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2020-09-10曹晓宏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软土路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曹晓宏

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路基,假如路基施工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路基承载力差,强度低,从而引发公路安全隐患,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路基的施工处理。本文首先分析了软土路基在市政公路工程建设中常出现的问题,然后围绕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前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在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就容易使公路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所以,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公路工程安全使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在项目施工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路基状况,所以对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中,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施工技术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一、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通常包括粉土以及黏土等,所以软土颗粒中经常会产生较多的负电荷,吸收空气中是水分,从而使软土浅层位置的含水量增加,所以软土较高的含水量,就会造成软土路基出现一定的不稳定。另外软土由于水分的作用,软土中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所以当外部出现一定的压力作用,软土构成的路基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形情况,甚至会产生较大的毁坏。同时软土还会受到来自雨水的冲击作用,因而使软土地基出现一定程度的边坡坍塌现象。通过对以上分析得出,要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的加固改善工作,使地基能够承载较强的外部压力,避免公路工程出现较大面积的坍塌情况,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1]。

二、软土路基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软土路基的抗剪度低

软土层结构具有土质呈粘性的特点,受到土质条件的限制,容易使软土路基抗剪度低,难以承受较高的抗剪应力。同时相关研究发现,抗剪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地基在受到较大的荷载时,就容易产生较明显的沉降问题。对于荷载偏低的软土地基区域,由于直接对沉降造成影响,所以就会直接造成公路产生裂缝[2]。

(二)各向异性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人们发现常常会有软土层存在,而且软土是常年积累形成的,特别是在软土路基中的软土区域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依据地质学有关知识,土层的沉淀情况,可以代表不同时代具有的地质特征,因此就需要依据土质具体的结构情况,将土层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正是由于软土结构存在很大的特殊性,每一层都使软土结构具备很大的复杂性,造成不同的软土层结构中存在各向异性。

(三)软土路基的强度偏低

一般情况下,软土路基具有土质松散的特点,当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对软土地路基就容易产生变形和沉降问题,这样一来,就容易对市政公路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避免软土地基质量问题造成公路交通安全的发生,在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同的土质进行不同的分析,选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利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全面提升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进一步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三、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主要是因为工程施工当中的土壤不适合施工建设,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将土质优良的土壤与软土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将项目施工中的土质进行改善的目的[3]。如此一来,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就不会由于软土路基的问题带来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由于土质原因造成的公路沉降情况,从而提高此项目路段的稳定性。需要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的是,换填方法所需要的土质一定要保证是优质土,否则的话就不能够改变当前的问题,还会使原来的软土路基问题更加严重,为今后的交通发展产生一定的隐患。另外,为了使路基强度符合一定的施工标准,确保市政公路具有安全性以及整体性,在处理边坡路段时,需要充分认识到公路需要的剪力强度,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软土路基施工处理的良好效果。

(二)排水固结技术

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公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软土路基,人们常常应用排水固结法来进行,排水固结法能够降低含水量较高的土壤,进而使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增强其稳定性。排水固结技术应用中,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建立较为通畅的排水通道,利用沙袋进行布置,或者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排水砂垫层,进而使软土路基中的水分顺利排出。在排水固结技术实际应用当中,为了提升排水效率,通常情况下还应当实施必要的外力作用,可以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加压,这样一来,就会防止由于排水效率低延误施工工期的情况出现。排水固结技术同时还应当通过不同软土路基的不同特征进行合理规划,这样也就能达到更好的排水固结效果。

(三)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的一种常见的技术,依据作业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整式置换以及桩式置换,通过对强夯法的特征分析可知,强夯法主要应用在项目周期短、软土层浅的路段。强夯技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强夯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处理起来较为繁琐,因此也就造成了填土预压费用高于普通工序。但是对比复合型地基,强夯技术在经济性方面较为有利,同时在适用性方面、施工效率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通过强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处理效果明显。

(四)砂桩、碎石桩加固技术

砂桩、碎石桩加固技术主要是通过震动以及冲击的作用将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软土路基冲出空隙,将具有较强稳定的砂砾以及碎石进行空隙的填充,从而形成了由砂砾以及碎石构成的密度较大、直径较大的桩体。在对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对较为松散的粘土以及砂土都有一定的加固作用。通过砂桩、碎石桩加固方法,由砂砾以及碎石构成的桩体,能够增强地基从承载力,降低排水固结的时间,有效提升其稳定性,能够起到明显的加固作用。松散的粘土要通过干振法来进行,使得碎石桩体以及松散的粘土构成复合型地基,复合型地基能够承载较强的外部压力,其中碎石桩体能够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承担较大部分压力,使得松散的粘土承载力得到减少,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提升项目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在此过程中,对粘土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粘土需具备天然的抗剪强度,否则就会当碎石桩出现过大承载力时,由于竖向摩擦阻力的缺乏,使的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施工整体加固效果降低,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路基在公路施工建设当中属于重点,同时也是施工建设的难点问题。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在具体施工当中,要科学分析软土路基土层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公路建设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容易出现的问题,积极改进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对多个不同施工环节展开有效控制,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此外,基于软土路基在处理方法上多样化,实际施工中我们需依据实际情况对其展开分析,尽可能用更稳定、更经济的方法处理好软土路基,提升路面稳定性,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崔宇鹏,龚安健.软土地区的公路路基设计处理方式[J].价值工程,2020,39(05):179-180.

[2]陈琰彬.浅析公路建设中特殊路基的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5):242-243.

[3]刘艳瑞.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换填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1):52-53.

猜你喜欢

软土路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究
探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要点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