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委托管理理论探析

2020-09-10赵丹丹

客联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

赵丹丹

【摘 要】在委托管理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合作、以人为本和系统等三方面。因此,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及“系统理论”能更恰当的提及以及说明此三方面。

【关键词】委托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系统理论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提出的背景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工业部门的发展最快,到1894年,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企业集中化、大型化成为当时的主要趋势。雇工成为了影响企业经营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美国工业化的完成,机器大工厂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人集中到工厂来做工,有了工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把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传授给他们,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工和生产协作所带来的巨大生产潜力。“新兴产业要求其工人们不仅懂得如何操作与使用种类繁多的如结构复杂的机器和设备等新的资本品,而且要懂得如何维护与改进它们。”但当时的美国,仍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他们管理员工最有效的方式通常就是不断地监督员工并以辞退手段进行威胁,而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工人们的生产效率低,企业的潜力得不到发挥。于是,提高工厂生产效率,改善管理模式,成为了许多学者及管理实践者们急需探索的问题。著名的“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就是其中之一。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核心观点是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的公办学校仍存在所谓的“大锅饭现象”,那些不作为或者不具备教师资格的老师却想获得和优秀教师同等的待遇,这将导致优秀教师得不到重视,工作效率低下。对此,目前我国实行的委托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现状。因此,委托管理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科学管理。

2.合作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合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泰勒认为“在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与被管理人员精诚合作,以保证所有的工作按照己经建立的科学原则进行。”委托管理模式其中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团队合作式管理”即支援机构的管理人员团队以及优秀师资团队与受援学校的管理人员团队以及师资团队所组成的一种团队合作形式,因此,与传统管理模式不同的是,委托管理模式是支援机构和受援学校双方的管理以及教育教学模式,它更强调的是“合作”。也就是说,它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合作的力度与效度,因此,“科学管理理论”中的“合作”的观点为委托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梅奥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一)提出的背景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群。当时美国正处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大萧条时期,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工人的是压抑、苦闷和反抗。在这个背景下,从1924年开始,美国科学界组织一批专家到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有关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生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二)主要观点

群体行为理论。人是社会的人,所以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内的观念和行为影响着群体内的每一个人,因此,梅奥的行为管理管理理论把群体人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梅奥认为,“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归属作用: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他以自己是群体中的一个成员感到自豪、责任感和安全感。特别是在群体获得荣誉或者受到外部压力时,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就会增强。因此,在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群体成员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和“忧患意识”教育,都能激发群体成员的责任感。认同作用:在群体中,成员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群体的支持和社会的承认,这就是认同。在管理工作中群体的认同作用,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支持作用:群体成员自觉地遵守群体的行为准则,他的行为就得到群体的支持。因此,他会感到自己的存在和行动都不是孤立的,有群体做自己强大的后盾提高了信心、勇气和力量。这就是人类生存的一种需要。”

三、系统管理理论

(一)提出的背景

系统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组新兴的学科群。其中包括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世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为实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同时它又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是更大的系统,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系统理论就是研究关系的科学。

(二)主要观点

系统理论认为,社会上各种因素(政策的、观念的、经济的、行为习惯等等)都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工作秩序、效率发生影响。在诸多因素中一类是确定性的,它们与学校质量和效率是线性关系,另一類是不确定性的,是偶然发生的,它们与学校质量和效率是非线性关系的。这两类因素相互影响使学校管理的质量和秩序呈波动状态。委托管理模式的实施者是由多方面所组成的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支援机构、受援学校、受援学校所在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评估机构。他们各自承担着自己的职责,支援机构与受援学校是委托管理的直接实施主体,直接决定着受援学校质量的提高以及委托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政府职能部门是委托管理的组织者,直接由它组织把受援学校托管给支援机构,政府职能部门还需为委托管理提供专项经费,以确保给予委托管理财力上的支持。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则承担监督的职责,对委托管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那么社会评估机构则是承担评估、反馈的作用。因此,在委托管理实施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这几个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是一个系统,都对受援学校的质量以及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新自由主义理论

在特许学校产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更加激进的赋权观念,该观点声称“只有当父母们获许自由退出占主导地位的机构-即他们被分配去的就近学校之时,他们才真正得到赋权”。因此,杜亮、康晓伟学者把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石归结为-新自由主义思想。新自由主义是萌芽于19世纪20世纪初,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一种理论,而在20世纪7、80年代一度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强调必须让以竞争和问责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在各种社会领域包括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工作,因此,无论是美国的“特许学校”还是英国的“教育行动区”都是在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下,即公众呼唤更大的办学自由和办学责任的背景下,基于这样的理论而产生的。而在国内,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影响,许多薄弱学校由此产生,因此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委托管理这种新型的管理和办学模式应运而生。

五、新公共管理理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政府体制因其官僚化、制度僵化、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备受质疑。而新公共管理就是对政府职能的一种新的探索。经济与发展(OECD)认为它的特点有:对结果和效率的聚焦;权力下放的管理环境;选择公共服务的灵活性;确定生产力目标:创造公共部门竞争的环境以及强化组织的核心战略能力。目标就是创造一个“表现为导向”和“中央集权程度更低”的公共部门。它的主要思想就是采用私营企业的做法来改造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在教育上改变大包大揽的做法,实施新型委托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蒋志明.受援区委托管理区域保障机制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10).

[2]杨琼.如何完善委托管理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8(7)

[3]楼玉宇.系统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6).

[4]林静.浅谈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功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5]罗厚军.浅谈教学质量管理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成人教育,2009(11).

[6]韩伏彬.美国特许学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

[7]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浅谈高校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国防生任职骨干工作浅谈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试析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与院校研究
论如何加强高校体育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评标专家量化管理研究及应用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