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探析

2020-09-10白小剑苗祥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挑战与对策生涯规划

白小剑 苗祥文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随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对目前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文试从学校、护生个人、社会三个方面分析目前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挑战,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改进和提高我国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效能。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挑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38;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7-0173-02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案例研究”(YC2017329)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对医疗保健、卫生防护需求也不断增加。提高高职护生质量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医疗卫生需求的重要举措。当前,各护理职业院校采取各种措施,以确保护生质量。学校已逐渐认识到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引导护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护生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更多地是停留在一般性就业指导层面上,不能满足护生未来职业发展。研究当前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挑战,找出相应对策,对提升高职护生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功利性强

2007年以来,各护理职业学院都逐步认识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都在打磨此类教育活动,但现实中都把它打磨成为学校带来效益的工具。

第一,课程设置简单化。通过调研来看,所有护理职业学院都按要求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这门课程,但其目的还是以完成教育部大纲要求为主,开设也只是多以教授理论、完成课程任务为目的,为完成课时而开课。

第二,选聘课任教师随意化。大部分学校认为这只是一门普通的选修课,任何教师都可以代课。为节约人力成本,此类课程大都由辅导员或者是职能部门的教师担任,他们既不具备专业背景,缺乏相关理论支撑,也不具备职业发展规划的专业经验,向护生传授的也只是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护生实际的需要差别很大。真正遇到专业发展的需求问题,教师无法给予专业指导。在所调查的院校中,未见专业教师主讲此课程。

第三,课程设置片段化。大多数护理职业学院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放在第一学年,课程只有一个学期,课时短,学生只能从表面上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在实践中思考、认知、学习、创新。忽略了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第四,教育方法简单化。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各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理论教授、案例分析;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较少参与,效果检验也是以上交作业为标准。

第五,活动主体“精英化”。为迎接省、国赛,各院校基本上采取“优生优育”的方式,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从中选取几位学生进行准备、参赛,目的是为得奖而参赛。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赛非常缺乏了解,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比例仅为21.07%,而进行职业咨询的学生比例较低,仅为4.84%[1]。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当前护生职业规划教育并未进行深入开展,重视程度亟待加强。

(二)高职护生缺乏科学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认知

当前高职护生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这就使护生缺乏竞争意识,无紧迫感。主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认知。

第一,缺乏自我的认知。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生对专业课较认可,认为专业课对找工作、安身立命尤其重要,喜欢动手操作课,但对充斥理论的生涯规划课不屑一顾。对自己的优劣势很清楚或较清楚者,占调查对象的32%;对自己优劣势认识模糊者,超过调查总数的60%。在职业理想方面,有比较清晰的职业理想者占调查总数的57%,职业理想尚未形成者占调查总数43%[2]。所以在社会上很难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第二,缺乏对职业环境的认知。前几年高职护生就业形势较好,以至于高职护生人数激增。高职护生入校后,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抱有较大幻想。经过对山东4所护理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发现,93.5%的护生希望从事护理工作,3.2%护生不愿从事护理工作,3.3%的护生不知道将来的工作取向。62.6%倾向于县级医院就业,27.2%愿意到乡镇工作。然而,近几年县级医院用人日益饱和,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于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人才为主,乡镇医院无用人权限。这些主客观原因造成了高职护生就业出现困难。大部分护生认为自己找到护理工作很重要,但对护理工作分层进阶和临床护理能力的提升并不关心。

(三)新时代给高职护生生涯規划教育带来新挑战

第一,新时代给高职护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时代颠覆了人们对过去的认知,也影响着高职护生未来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2019年全球知名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公司亚太区发布了一则未来职场研究报告令人思考:65%的工作可能在“00后”进入职场时,就消失不存在了。未来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一纸文凭找工作,一个单位待一辈子,一岗位定终身已经不能成为现实。未来护理事业需要什么规格的护士?需要什么种类的护理模式?护理与其他职业深度融合发展如何?这些是需要生涯规划教育思考的问题。例如,当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护理与老龄化社会对接,衍生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很多护生就业方向不光是医院,更应该是社区,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老年人,不光是精通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还要精通老年人心理学、老年人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

第二,新时代给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提出新的课题。新时代是跨界多、迅速迭代的时代。大润发创始人离职时曾说过,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新时代环境下职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熟悉新职业和寻找行业的就业机会和面临职业前景问题。人们对工作追求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从工作中获取职业认同感,并从工作中找到意义。新时代呼唤先进的高职护生生涯规划理论和理念来指导中国高职护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二、加强和改进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章立制,做好平台,融入护生学业生命周期中

各学院必须明确生涯规划教育的长远性,建章立制,做好平台,大力构建护生生涯教育体系,纳入护生学业生命周期教育的过程。

第一,完善护生生涯规划教育管理体系。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护生生涯规划教育总体蓝图,进行全院统筹协调。

第二,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来设置课程,形成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依托护理专业的学科基础,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建好教材衔接;加强与实习医院合作,结合市场需求,联合开发课程。

第三,加强原有任课教师培训,既要促使他们系统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流程,也要拓宽他们的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视野,提高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学校也要引进专业人才担任指导教師,以充实教师队伍。

第四,尝试探索在基础课、专业课中融入职业规划教育内容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领会生涯规划理念和意识,还要积极探索新媒体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从护生入学到其毕业离校整个学业生命周期内分阶段、分内容精准实施教育,满足其不同阶段需要。

第五,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组织专门教师搜集、筛选、提炼市场信息,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进。动员全体护生参与,让每一位护生参与进来,认识社会,认识职场,自觉提升自己。

(二)加强辅导,做好服务,满足护生认知需要

自我认知是护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内容,也是个人准确定位的前提。首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科学的测评建设。在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加强测评常规化,根据测评结果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解决他们的困惑,对共性问题进行汇总集体答疑。要不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来修改护生测评内容、测评指标,对其进行精准的测评。其次,加强辅导教师与护生的线上沟通渠道畅通。护生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生涯规划问题,但大多数护生又不愿采用面对面的咨询方式,为此可充分利用线上辅导形式达到较好的效果。再次,个性化教育要加强以宿舍为主的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大学生活宿舍是主要场所,以宿舍文化为中心的好姐妹成了主要人际交往对象。通过调查来看,同一个宿舍中的同学在生涯规划问题方面有趋同现象。

(三)顺应时代发展,吸收先进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新时代中国高职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力量由“支撑”上升到“引领”。理论引领更应走在活动前面。传统的人与职业相匹配的理论已经过时,而快速变化的职业世界催生出一系列新的生涯规划理论,例如,无边界职业生涯、多变化的生涯与组合式职业生涯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未来工作将弱化组织边界和组织导向,一人可身兼多职,并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来回转换。个体化生涯、万花筒生涯与主体性生涯都不再重视传统成功生涯的标准,而更看重个体主观的兴趣、特质和专长,按照个人主观态度来定义职业生涯,追求独特的生涯主体与意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强调“环境—个人—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适合解释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职业自我管理[3]。“斜杠青年”理论以突破边界,多重职业设定、激发潜能、多种技能、谋求多元复合为主要特征。“共享员工”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践。这些中外职业生涯理论和案例为高职护生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参考,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生涯教育理念,将适合高职护生的理念融入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当中。

参考文献:

[1]胡艳,张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1):95-98.

[2]杨丹宇.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24(2):109-112.

[3]李中斌,等.人工智能时代下精准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价值工程,2018,37(31):281-285.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挑战与对策生涯规划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
中国NGO国际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