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20-09-10徐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摘要: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加以介绍,进而从多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当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期为有关企业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预制构件

引言: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而言,装配式施工技术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施工技术,同时其应用优势较多。然而在实际应用阶段,施工企业若想对此技术加以全面应用,就应持续创新、优化施工技术的各个层面,如此方能保证此类技术得到更為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明显的环保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知,装配式施工技术比常规施工技术在能耗以及材料损耗等层面都更低,因此其可以全面减少污水排放与垃圾形成,同时使粉尘、噪声以及有害气体等污染得以降低,并且使周边环境所受影响降低。另外,施工企业在建设建筑项目时往往会集中应用新型施工技术,这符合当前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绿色施工理念。除此之外,不管是内部装修装饰建材还是墙体施工材料,在新技术中都会采用全新环保、绿色型材料,同时还会开展工厂化装配生产,因此能够使项目质量得到有效确保[1]。

(二)确保建筑整体质量

在装配式施工模式当中,外墙板与阳台板楼梯等关键构件通常都会在相应工厂当中完成加工,随后被运至现场执行吊装施工,而在完成吊装后直接将地砖铺设于预制墙版,这使得彼此间粘合度得以加强,将其防渗漏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装配式这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以往施工中存在的部分缺陷,使项目质量得以全面提高。除此之外,应用此类施工技术时,门框、地面以及屋顶墙体等均采用新型隔热保温材料,所以能够使项目整体质量得以确保。

(三)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装配式施工技术除了能够充分缩短项目整体作业时间,也可以有效预测、把握施工周期。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若制作完一部分构件时,施工企业可以将这部分构件现运至现场,随后对其进行吊装时依然可以让工厂对其余构件进行生产,如此便可确保无需等待所有构件都到场厚才能展开施工,如此便可使施工时间被合理节约。另外,施工企业在工厂当中预制构件,还能使现场的工作量下降,如此除了可以使作业效率得以提升,更能有效节约项目成本。

二、施工管理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生产制造预制墙、梁和柱

通常都会在正式施工之前完成构件预制生产工作,此环节生产效率的高低将对后期进度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含了:

(1)预制工厂设备的先进与否以 及材料供应情况;二是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生产预制墙板的主要程序为:①结合实际需要对砖模规格加以确定,同时将其放进面砖当中;②对分隔条进行定制,借助滚筒压平面砖;③借助专用的刷子对面砖加以固定,对分隔条进行压粘;④完成成品面砖的制作。

生产预制柱的主要程序为:①生产人员应当准备合适的模板,同时将模板清洗干净,保证其表面不存在杂物,落实定位端模的工作;②于套筒续接器上固定模具,随后放进钢筋笼;③对预埋件进行合理安装,并且封闭固定侧模;④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应及时处理表面的不平整部位。完工之后展开全面检查,以便保证管道当中不存在堵塞问题。

生产预制梁的主要程序为:①清洗模具并做好侧模定位工作;②绑扎完钢筋笼之后,向制定位置吊放钢筋笼;③安装预埋件并做好侧模封闭固定工作;④展开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时抹平模具的表面。

(二)合理堆放构配件

将预制构件运送到现场之后,技术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积极处理配件的堆放问题,以便保证堆放构配件的时候不会损坏构件。现场在落实堆放工作的时候,应该优先确保所选堆放区域有明显的平整性以及坚实性,防止出现部分构件受力不均。除此之外,现场还应增设排水装置,以便防止积水影响到构配件的自身性能;另外,现场在堆放构件的时候,还需要垫实处理最下层的构配件,并且为了能够便于后续起吊作业的开展更为顺利,应当向上布置预埋需要起吊的构配件;此外在对预制构配件进行对方的时候,技术人员还应综合考量其实际安装顺序,同时确保此位置不会影响常规作业;若现场应用了叠放的构配件堆放方法,需要确保最下层垫块与构配件强度与实际施工需要相符合,同时保持吊装、垫块以及构件生产的相应位置相同的高度。需要明确的是,施工企业必须结合构件实际状况对布置方法进行合理筛选:例如若针对物架,则应选择整体绑扎堆放的方式;若针对较为复杂的墙体,则应选择竖向的布置形式[2]。

(三)内剪力墙施工

连接预制件的最终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自身质量与抗震等级。一般在开展预制作业时,应当合理运用螺栓来连接预制件,同时使其连接的精度得到提高;此外在对预制件进行连接时,也需要对下层板的插筋予以高度重视,以便确保其可以最终延伸至墙体内预留螺栓孔。另外在进行安装时,还应向螺栓孔当中直接灌输水泥,同时借助螺栓将其固定,使结构具备良好整体性。具体施工时,应当将对应剪力墙螺栓设置到构件内,并且使后续作业能够顺利开展,保证作业的总体质量,最终使墙体更加稳定。

(四)吊装预制构件

一方面,施工企业为了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使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主要职责,应当在正式开工前建立健全装配式施工的相应分析制度,让施工人员能够充分落实自身职责。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合理结合吊装构件的编号、数量,根据有关要求展开定量、定时分析以及合理操作。除此之外,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阶段如果遇到问题,就应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分析,并且使施工人员认知度得以加强,对其职责加以明确,如此方能使整体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因为预制构件往往有较大体积,所以企业在筛选塔吊起重装置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循相应需求。加工预制构件前,技术人员应当明确结构连接点与附属杆件的具体方位,并且落实施工交底,同时确保螺栓被预埋至相应位置,使塔吊的附着措施更为稳定。在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可利用水平向的转动来有效连接结构物,同时同步其余吊塔的模式。

(五)场内运送构配件

落实场内运送构配件工作的时候,施工企业应该优先确保构件自身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在运送过程中放置枕木等防止损坏构件。另外,管理人员需要科学规划场内运送的路线,提升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引用更加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运送、对方以及吊装构件的体系,实现自动管理场内的运送,最终使施工总体效率、质量得以提高。

(六)安装预制构件

安装预制构件的时候,安装作业人员应优先对安装的垂直度、位置以及标高等进行校正。安装水平构件的时候,应当对相应构件间高度差、平整度进行校对,确保水平构件均能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之上,最后临时固定预制构件。在安装竖向的预制构件时,应确保第一层的支撑架体具有平整、坚实的地基,并且对准上下层的架体,如此方能确保结构更加稳定、安全。

结论:总之,如今装配式施工技术依然具有较大的开发与发展空间,另外其有效落实仍然需要更多领域的共同加强。如今由于相关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技术仍待进一步开发。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此项技术拥有极为明显的应用优势,所以有关施工企业必须致力于全面创新施工方式,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司鹏飞.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000(005):72,77.

[2]何敬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3):3561.

作者简介:

徐锐(1990)男; 籍贯:湖北省黄冈市 民族;汉 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助理翻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预制构件的需求与供应策略研究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伞式模具在大型预制构件中的运用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