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技巧分析

2020-09-10张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作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物纪录片的拍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人物纪录片以记录人物为主,需要对人物的生活环境、情感变化进行全方位的表达。拍摄者应当对纪录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细致的记录,通过局部的刻画来折射当下社会的某种现象。本文主要围绕人物纪录片的创作原则、创作类型、创作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人物纪录片的摄像与剪辑技巧,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创作;摄像技巧;剪辑技巧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115-01

一、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的重要性

人物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需要相关工作者进行科学分工,以语言和符号为基础,将所记录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组合;通过冲突互动的剪辑形式来突出纪录片的主题,要为观众营造出一定的想象空间,深化纪录片的主题思想。通常情况下,人物纪录片的制作需要经过策划、拍摄、撰稿、剪辑等多个流程,拍摄与剪辑在人物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明确纪录片的剪辑拍摄技巧,保障纪录片的制作质量。

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相关概述

(一)创作原则

与其他纪录片相比,人物纪录片的创作原则需要反映人物的客观现实生活。制作者需要明确纪录片的语言载体、语言组织结构,要提升语言的表达技巧,保证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质量。创作主体需要明确纪录片中的人物所生活的背景,要突出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通过对局部的刻画来彰显社会的整体风貌,引导观众进行相应的思考,提升人物纪录片的主题思想。[1]

(二)创作类型

创作者在进行人物纪录片的策划拍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拍摄的目的,确定该纪录片的具体类型。通常情况下,人物纪录片可以分为歌颂人物与人物命运发展两种类型。创作者需要确定拍摄对象的类型,拍摄对象可以分为艺术家类型与普通群众。除此之外,创作者还需要明确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根据纪录片的拍摄风格不同,其拍摄手法可以分为纯客观纪录类型与加解说词类型两种。尽管人物纪录片在拍摄类型、对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需要在拍摄的过程中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要对人物及所生活的环境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突出纪录片的主体思想,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创作结构

通常情况下,人物纪录片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结构,创作者需要根据人物纪录片的内容与逻辑关系来明确具体的创作结构。为了增强人物纪录片的艺术效果,创作者需要科学设置内容之间的前后顺序,要保证不同内容的有效连接。同时,要根据纪录片中的人物关系、事件的发展逻辑等因素,明确相应的拍摄手法,从而保证人物纪录片最终的效果。[2]

例如,纪录片《刘少奇的故事》的创作者按照事件的顺序进行结构层次安排,观众可以随着事件的发展了解刘少奇同志的一生。创作者需要根据相应的事件顺序来进行内容的拍摄,如果一味地按照时间顺序来叙事,会导致故事情节较为混乱,难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感体验。在这部人物纪录片中,创作者对刘少奇从早到晚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刻画,以点概面地刻画了刘少奇同志几十年的生活习惯。这样的拍摄手法能够有效表现出刘少奇同志平淡自若的心态,也从侧面突出了刘少奇同志勤俭朴素的生活品质。对《刘少奇的故事》相关情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创作者非常注重故事的内在逻辑,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也是创作者思维形成的过程。

三、纪录片的拍摄与剪辑技巧分析

(一)剪辑技巧分析

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实际上,人物纪录片的剪辑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创作者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灵感,保证纪录片的品质。因此,在进行人物纪录片的剪辑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人类的现实生活进行充分的调研;要根据主人公的生活规律来进行叙事结构层次的安排,要确保故事空间的统一性,避免由于故事结构混乱影响了纪录片的内在逻辑。同时,人物纪录片的剪辑工作应当反映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要为观众呈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情况。创作者需要对作品画面切换效果进行科学设置,合理把握镜头的长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要随着纪录片的情景发展,合理设置相应的拍摄视角,要让观众的视角随着人物行为的变化而变化。[3]另外,在进行人物纪录片的剪辑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艺术原则,创作者需要明确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表达技巧,把握视觉节奏,突出影片的艺术效果。例如,在进行《董必武在华北》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创作者根据镜头变换来营造出主人公的生活变化,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内心情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营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拍摄效果。

人是人物纪录片的主要表达对象,因此,创作者在确定拍摄对象之后,要从人物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拍摄灵感。创作者要对与人物有关的事件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拍摄对象进行详细的调研;要了解相关的背景信息,对拍摄对象曾经经历过的典型事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明确拍摄过程中人物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如果事先准备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拍摄手法过于生硬,难以挖掘环境中的细节要素。例如,在拍摄人物纪录片《毛泽东》时,创作者需要巧妙地运用过去和现在的历史事件,灵活设计叙事结构,要引入与人物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生動再现主人公的历史真相。[4]同时,拍摄者需要对人物的日常行为习惯、社交范围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察,要把握主人公生活的规律,并且要在细节中突出人物的生活习惯,从而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提升人物形象的丰富程度。

(二)拍摄技巧分析

最近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在全国热播,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人物纪录片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很多公司每年都会拍摄企业纪录片,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相应的记录,这也是一种企业文化的表达。与其他影片相比,人物纪录片需要保证拍摄的真实性,创作者要在拍摄之前深入相应的环境中,对影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了解,要根据人物的性格和人际关系来明确相应的拍摄手法。例如,创作者在对教师这一形象进行刻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师的岗位工作情况和日常生活安排进行相应的内容创作,要从各个方面突出教师的辛勤、奉献等品质,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师群体的实际生活状况,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创作者在对建筑工人进行拍摄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建筑工人的实际生活环境,要对一些生活细节进行客观真实的刻画表达,从而突出建筑工人的生活不易。通常情况下,要根据故事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来确定相应的创作手法,要注重细节刻画,突出主人公的情感特点,从而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震撼。创作者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放大,要引发观众的思考,从而明确纪录片的主题思想。除此之外,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拍摄的美学原则,要根据纪录片的类型来确定相应的风格样式,灵活选用相应的艺术表达效果,从而保证人物纪录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结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保证人物纪录片的创作效果,相关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要对拍摄对象的性格、职业、人际关系等要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明确具体的表达手法。同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合理安排故事结构层次,从而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提升人物纪录片的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 潘志琪.浅谈纪录片人物内心的记录和表达——纪录片《迷墙》创作报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06):75-79.

[2] 李凡,陈琳,殷旭彪.论人物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故事性——《守望者——汉风》创作谈[J].现代视听,2019(01):48-51.

[3] 许蕊.浅谈人物纪录片纪实性与故事性的平衡与协同[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4):114-115.

[4] 张自清.叙事学视角下人物类纪录片“标准化”影像生产探究[J].视听,2018(12):70-71.

作者简介:张伟(1978—),女,山东临清人,本科,编辑,纪录片编导,研究方向:拍摄,制作,栏目包装。

猜你喜欢

创作
习作转化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关于创作
创作你的四格漫画
睡觉
创作失败
水墨画创作课:如果大树是我的家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