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百姓生活题材在专题摄影中的运用

2020-09-10涂静怡

摄影与摄像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题材

涂静怡

摘 要:专题摄影的题材纷繁杂呈,其中百姓生活类题材更为常见,由于贴近社会生活,使得此类题材的摄影作品广受大众与现代媒体的关注与喜爱,其中更涌现出许多精彩的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市井百态,也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文章以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为专题,分析百姓生活类题材的呈现方式与运用,从而理解专题摄影的价值,使该类题材更好地为专题摄影服务。

关键词:新闻摄影;专题摄影;题材;主题选择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识码:A

专题摄影是通过多张照片从不同的视角和表现手法有机组合起来,表达一个主题理念的专题组照。这些图片有非常形象、具体的视觉语言的表现方式,所涉及的题材也十分广泛。作为专题摄影中最常见的一类题材——百姓生活,其视角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对于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决定着一组专题的丰富性和思想性。

拍摄题材是做好专题摄影艺术创作的基础,与其标新立异寻找独特的题材来吸引读者,不如切中某一要点,深入到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层面,有思想价值和普世精神才能真正引起读者共鸣。从横向、纵向及深度这三个视角来分析,会发现无论是在选材的丰富性上、事件的时间性表达上,还是在深化主题上,都对专题摄影的表现比较得心应手,因此倍受拍摄者的喜爱。现以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摄影专题为例,试论在专题摄影中百姓生活类题材的运用。

1 横向——选题丰富

选题视角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专题系列,也体现不同的思想。百姓生活类题材始终围绕着百姓阶层的生活为主题,取材丰富、包罗万象。《火车上的中国人》是摄影师王福春先生的代表作,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非凡的毅力,跟踪记录了从1978年到2014年30多年间,车厢里的民生百态。他从百姓生活类题材入手,只选定了一个特殊的环境——绿皮火车,在车厢里,采用单线并列的结构方式,将各色人等暂时融汇成了一个小家庭、小社会。专题摄影具备丰富的表现力,能够展现各种人物角色。例如,从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摄影师拍到卧铺车厢的过道里站满了做运动的人(见图1)。旅途漫漫,乘客们竟自发地组织起来,背靠车窗锻炼身体。这种景象在日常生活中寻常可见,但是当活动地点发生了转换,画面情节瞬间就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1]。

如果在日常的环境中来拍摄这些特殊人物的动作,就会使整组图片趋于平淡,弱化了主题。百姓生活题材可供选择的切入点非常繁多,在丰富的题材当中如何寻找到准确的突破口,是摄影师建立专题的关键所在。另外,专题摄影的多图叙事方式也能为摄影师提供另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多个拍摄主体并存。

专题摄影是采用多幅图片论述一个主题,因此拍摄主体未必要限定在一个独立的个体上[2]。在《火车上的中国人》专题中,被摄主体从上至为90岁老方丈病人号脉的,下至嗷嗷待哺的初生婴儿,王福春先生把火车车厢里的各色形象看作一个整体来表现,在一幅幅情节性相互联结的照片中,梳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本组专题当中,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物主体形象层出不穷,但通篇阅览之后仍会使人思路清晰,产生共鸣。他们大多属于中国工农阶层,如果仅围绕其中一人进行跟踪拍摄,就不具有代表性,无法撑起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国人与火车,尤其是大多数工农阶层与火车之间情感联系的主题。因此,百姓生活题材具备选题多样、并列结构的优势,能够帮助摄影专题确立明确的主题,建造清晰的图像语言逻辑,具有一定人文关怀的社会价值。

2 纵向——时代变迁

运用百姓生活题材的形式,还能够体现事件专题的时间性特征。《火车上的中国人》采用单线并列的结构形式,以火车上的中国百姓为主线,不同人物主体之间又相互并列关联,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记录。比如,王福春在本组专题的拍摄早期,拍摄了旅客们为了消遣漫长的坐车时间,在车上看老式电视的画面(见图2),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人很典型的娱乐消遣方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近些年,科技发展带动了人们娱乐方式的巨大转型。绿皮火车被高铁代替,乘客也从看电视娱乐变成了玩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兴电子设备。在视觉感受上遥相呼应,令读者有时空穿越之感。

