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路径探究

2020-09-10唐业喜陶水秀伍秋霞

关键词:原则价值

唐业喜 陶水秀 伍秋霞

摘  要: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落实组织育人功能、增强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文化功能三大价值,在提升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实效的工作中要遵循讲政治、重规律、促协同、共发展的原则。但因研究生组织育人工作存在意识有待提高、凝聚力有待提升、联动性有待增强、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故提出模范引导,强化协同育人意识、整体推进,构建全覆盖育人模式、遵循规律,提升特色育人凝聚力、形式创新,强化多维育人效果等路径。

關键词:组织育人;价值;原则;路径

在新时代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各类组织具有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职责和重要使命。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是指高校党组织推动其他各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育人合力,最终达到组织育人的目标。由于高校研究生党员比例远超过本科生,研究生党建组织工作成为了学生党建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义,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的价值

高校组织育人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也是新时期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落实组织育人功能

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出发点,涉及研究生人际交往、学术科研、理论学习、个人发展、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育人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高校各类组织通过传递法律和道德规范知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与奖惩措施的结合形式、开展激励-批评-监督的活动、发挥榜样研究生的带动作用等途径,来有效提升研究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性,从而实现研究生自主学习、自我改善和自我提升,落实研究生各类组织的育人功能。

(二)增强组织政治功能

高校组织系统复杂,种类繁多,如党团组织、行政机构、科研团队、研究生会、社团、兴趣小组等,除了党团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其他组织存在政治属性不够突显、政治功能弱化、理想信念不牢、道德修养不足、底线意识不强等问题,易受到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侵蚀,不利于研究生健康成长和组织长远发展[1]。同时,个别研究生党员存在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不高等问题,加上个别党员为联合培养或非脱产学习,经常流动于校内外,使得研究生党支部管理相对涣散,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缺乏实效性。因而加强高校组织育人工作可以对上述问题予以改善,从而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水平、党性修养、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等,增强组织的政治功能。

(三)提升组织文化功能

组织的文化育人是指依托组织丰富的文化元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具体表现在各级组织会自觉构建一套内部文化体系,如价值观念、制度规范、逻辑思维、工作理念和团队归属感等,这些文化要素在组织运行过程中不断巩固完善,并将组织的文化相互传递和对外扩散,深化研究生对组织文化的认可,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助力研究生发展和培养。同时,高校各类组织的存在和运行,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创造着、丰富着、建设着校园文化,塑造和引领研究生的精神世界,不断积淀出以文化人的力量和举措,实现育人的效果。

二、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基本原则

发挥组织育人功能,实现育人实效,高校必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讲政治、重规律、促协同、共发展的原则,坚持和增强政治意识,全面推进高校组织育人工作。

(一)讲政治原则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时代高校研究生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尺。讲政治即要求高校研究生各类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3]。研究生各类组织坚持政治首位导向,体现在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将研究生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重规律原则

规律亦称法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高校学生组织工作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讲政治是根本要求[4],但并不意味着忽视或不尊重工作规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三大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组织育人既要遵循组织运行内在逻辑,更要遵循“三大规律”。

(三)促协同原则

高校育人组织经常包含多个部门,涵盖多个群体,部门之间、群体之间各有工作风格和工作优势,因此,协同推进方能多方拧成一股绳,合力出成效。协同创新,就是以创新为核心,以协作为半径,画出更大的“同心圆”。一方面,要坚持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同时明确学校不同部门、校院两级研究生党建组织的具体职责,厘清上下关系,找准各自角色,明晰当前育人现状和长短之处,以便联动配合,扬长避短。另一方面,组织育人本身也是“十大育人”体系的一部分,需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等育人体系形成合力[5],以保障组织育人有效实施。

(四)共发展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高校各类组织的成员构成、组织育人的目标和任务、实施路径和方法等都会相应产生变化,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组织育人的功能和效果。与此同时,组织育人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完善,以便符合和满足育人的需要。作为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自身也应清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主要矛盾,抓住关键问题,不断增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与时代同发展,同进步。

三、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的现实困境

在新时代下,要把研究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需要高校扎实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其思想政治立场、塑造其高尚道德品质、树立其为人民服务意识等。但高校研究生具有科研任务重、年龄分布广、学业压力大、培养类型多、党员比例高等特点[6],进一步加大了研究生各类组织工作难度,主要表现如下。

(一)组织育人的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育人工作发展形势良好,高校非常重视研究生的育人工作,配备了专职辅导员老师,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但于研究生自身而言,他们年龄差异大、各院系培养模式不一、个人学习方式也有区别,導致部分研究生事不关己,各为其学,集体观念弱,不利于组织育人工作的开展,在组织育人的过程中,各类组织尚未完全有效起到统领作用,使研究生自身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意识较浅,育人效果不佳。

