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0—1952年绥远陕坝镇土地改革中基层政权的构建

2020-09-10张凌轩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

张凌轩

摘 要:土地改革是建国初期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改革,对于基层政权的构建是土地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绥远陕坝镇土地改革中基层政权的构建可以了解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对基层人民政权构建的重要作用。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运动虽然距今已远,但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却可以为现在农村的基层政权改革提供帮助。回顾陕坝镇乃至全国的土地改革中基层政权的建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其建设和巩固了国家基层政权,让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深入中国的每一个乡村。

关键词:土地改革;基层政权构建;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K2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05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如何在险峻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巩固新生政权是当时最为迫切的任务。为此,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对于稳定国家政权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推行成功的土地改革成为最好的选择。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注1和平解放,1950年1月1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陕坝镇注2位于绥远省西部,也在9月19日跟随绥远省政府一起进入新中国。绥远和平解放后,土地改革被提上了日程。1950年2月28日,政务院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及征收公粮的指示强调了“1951年秋收以前不实行分配土地的改革,1951年秋收以后,由各省人民政府决定实行分配土地的改革。”[1]对于绥远暂不进行土改的原因,高克林在绥远军政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这是中央根据绥远一般的具体情况而决定的,是正确的。绥远军政干部方面虽然有不少进步,但政治水平还不高,对政策的掌握还不够稳,干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具备进行土改工作的条件;绥远应结合减租来肃清匪特巩固治安,提高农民政治觉悟与干部政治水平,组织群众力量,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准备条件注3。绥远及陕坝镇地区的基层政权与干部队伍的不完善影响了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由于绥远地区作为和平起义地区,其基层组织几乎保留了原来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结构,只有改变原有的基层政权结构才能实行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前基层政权构建的准备

(一)建立村政权

国民党统治绥远期间普遍设立了保甲组织:即10户为甲,设甲长;10甲为保设保长。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绥远基层地方的管理和推行下一步的政策,1950年9月7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废保建政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部废除绥远新解放区的保甲制度。随后又发布了《关于建立村政权的补充指示》规定各自然村应将全体居民适当划分成居民小组,以原来的2个保或3个保合编为1个行政村,每村以250户左右为原则进行合编。从1950年9月开始到1952年3月,绥远农村共废除了1 489个保,建立了849个行政村的民主政权,同时在城镇建立了37个街,290个闾的基层政权组织,保甲制度得到彻底废除。绥远省废保建政的实践,打破了国民党对人民的沉重枷锁,改造了农村基层政权,为绥远省及陕坝镇的土地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初步确立各级政权

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于绥远省和平起义的谈判协议精神,中国共产党将逐步派干部接收国民党的各级政权和军队,实现地方解放区化、军队解放军化。为了更好地接管绥西陕坝地区,绥远省政府成立了绥西工作团。以此来协助接管起义部队;组织发展民兵地方武装;健全公安队伍;建立和完善各级政权;配合解放军剿匪、肃特、稳定社会治安;组织发动群众恢复生产。工作团在经过短时间的筹备工作后,于1950年3月20日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后套地委、陕坝专署、绥西军分区。建立地委政府后于1950年4月30日正式成立了各县的民政、财政、建设、文教四大部门,加派了中国共产党的干部,特别加强了民政、财政两大部门的领导和力量。通过工作团的努力,虽然陕坝镇的基层政权得到了初步构建,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政府,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国民党起义人员和反动残余势力,土地状况更是非常严峻。

(三)加强对起义干部的培训和引导

为了加强对起义干部的培训和引导,“陕坝专区训练了一期积极分子和两期起义干部共271人,其中起义干部187人,农民37人,学生71人”[2] 。這些学员经过学习之后,普遍提高了对土地改革前减租反霸运动的认识和积极参与运动的热情。广大学员经过动员报告、时事政策教育、个别谈话、诉苦会等系列思想教育,弄清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逐步消除了怕变天、怕地主报复、怕当兵打仗等顾虑,端正了认识。在训练班上,学员们除了学习《绥远省人民政府减租法令》《新区减租条例》《减租调地令》等一系列文件,还讨论了穷人为什么受穷与组织农会的重大意义。

(四)建立各行政村的基层人民政权和农民协会

群众经过减租反霸运动,提高了觉悟,划清了敌我界限,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这些农民积极分子加入农会,建立民兵组织,在捕捉匪特、恶霸与控制地主活动等方面做出很大成绩。各行政村的基层人民政权和农民协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建立起来,“农民协会的会员发展到7万多人,占总人口的30%左右,民兵有730人,治安队伍有791人”[2] 。各村普遍废除了保甲制度,除安北以农代会代替外,都建立了农村政权,选出了村长,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发展到三百余名,共青团员日后也成为农村的政治骨干。一批农村妇女参加了运动,并初步受到了锻炼。减租反霸运动是土地改革的前奏曲,在运动中建立基层的行政组织和农民协会,镇压了一部分恶霸地主,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工作都为下一步更加尖锐和激烈的土地改革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土地改革过程中的基层政权构建

