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的柴烧思索

2020-09-10张宝玲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4期
关键词:工艺技术

张宝玲

摘要:在漫长的中国陶瓷发展历程当中,有一种特殊的烧造形式被称为柴烧。之所以命名,是因为烧制陶瓷的主要燃料为柴,该烧制的方法不仅需要精深的工艺技术,而且作为独特的陶瓷审美形式,后续被人们津津乐道,代表着意味深长且厚重的审美情怀,为催生后市现代化的烧制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传统烧柴与现代烧柴陶瓷艺术的审美共性、发展历史以及审美差异,并对该工艺进行简略的阐释。

关键词:陶瓷烧制;柴烧;工艺技术

前言:

作为一种古老的陶瓷烧成方法,柴烧的发展历史悠久。但与此同时,柴烧也是一种非常现代化的陶瓷烧成工艺,经过了近万年的发展历史,工艺之纯熟、效果之精良,以为世界赞誉。而传统的柴烧陶瓷艺术和现代的工艺形式本身存在审美的共性和差异。探寻两者之间的异同,不仅能够生成更为优质的烧制艺术和成品,对于研究当代柴烧陶瓷艺术特点来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传统柴烧与现代柴烧陶瓷烧制艺术的发展历史、审美共性和审美差异

(一)发展历史

最古老且原始的陶瓷烧制方法一般以木柴作为原始材料,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初具雏形,分为竖穴窑和横穴窑两大类。到宋元时期又进一步发展出了葫芦窑和阶梯摇。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陶瓷工业逐渐开始兴起,传统的柴烧陶瓷烧制方式迅速衰败,再加上现代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使得柴烧工艺在经过技术引进和工艺加工之后重新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如景德镇近几年相继复烧了葫芦窑和镇窑等传统的柴烧方式,使得该古老的艺术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1]。

(二)审美共性

现代的柴烧工艺虽然有着现代的名头,但是基于工艺角度的立场来看,它的烧制模式却非常原始。最开始可以追溯于日本的原始柴烧。因此,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柴烧和日本原始柴陶工艺本身存在一定的審美共性,一般都是利用原始柴烧工艺来进行日用器皿的粗制,工艺外观并不十分艳丽鲜明,展现的是最原始和真实的工艺材料之美。尤其是在我国云南等地区,利用原始柴烧形式来烧造陶瓷的情况依然存在,表现出我国对原始柴烧工艺加工的欣赏自古就流传至今。除此之外,传统柴烧陶瓷艺术和现代柴烧所利用的手工制作形式也是相同,以手工拉坯和泥条盘筑为主,具有浑厚大气和简约的特点,造型追求并不十分明显。

尤其是现代柴烧和传统的柴烧工艺本身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之美,在充分展示出泥土材料本身自然属性的基础之上,依托最流畅的烧制形式,在讲求天人合一的同时,使烧制出的成品具有自然美的精神、崇尚返璞归真。但这种原始粗犷并不是庸俗粗鄙,相反,这些工艺加工品代表的是社会精英阶层对文雅气质的强烈追求,是凸显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集中体现,甚至柴烧加工艺术和香文化、花文化和茶文化被统一纳入到传统人文文化领域当中,在审美方面一直凸显着自然淳朴的价值追求。

(三)审美差异

现代柴烧陶瓷艺术和传统的柴烧陶瓷艺术由于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因此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传统柴烧工艺的角度来讲,由于整个柴烧形式经历了由原始向高级发展的全过程,直到宋朝以后才逐渐被人们认可,成为陶瓷烧制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因此整个艺术流程所体现的是上层贵族以及文人志士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尚玉之风盛行,追求轻薄透亮、洁净无瑕;而现代烧制的审美则更凸显出其通体粗糙,甚至是古拙质朴的审美价值[2]。

在外观审美上,现代柴烧艺术形式保持了原材料本身的自然生态气息,不是落满灰渣就是斑驳点点,与自然气质浑然天成。但是这样的工艺品在传统柴烧瓷当中,大多被视为废品或者是有瑕疵的成品,本身不具有任何审美价值。因为传统的柴烧瓷,其外观更契合当时手工艺人对传统美学的完整性追求,讲求釉色均匀,质地无瑕,与现代残缺美追求取向背道而驰。

在装饰审美方面,现代柴烧工艺并不注重加装任何人工装饰,讲求的是在柴烧当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效果,追求一种返璞归真、自然纯美的艺术性。而传统的柴烧去为其增加了丰富的装饰,尤其是元明清时期的彩绘装饰工艺加工,更是被称作美轮美奂,将当时工匠人多元化的审美元素都融入其中,如版画、国画等。对比之下,现代柴烧的审美元素更为单一且匮乏,这也与现代人的独特审美形式相契合。因为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深入人心,在柴烧工艺当中体现的是一种现代自然观,本着亲近大自然的原则,对烧制成品不加任何修饰。

二、柴烧工艺的选择和加工

我国的柴烧工艺发展经历了漫长且完整的时期,始于华夏文明之初,于汉末时期兴盛。但是传统工艺本身制造成本高,而且原始材料稀缺制约了柴烧工艺自上而下的普及与发展。这些时期的柴烧瓷特征在形式上,以饮食器皿和仿青铜礼器为主,胎质细腻且大多为青釉,利于洗涤。柴烧过程当中,以草木灰为原材料,在经过高温烧制之后形成釉。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崇尚的审美情结以尚玉文化为主,因此柴烧艺术品鉴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这些加工品是否具有微透和温润视觉质感。将这一审美特色发挥到极致的时代是东汉时期,当时的匠人们烧制出了大量幼层透明且表面光泽的青瓷制品[3]。

作为世界陶瓷艺术的源流之一,我国古代的柴烧工艺也受到了周边各国的学习和参考,其中日本古代的陶瓷艺术在借鉴我国传统柴烧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和完善,生产出了须惠器,后续甚至将唐代的唐三彩引入到烧制工艺当中,烧制出了绿釉陶瓷器,对于日本现代化的陶瓷工艺加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日本的陶瓷审美逐渐升级,甚至开始独立形成,在审美追求和艺术延续方面,虽然以中国传统的烧制工艺为主,但是却生成了具有大和民族特有的含蓄内敛的特征,而古老的柴烧烧成方法也在日本生根发芽,延续至今,不仅材料越来越丰富,以含高铝和高硅的瓷土为主,而且工艺手段更加先进,能够将现代化的技术加工和传统的烧制工艺有效结合,生成不易摔碎和厚重的陶瓷。

结束语

柴烧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在经过几代匠人良苦用心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于明、元等时期发展到顶峰,制作出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柴烧制品,对于文化的发扬和宣传来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传统的柴烧工艺和现代的柴烧陶瓷烧制艺术本身存在审美共性,但审美差异也十分明显,但两种柴烧工艺加工形式都在很大情况下对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来讲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树振.浅议当代柴烧陶艺的审美包容性[J].天工,2020(04):100-101.

[2]石慧川,孟利清.柴烧之美[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88-89.

[3]陈雅静. 现代柴烧作品审美特征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

福建德化柴烧点点陶瓷责任有限公司 福建 泉州 362500

猜你喜欢

工艺技术
机械工艺技术与工装设计应用研究
地热再生工艺技术在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直升机典型部位防雨密封设计与工艺技术分析
压接式连接器自动压接工艺技术研究
试论高铁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
基坑支护工程旋挖桩增加钢护筒工艺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当代喜糖包装设计的新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