(二)组织育人的凝聚力有待提升

当前部分高校组织工作聚集研究生进行党建活动有困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研究生的吸引力较弱。一些高校党建组织基本上能按照相关形式进行集中教育学习,但部分较高年级的研究生处于实践阶段,难以平衡思想政治学习与科研实践之间的关系,大大减低了研究生参加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部分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缺乏行动力,这些组织凝聚力不够强,使得组织的制度化呈弱势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7],有的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能按照制度要求,学习不认真落实,育人活动未达到预计效果,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与育人觉悟得不到提高,教育学习的形式化使得育人工作止步不前。

(三)组织育人的联动性有待增强

教育部于2018年1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这意味着新时代对研究生的培养除了指导研究生做学术研究,让其掌握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本领外,还要承担起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在提升研究生学术品格与素养的同时,导师们要与高校研究生各级各类组织之间相互协作,加强联动性,确保研究生高质量的培养。具体而言,导师要与校院两级党建组织、群团组织等加强联动,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困难,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全程全方位对研究生进行引导。

(四)组织育人的方式有待创新

新时代给研究生育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复杂形势,如:核心价值取向与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网络等新传播渠道对育人工作的考核方式和研究生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方式较多,但其方式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育人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8],如网络分数考核制对研究生有误导现象,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考核应成为高校组织育人有效性检测的重要途径,但部分研究生为达到组织的要求,产生形式主义行为,未能良好使用网络工具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同时,高校组织育人应多集中开展主题教育与学习讨论,并改善其方式,因外出学习而无法参与党建教育活动的研究生组织应加强互联网联络与教育监督,通过网络谈话方式定期与这部分研究生进行交流联系,使研究生组织育人工作更有效的进行[9]。

四、高校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实施路径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有更为成熟的逻辑思维和理论思维能力,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研究生管理模式存在组织育人的意识有待提高、凝聚力有待提升、联动性有待增强、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使得研究生各类组织对研究生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要寻找符合研究生特点的组织育人途径。

(一)模范引导,强化协同育人意识

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中较为优秀的部分,应该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研究生党员不仅是先锋模范,更是学习的榜样,应该成为各年级、各专业的标杆。但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有很大的区别,课程学习任务松,科研任务重,各个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无法较好的组织研究生党员的组织生活,这势必会影响研究生的党建工作。研究生各个年级、各个专业、各个学历层次的各类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育人模式是研究生党建工作有效的途径。在组织的引领下,研究生的基层党建组织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借鉴本科的基层党组织经验,与各个基层党组织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实现互补和联合发展,提升研究生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整体推进,构建全覆盖育人模式

整体性并不是将各个部分简单的相加相减,而是要将着眼点放在整体上规划布局,正确的辩证的看待处理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研究生一般由不同教师或者研究组负责管理,各个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不密切,依托班级的党建工作形式难以在研究生中有效开展。高校研究生党组织育人,就需要依托更高一层次的党支部,坚持整体推进,构建全覆盖育人模式,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和重要依托,以科研组织为重要平台,依托研究组、实验室、实训项目基地等临时性建立的党建组织,将科研学习与党组织生活同步开展,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科研成长。也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建立学习和工作清单,内容覆盖科研和党建组织工作,用于规定党员特定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进程等。

(三)遵循规律,提升特色育人凝聚力

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人的观念形成发展规律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研究生的班级概念模糊,个体性相比本科生更强,研究生党支部更应该要尊重个体的发展差异性。在遵循学校组织育人的宏观要求前提下,积极吸收发展研究生中积极上进的学生,对待不同个性的研究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研究生各类组织需要遵循规律,创建具有特色的工作体系,提升组织层次育人的凝聚力,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负责制,注重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和育人功效,从而增强研究生党员意识、增强组织观念、重视党建工作,为研究生创造性的搭建出集学术研究、思想政治于一体的“科研育人-组织育人”型组织育人体系。

(四)形式创新,强化多维育人效果

研究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术研究,与本科生的集体授课形式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等大力宣传实践项目,整合各方资源拓展的实践育人平台,创新不同形式的实践方式,建立长效科学的评价体制和奖励机制,努力优化高校组织实践育人的体系,如积极组织研究生开展实践调查、实地调研、志愿服务、“三下乡”、勤工助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增强担当意识,强化“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的综合体系,提高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项久雨,王依依.高校组织育人:价值、目标与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5):115-119.

[2]严帅,任雅才.新时代高校学生组织育人的功能内涵与实施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32-35.

[3]赵晓凯.注重“五个结合”增强育人实效——新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前进,2018(7):43-44.

[4]徐晨光,余果.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微素养”教育论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9(2):21-27.

[5]宋晓东.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1):39-42.

[6]曹锡康.高校组织育人:现状考察与机制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91-95.

[7][8]王帅.高校党组织育人现实考察与提升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8(2):214-217.

[9]谢守成,文凡.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逻辑定位、现实境遇与实施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9(5):95-100.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原则价值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