(一)整顿农民协会和基层组织

土改前的行政村、民兵、农民协会组织都是在减租反霸调地中组成的,在形成农会组织或选择村长的时候,很多地方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许多组织的成分严重不纯。其中的典型事例也不少,“陕坝镇大顺城村的村长杜疙旦虽是贫农,但是无工作能力,思想政治觉悟很差,所以大事小事都掌握在刘进贤手中。而刘进贤在过去反动军队中当过书记,同时,他的岳父李永记也在反动军队中担任过电台股长,因此工作消极,在整个土改过程中没起作用。”注4不仅村干部等领导有阶级立场不纯洁和消极工作的问题,农民协会、民兵等群众组织也有三青团注5、国民党、二流子等夹杂其中。例如,“白脑包村农会会员与地主有亲戚联系的占会员总数的百分之六十。民兵队长王保秀与地主妹子通奸,随意开除了18个民兵。农会和村政权混淆,行政命令无法推行。”注6在土地改革前的农民协会组织纯洁度较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出台土地改革实施方案时也将整顿农民协会和基层组织作为土地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让农民协会真正能够代表农民,并成为领导土地改革的实际力量。

(二)整顿农民协会、村委会、民兵、妇女代表会

陕坝镇各行政村在土地改革开始后就对农民协会、村委会、民兵、妇女代表会做了整顿工作。陕坝镇农民协会经过洗刷和新吸收之后共有“委员91人,其中雇农16人、贫农51人、中农23人、其他成分1人。农民协会洗刷和新吸收之后共有代表303人,其中雇农88人、贫农144人、中农64人、其他成分13人。农民协会洗刷和新吸收之后共有会员4 897人,其中雇农1 087人、贫农1 920人、中农1 232人、其他成分658人”。在行政村的基层组织中:“村长及村委会委员经过洗刷和新吸收,共有74人,其中雇农17人、贫农31人、中农23人、其他成分3人。民兵经过洗刷和吸收后共有413人,其中雇农100人、贫农166人、中农78人、其他成分73人。妇女代表会委员经过洗刷和吸收后共有78人,其中雇农18人、贫农32人、中农20人、其他成分8人。妇女代表会代表经过洗刷和吸收共250人,其中雇农48人、贫农106人、中农58人、其他成分38人。”注7农民协会的委员、代表、会员,在土地改革中经历了大换血,尤其是领导日后生产工作的委员和代表,大部分是由贫雇中农组成的,保证了农民协会可以代表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经过土地改革,不管是农民协会还是行政村的基层组织都经历了洗刷和重组,让广大农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土地改革中来,将封建地主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从农村中彻底清除出去。

(三)民主选举干部

土地改革中农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也选举出了一些新的干部。陕坝镇大顺城就在群众的支持下开展了建政与选举的工作,“依靠组织清洗了农民委员会,有的连选连任,又加入了工作组的意见,呈报到土改办公室批准,最后在胜利大会上对群众宣布了各干部名单”。这样民主的方式也取得了群眾的信任和大力支持群众拍手称:可选了一批好干部给我们办事了。就这样决定了干部,干部们也担起了自己的担子,忠实为人民服务。这些新培养的干部也用自己的行动积极为土改做贡献,“在土改中这一批干部都很积极,尤其是农会主任张福旺,自己亲人离世也不离开工作岗位。还有农委委员王侯存,东奔西跑扣捕地主,追缴地主分子分散的财产。”注8

土地改革引导和领导了农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农民自己推动乡村的建设,把火种撒向每家每户,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人心,真正建立起了属于人民的稳固基层政权。

参考文献:

[1]刘少奇.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夏励秋.河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内蒙古的土地制度改革[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林丽华)

注1 今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

注2 今内蒙古杭锦后旗。

注3 《高克林副主席在绥远军政委员会第十六次委员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7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25-1-191。

注4 《陕坝镇大顺城土改工作总结》(1952年3月4日),杭锦后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5-17。

注5 国民党下属的青年组织。

注6 《两个土改实验村(狼山白脑包、米仓县澄泥村)整顿农会组织的经验及问题》(1951年10月8日),杭锦后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5-10。

注7 《土改前后各村组织成分统计表》(1952年2月28日),杭锦后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4-5。

注8 《陕坝镇大顺城土改工作总结》(1952年3月4日),杭锦后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5-17。

猜你喜欢

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社会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对中国土地改革发展的影响
对《五四指示》不彻底性及创新性研究
利用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研究
初中 “土地改革” 教学中的史料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