,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1.25%,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这与柳叶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

综上所述,计入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龙媛,叶芳余.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1):193-195.

[2]刘慧,谢颖.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0):88-88.

[3]柳叶,朱丹丹.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3):92-9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