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全域旅游步伐 文化创新如虎添翼

2020-09-10胡淑花

百花 2020年6期
关键词:铜川文旅全域

胡淑花

摘 要:文化与旅游的强强联手,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无限可能。充分挖掘文化的无限潜能,为旅游注入灵魂和内涵,才能助推旅游发展一路领先。所以说,创新文化服务形式,成为当下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字:全域旅游;文化创新;特色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旅融合的今天,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两者相得益彰。文化与旅游的强强联手,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无限可能。充分挖掘文化的无限潜能,为旅游注入灵魂和内涵,才能助推旅游发展一路领先。所以说,创新文化服务形式,成为当下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自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以来,全国各级文化和旅游单位相继合并挂牌。两年来,铜川市文化和旅游系统不仅实现了机构的融合、人员的融合,还有心理的融合,理念的融合。大家渐渐融入这个新的家庭里面,各自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城市发展旅游出言献策,新的发展理念的高度契合,让整个城市发展思路明晰了然。从顶层设计开始规划整个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导向、新的发展路径,使整个城市呈现一种昂扬向上、蓬勃发展的新态势。当然在融合期间,也有偏差和碰撞,有人认为全域旅游就是“全面开花”,有人认为全域旅游就是“上大项目”,有人认为全域旅游就是“无景点旅游”,只要拿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牌子就是“功成名就”。

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

文旅事业融合的相关政策目前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大家思想的融合度还不高,观望懈怠情绪依然存在。特别是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太少,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行业发展的政策衔接得不够紧密,缺少整体规划。

(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文化资源的旅游作用开发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局面。全市各景区相对独立,还没有形成大的旅游发展观,景区文化内涵不足,景区空间缺乏纵深,特别是药王山庙会这样的活动,仍摆脱不了庙会举办期间游客多,淡季游客门口罗雀的尴尬窘境,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文化名镇、村落旅游发展产业存在功能挖掘不足等问题。

(三)公共文化设施总量有限。

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完善、设施建设基础薄弱问题依然存在。全市没有标志性文化场馆、博物馆、展览馆和休闲中心。全域旅游的大发展格局还未形成,乡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陈旧,无法适应现代、绿色、创新的发展需求。

所谓全域旅游,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它是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經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二、全域旅游鲜明的特征

(一)要素全域配套

树立“旅游即生活”的理念,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变化,丰富全域旅游生活的要素,优化结构。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引擎,激活存量、创新增量、提高质量,推进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升级,引领和拉动大众旅游生活的综合消费。

(二)资源全域整合

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把旅游发展融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整合区域内的人文、地理等文化资源,拓展旅游生活空间,集聚打造旅游新景区。

(三)产业全域融合

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特质,以“+旅游”促进旅游业,促进当地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更大的空间里共荣共生,创造更多的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大旅游产业新高地。

(四)服务全域提升

全域旅游产品为王,服务是道。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化,尤其要注重把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实现旅游要素和服务的区域全覆盖。同时,把优质服务从旅游行业拓展到全社会,提高各个“窗口”的服务水平,以人为本是全域旅游中服务的生动体现。

(五)社会全域参与

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鲜明特征。全域旅游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更需要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初衷和标志。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既是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旅游生活的享受者,又是旅游产业的创业者、旅游生活的服务者。

当然,全域旅游终极目标还要实现市场全域管理,营销全域统筹,环境全域协调。要打造全域旅游的新局面,首先要树立全域旅游的新理念,从顶层设计开始,以全域为核心,以创新为导向,以特色为目标,打造高度融合的新局面。作为群众文化单位,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为全域旅游增光添彩呢?

三、创新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打造区域拳头产品,设计旅游特色线路

铜川是个人文小城,这里有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大画家范宽、书法家柳公权等文化名人,有千年陶瓷古镇陈炉、有玄奘译经圆寂之地玉华宫、有佛教旅游圣地大香山、有红色革命根据地照金等等。当前,各旅游景区线路各异,景区相对独立。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我们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即游客最明确的观赏点。充分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将景区和文化高度融合渗透,全力打造城市一个拳头产品,让它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支撑起整个城市的灵魂。通过一点带面的思路,将全域旅游的理念通过名片景区渗透、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所以说,当前,我们必须深度探讨象征城市精神的文化景区,努力打造区域拳头产品,设计一条集观赏、度假、休闲、娱乐为一条的经典路线。