图2 《火车上的中国人》系列之一 人们在火车上看有天线的小电视 王福春摄1998年

经过这30多年的追踪报道,作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铁路飞速发展的巨变。摄影师将几十年的历史光阴凝缩进一个专题摄影系列中,历史的变迁随着帧帧画面鲜活地跃然眼前,呈现出了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勾起了大众的回忆。百姓生活是最能够揭示民生及社会问题的一种题材和角度,反映社会,具有真实的价值。在旅客列车这个流动的小社会里,演绎出一幕幕人间百态,《火车上的中国人》书写了中国铁路这段令人无法忘怀的历史。以小见大、娓娓道来,也正是该段历史得以记述和传承的优势所在。

除了记录历史,百姓生活题材也具有灵活调整时间跨度弹性的特点。一组专题的完成在时间上短则几天、长至多年。对于一般性质的新闻报道性专题,作者会针对某一位普通群众或一个现实事件进行拍摄报道,更偏向于新闻性,拍摄时长相对简短。而对于像《火车上的中国人》专题系列,作者想要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最终要达到凝练、深刻的视觉效果,就势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精雕细琢,但无论时长消耗多久,百姓生活题材都会随时为作者提供坚实的创作沃土,同时,这一观察视角还具有双向特点,即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被摄对象身上,也体现在读者身上。通过对普通人、百姓群体的拍摄,引发读者对生活真谛的思考,引导人们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反映社会的真实写照,具有可贵的历史收藏价值,这些正是生活视角所具有的深刻意蕴[3]。

3 深度——深化主题

深入是做好摄影专题的必要条件,主要讲求一个“专”字。就是要通过图片的融合,使事件变得有中心、有延伸、有深度,使其视觉冲击力更强,能表达出更多思想、内容,更深刻的挖掘现象的内容和内涵。百姓生活类题材用摄影语言去表现,如果仅以单幅的方式呈现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视觉效果,形成歧义,因此深度采访显得尤为重要,深度采访就意味着需要采用图文并茂的编辑方式。多幅图片配以文字描述,能够更立体、深刻地描绘社会生活场景中的人与事,引导读者走入事件情节中来。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绿皮火车”曾经作为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是中国人长久以来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与之密切相关的“乘车难”问题,也常被拿来讨论。正如人生的旅程中,有欢喜就会有悲伤,喜怒哀乐既能外化成表情,也是自然內化的人物情绪。通过百姓生活题材来挖掘事实,揭示事物本质,使画外的深意跃然纸上,令人身临其境。深度报道的优势也令此类题材充分的发挥出点题作用。

人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百姓生活的视角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从社会人文的角度出发,就近取材,表现出该题材类型中珍贵的人文价值,使一组专题摄影作品既有深刻的主题,又透露出清晰明朗的发展走势。

4 结语

百姓生活类题材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我们的生活,关注的重点是普通大众的生活,使读者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理性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看待和理解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这种关怀是全面的、深刻的。因此,在运用此类题材的时候,从选题、立意及发展的三个层次上皆能思路流畅地呈现出专题摄影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及人文价值,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田青.车轮上的中国——读王文澜、王福春的摄影作品[J].艺术评论,2004(11):72-74.

[2]郑雷. 浅谈专题摄影与图片故事的创作[N].阳泉日报,2019-09-28 (003).

[3]袁全.论纪实摄影的创作主题选择与价值意义[J].绿色科技,2018(21):247-248.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欢乐颂2》《乡村爱情9》立项2016年8月立项表分析
从《忠诚与求实》的拍摄谈新闻摄影的突破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剧版《非诚勿扰》《精绝古城》立项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