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让世界“听见索玛”

2020-09-10

音乐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凉山戏剧节川剧

2020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让世界“听见索玛”

11月7日-24日,2020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四川省西昌市举行。本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以“回归和凝望”为主题,“云上”“云下”同步举行,有超过35部剧目和近300场活动。戏剧节以戏剧展演、戏剧论坛、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生活、戏剧文创、戏剧旅游为七大内容支点,发起全球首创直播带戏等活动,探索并践行“文旅融合”,以文旅产业发展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在本次戏剧节上,民族歌剧《听见索玛》作为开幕大戏在西昌金鹰大剧院连演3场,引发了广泛关注。《听见索玛》由凉山文旅集团出品,李亭编剧,刘党庆作曲,聚焦大凉山的脱贫攻坚历程。

“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音乐作品进行首演

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已完美落幕,此次音乐季从9月15日持续到12月5日,共带来80余场音乐活动,包括音乐戏剧、民族器乐、数字放映、音乐讲堂、户外音乐会……11月6日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办了成都爱乐合唱团的《合唱思维——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其被业内称为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中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

其中,该场音乐会有不少作品在成都进行首演,其中的《冬不拉之舞》更是世界首演,其以新疆哈萨克族的弹拨乐器“冬不拉”为模拟对象,极富哈萨克族风情的音乐特征以自由赋格的形式贯穿全曲。在成都首次演出的合唱作品还包括《玛尼歌》《心动》《不了情》《再别康桥》《玄》等曲目,这些曲目都展现了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和音色结构的多维性。

成渝两地川剧艺术交流演出,90后、00后展现新一代川剧人不容小觑的艺术实力

不久前,“2020年成渝两地川剧艺术交流演出系列活动”结束。本次活动中,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为重庆市民带来了6场川剧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把川剧全阵容都带到了重庆进行演出,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分别上演了川剧《目连之母》《盗冠袍》《红梅记》《天衣无缝》等剧目。而此次剧目中90后、00后的身影频频出现,展现了新一代川剧人不容小觑的艺术实力,令观众耳目一新。

《巴山欢歌》北京上演 展现新时代扶贫成果

“白白的墙,青青的瓦,我家的房屋高又大;油亮的路,宽敞的坝,出门脚上不再粘泥巴。”近日,“新时代曲艺星火扶贫工程巡礼展演之巴中专场—— 《巴山欢歌》 ”在北京上演。演员手持细竹筷、瓷盘敲打节奏,边唱边舞。四川盘子《巴山新居我的家》曲调优美、形式活泼,让观众既听到浓郁特色的川腔盘子,又看到大巴山区脱贫群众的幸福新居,获得现场的阵阵掌声。当晚整场演出的12个节目都具有浓厚鲜明的秦巴地域文化特色。《追梦》将歌舞形式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结合;四川清音《摘枇杷》讲述了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的枇杷村村民通过种植枇杷来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四川竹琴《村史馆夜话》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铁锤、蓑衣等以生命,通过农村生活用品的变化来展现时代变迁;还有四川车灯《打亲家》、四川谐剧《帮到底》、歌舞《哈哈响》、四川清音《竹颂》等,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巴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600年紫禁城化作75分钟音乐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年,上海民族樂团特别委约李博禅创作了一部时长75分钟的民族交响史诗《紫禁城》,于12月30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筑是静止的,但空间与形体的变化却呈现出流动的节奏感。李博禅的作品《紫禁城》分五个乐章,暂定名《东方奇迹》《中华礼典》《卉木拾音》《风雨沧桑》《文明之光》。五个乐章间将有四段短小的幕间曲《春》《夏》《秋》《冬》。

李博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现今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两年前,上海民族乐团委约他创作《英雄》,首演一结束,罗小慈就跟他提及创作《紫禁城》的选题。当时的李博禅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只有26岁,但已获多项国际作曲比赛的大奖。在罗小慈看来,李博禅很年轻,但在对作品结构的把握能力和对中国乐器演奏方式的理解上,他展现出难得的天赋和潜力。近几年,上海民族乐团与不少80后、90后作曲家合作,委约了一批原创新作。这一次,《紫禁城》的整个创作团队十分年轻,导演、多媒体设计、音响设计都是90后。

2020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举行

作为国内唯一免费的大型户外交响乐公演,XSO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这一城市大型文化活动已经走过了七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公益普及活动。而今年的意义更是非同以往,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的成功举办,更是用艺术的力量提振公众信心、鼓舞城市力量、让生活回归正轨。

此次户外公演由当今国际古典乐坛备受瞩目的著名指挥家、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黄屹担任指挥。演出中,返场曲目《保卫黄河》将气氛推向高潮,《雀鸟》响起时,无数观众跟着旋律轻松摇摆,让大雁塔下的夜色更加动人、浪漫。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周,纪念贝多芬诞辰 250 周年

11月2日—7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和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周——纪念贝多芬诞辰 250 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成都举行。

在为期6天的艺术周中,国内外著名学者、演奏家、教育家以贝多芬为核心话题,从创作风格、文化语境、音乐曲目等多方面与现场观众进行深度讨论。观众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的13场免费学术讲座多角度地了解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活动期间,钢琴家盛原教授、室内乐组合琥珀四重奏、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也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美妙悦耳的贝多芬专场音乐会。

(本栏目图片及文章由小墨编辑自相关网络、资料)

猜你喜欢

大凉山戏剧节川剧
助力川剧振兴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戏剧·乌镇
我的川剧变脸娃娃
第14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圆满落幕
学川剧
“江河之水是我故乡的血液”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诗境探析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大凉山的精准脱贫:困境和出路
别了,亲爱的大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