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工科院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2020-09-10秦其虹李雨桐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新旧动能转换新技术

秦其虹 李雨桐

摘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工科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是必然选择。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下,新时期工科院校应积极迎接挑战,深入分析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工科院校和现代产业产教融合的路径,丰富产教融合理论储备同时,拓宽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为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礎。本文就新旧动能转换下,综合分析工科院校产教融合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措施灵活践行到实处,以求实现产教融合目标。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科院校;新旧动能转换;新技术

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下,为了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到社会,支持各行各业发展需要,推行高校产教融合是必然选择。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开始规范践行到实处,而产业种种变化,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积极迎合新旧动能转换背景带来的挑战,积极推动高校产教融合,增强校企合作深度,实现资源优化整合与配置,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创设有利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新旧动能转换下工科院校产教融合相关内容研究分析,可以为后续具体问题解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新旧动能转换为高校转型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逐渐朝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致力于顺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赋予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的生机与活力。经济社会如果未能严格践行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将阻碍新旧动能顺利转换,而国家创新,则需要人才的支持。故此,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场所,应积极把握转型升级的契机,充分发挥高效的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职能,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区域资源优势,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保障[1]。

不同高校的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有所差异,对此应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践行国家战略,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进而寻求突破,实现高校和区域经济双边互动,谋求共同发展目标。所以,高校应积极顺应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挑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激发内在动力,寻求科研突破,进而提升服务水平。

二、产教融合模式

产教融合是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方式,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综合考量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和学习需要编制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优质、精细服务,反馈学生心声,构建学生实训平台基础上,合理安排学生的专业课程与实习活动[2]。产教融合需要高度关注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限制,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到实践中,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所以,高校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培养,整合校企各自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同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

三、新旧动能转换下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的产教融合最初诞生于上个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地高校开始积极同社会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推行多样化的产教融合,以此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顺应时代发展。尤其是国家颁布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相关决策,为高校产教融合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提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就当前多数高校产教融合现状来看,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教融合指导不到位

结合高校产教融合现状来看,高校对其重视程度较高,但是缺少顶层政策制度支持和指导,致使产教融合流于表面,融合深度不足。高校承担着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谋求发展,提升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教融合程度[4]。

(二)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

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限制,未能建立持续有效的机制。多数企业产教融合停留在表面层次,即企业接受实习学生,沟通不充分,编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背离企业发展需求,致使最终培养的人才背离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另外,实践教学体系不合理,未能满足实际岗位工作素质要求,学生毕业后难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岗位需求,不可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情况,并且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多数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均会加一条“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要求,而这一点不难看出学生在校期间丰富岗位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三)服务区域经济机制不合理

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实行产教融合应充分契合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挑战,积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到社会上是首要任务。但是,高校在实行产教融合时,却由于现有的服务区域经济机制不合理,未能正确认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各方面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5]。在科研方向、人才培养和学科设置方面,习惯于封闭式教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握不充分,市场经济意识不足的问题。加之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导致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影响到工科院校产教融合程度。

四、新旧动能转化下工科院校产教融合有效措施

(一)实行应用型的办学模式

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工科院校产教融合离不开应用型办学模式的支持,在把握院校办学定位基础上,创新发展、分类发展,突出高校办学特色。高效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工程,契合产业需求来优化高校学科体系健全和完善,与产业链衔接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双方资源,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来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以此来更好的满足市场企业的人才需求[6]。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强化办学特色,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可靠服务。

(二)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程度,催生新动能

新旧动能转化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多方协同合作。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主线任务,构建完善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養机制,为新旧动能转化提供支持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办学深度和广度。如,高校可以同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专业学科同产业行业有效衔接。优化学科设置,围绕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内容来整合资源,赋予科研创新动力;围绕产业核心技术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构建联动机制,共同探索深层次合作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三)引进人才来增强新动能

人才是社会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新时期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优化,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适当的下方自主权,改进职称评聘制度,选择更符合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法。加强绩效考核,打破传统单一的薪酬制度分配方法,实行多元化分配制度。合理设置各类岗位,持续深化岗位设置管理与岗位聘用制度改革[7]。将薪酬待遇和考核结果相关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考核,依据科学标准重点考核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成果和思想品德内容,进而培养更多学科带头人。除此之外,应进一步优化科研服务机制,释放新动能,支持工科院校产教融合。积极衔接社会重点工程项目,制定激励制度调动人员科研积极性,并完善配套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成果在实践落实。建立广纳社会资源的科研平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实现科技创新要素聚合与利用。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积极推动工科院校产教融合,是提升高校办学实力,输送高素质人才到社会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高校与社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衔接,整合多方资源基础上,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刘昕.产教融合助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高教),2020(Z2):60-62.

[2]李志玲,常丽媛,张蕾.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营销界,2020(31):182-183.

[3]丁文利,董传民.山东省职教创新发展高地与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2020(03):57-59.

[4]王泳涛.我国省级政府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与局限突破——基于24省市实施意见的文本分析[J].职教论坛,2020(01):42-49.

[5]雷加鹏.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聊城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19(45):157+163.

[6]焦成冉,李长中.产教融合新常态下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索——以枣庄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9):20-22.

[7]基于现代服务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新时代职业教育,2018,16(04):1-3.

基金项目:

山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工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20ZC238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新旧动能转换新技术
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新旧动能转换下证券业发展研究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