(二)深度挖掘人文资源,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药王山庙会》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庙会期间,我市都会举办大型药王祭祀活动,通过群众文化演出、非遗文创产品展销、庙会唱大戏等形式,营造浓郁的祭祀氛围。文化馆要长期不遗余力地去调研、考察、鼓励非遗项目产品的创新与研发,为他们的创作和销售搭建平台。要指导药王山景区的管理及研发,不断升级景区服务、景区的环境,强化景区的文化内涵。不断加强历史文化的宣传、通过视频、演示、观摩和体验等形式,可以将铜川所有非遗项目展示展览,突出铜川文化的高度和深度。让游客留恋景区的景色,着迷铜川的文化,形成独特的铜川印象,铜川体验。这样多角度、多渠道地展示,有利于铜川的宣传和推介。可以通过“非遗+旅游”的形式,帮民间艺人打开销售渠道,为景区注入持续不断的能量。景区可以根据需要,为耀州窑陶瓷、耀州的火亭子、泥塑、刺绣、宜君剪纸、农民画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供创作坊,增强景区的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以独特的地方文化产品吸引游客的观光和消费。这样既解决了民间艺人的产品销路问题,同时又提升了景区的品位,增进了旅游收益。我想,只有双双联手,让非遗文化真正的“活”起来,城市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将会更生动、更蓬勃、更持久。

(三)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品位

如果以药王山景区为核心,用“文化+旅游”的形式,撬动本土旅游新热潮。耀州为古华原,周边集聚了多元建筑文化、抗战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历史制度文化、传统市井商业民俗文化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老街文化,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吸引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当下,我们可以在耀州区借助“林徽因故居”,打造一条民俗文化风情街,将铜川所有的民俗文化(茶艺、酒庄、雪花糖工坊、皮影制作)、非遗文化(戴虎头帽、体验泥人制作、石头文化、红色展览)、民俗小吃(锅盔家辣子、小丘刀藜面)集聚这里,借用古式建筑的风格,还原古华原的本色。既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创业效益,又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

游客参观药王山,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白天可以在风情街品特色小吃咸汤面、窝窝面、夜晚玩特色民俗(火亭子)游艺,然后自然入住特色民居(四合院)。还可以在药王山广场观看当地群众文化活动演出,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享受现代旅游的乐趣。或者走进现代、时尚的铜川博物馆、铜川书画公园,和群众一起走进诗意的栖息地,与历史邀约,与文物对话,与群众共舞。总之,一定要不断丰富该景区周边的各种文化设施,凸显文旅公共服务的群众性、丰富性、特色性、便利性,让这条既古老又年轻的老街,不断嬗变新生,用传统民俗特色助推全域旅游。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强全域旅游动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利用周末时间,带上家人去一个环境好、有特色的地方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新方式。“乡村+旅游”的形式正是迎合了当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以文强旅,以旅兴文”的今天,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的视野和体验,两者是互利互惠双赢发展的。全域旅游改变了传统旅游业同质单一的状况,有效地将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融合起来,不断培育乡村地区新产业新业态。与农业融合发展,可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比如周陵的草莓基地,融销售、采摘、休闲于一体,成为我市美丽休闲乡村的典范;与加工业和养殖业融合发展,可以延伸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比如印台的苹果,已经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产业链;与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形成乡村研学旅游、红色研学旅游、乡村健康旅游等新的项目,比如红色照金革命教育基地,成为干部学生研学教育的好地方。从生态宜居的角度看,发展全域旅游注重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优化、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同时,加强传统村落建筑、古村古镇遗址、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的保护,也是一大特色。我市王益区打造的秦人村落,既保护了传统民俗风情,又助推了最美乡村发展。宜居的花溪谷、福地湖、金锁的石林、照金牧场等,山美,水美、人更美,集自然美和人文美于一体,是周边游客周末度假休閑的好去处。

总之,文旅融合是时代的要求,是使命也是责任,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一定要树立全域旅游大的旅游发展观,以城市引领性风采开创文旅发展新格局,从顶层设计开始,规划城市全域旅游的方向和高地。以文化为推手,创新发展理念和思维,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为区域旅游注入新业态、新动能,为城市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铜川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1] 范周:《文旅融合,城市发展新动能》.《中国文化报》,2019年1月21日。

[2] 丁春文:《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旅游文化的挖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3] 熊正贤:《文旅融合的特征分析与实践路径研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铜川文旅全域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朱鹮之约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文旅地产 破局模式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铜川转型应融入大西安建设
铜川转型调查
铜川第一口天然气探井开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