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金融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10牛玉洁 周元丽 乔欣怡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物流金融对策

牛玉洁 周元丽 乔欣怡

摘要:首先介绍了物流金融的内涵,物流金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采用的结算方式及其特点,其次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应用物流金融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认为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开展物流金融业务首先应积极建立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其次应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防范体系。

关键词:物流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对策

一、物流金融的内涵

物流金融,顾名思义,是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实现协调、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和行业运营形式,具体来说,物流金融指的是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中,借助应用及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对物流运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进行协调和组织,确保物流业健康稳定发展,也促进金融产品销售,促进金融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就这些货币资金的运动来看,主要包含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存款、贷款、信托、租赁、抵押、保险、投资、有价证券、贴现等金融交易行为,此外,相关金融机构办理的各种设计物流中间业务的行为都属于资金运动。这种借助金融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发展的出口贸易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与其可以实现物流、贷款以及银行之间的有效联系和合作发展。与传统的金融服务形式不一样,传统的金融服务知识关系到银行和贷款双方的合作,而物流金融则是将物流企业涵盖在内,有利于增加物流企业的业务,对于国际物流发展中的融资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同时物流业为出口贸易做担保,也有利于大大降低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

二、物流金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

(一)结算业务

典型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输前向出口商垫付货款,并在进口商购买货物时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支付货款。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典型的结算业务的利润点是将客户利益与自身利益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业务量和与客户的深度合作的贸易结算方式,国际物流企业可以采用的结算业务包括:汇兑结算就是国际物流企业充当买卖双方之间的中介;委托结算就是国际物流企业充分代表出口方向进口商对货物收取费用

(二)仓单质押

仓单质押模式是将实物货物的仓储、运输、监管和财务结算、拍卖、电子商务等业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提供实物仓储服务,还为进出口贸易提供金融结算业务。对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仓单质押业务可以增加及扩大客户群体,扩大业务量。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仓单质押业务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问题,并获得临时资金来克服困难。对于银行来说,仓单质押业务可以在担保贷款时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对于物流企业来讲,仓单质押不仅可以丰富物流企业的业务类型,而且可以降低单个物流企业的风险。

仓库收据质押的主要结算方式是信用证结算。也就是说,银行应根据国际物流企业的要求,向进口商提供担保文件,以确保进口商在一段时间内按照进出口方签署的文件完成付款。

(三)保兑仓

保兑仓业务是通过批量销售、运输和采购,达到同时降低进出口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单位成本的目的的国际物流及贸易结算业务。严格来说,保兑仓是仓单质押的一种,但其适用范围更为特殊。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保兑仓对应的客体是大宗进出口商品,对应的主体是省级及以上的生产厂家。

保兑仓业务可以应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包括:

①银行保函方式:这是一种经付款方向银行申请,在付款方未履行贸易结算时由银行向国际物流企业承担保兑结算中的付款责任的方式;

②银行保理方式:出口方将自己与进口方产生的应收款项转让给国际物流企业(国际物流企业此时充当保理商的作用),国际物流企业采取信函通知、上门催款等方式向进口方索取账款。

以上两种物流金融形式都同时为进出口企业、银行和物流企业提供了更有利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对于银行来说,物流企业对进出口企业的经营和资信情况的了解更为深入,因此银行放贷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而且进出口货物一直在物流企业的监管下,即使银行信用评估出错也不会发生财货两空的情况。此外,银行办理物流金融的手续更为简便,无论对银行、物流企业还是进出口企业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物流金融能够帮助有融资困难的进出口企业突破经营瓶颈,在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构架起桥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好处则更多:首先,在物流市场竞争白热化而市场整体份额有限的情况下,物流金融能够很大程度地拓展物流市场的领域,从而缓解部分竞争压力;其次,物流金融使物流企业开始进入进出口贸易领域,丰富国际物流业务的内涵,能够起到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的作用。

可见,物流金融为国际物流企业、进出口商和银行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形成了共赢的局面。特别是对于国际物流企业来说,物流金融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国际物流企业看到新的发展机遇

三、物流金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面临的问题

开展物流金融工作对物流企业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国际物流企业必须建立非常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這是获得金融机构合作意向的前提,也是开展物流金融工作必须的基础。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国很多跨国物流企业并没有建立系统的、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也没有积累可信的客户信用数据。而客户信用评估系统的建立和维护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可见,我国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开展物流金融的基础。

其次,仅有过硬的物流能力也无法保障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国际物流企业还应具有较强的资金流控制能力,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建立专门的金融部门来处理物流金融业务。例如美国联合包裹公司为了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开展物流金融,特别并购了第一国际银行并将其重新整合为专门的金融部(UPS Capital)。但是我国对金融业务的限制较为严格,以金融结算业务为例:除中国邮政下属的邮政储蓄外,其他跨国物流企业都没有独立的金融部门有资格开展金融结算业务。即使是中国邮政下属的邮政储蓄,也因经营范围受限无法快速为中国邮政开展金融结算业务铺平道路。

四、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对策

(一)国际物流企业应积极建立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

首先,国际物流企业应建立全面系统的、完善可靠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已经积累了客户信用数据的物流企业应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同时制定合理的打分制度,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并快速将这一评估体系应用于物流金融业务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调整体系的评价方式,调整评估对象的信用得分。对于未积累客户信用数据的物流企业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历史交易重读的方式获得第一手信用数据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信誉度高的调查机构手中购买一部分资料,快速的建立起信用评估资料库。在具备完善和可信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后,物流企业才能与金融机构达成信息对称,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为制订长久的合作机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应逐步为一部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开放金融服务的限制,使这些物流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金融部门,以便开展物流金融结算业务,丰富物流金融的途径。

(二)国际物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物流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第一,国际物流企业应通过风险转移来规避国际贸易中的物流金融风险。物流企业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商品保险,也可以通过与合作企业组建金融服务公司的方式共同进行货物及贸易的担保、融资租赁等业务。合作的公司既可以是進口商、出口商,也可以是金融机构或其他物流企业。

第二,物流企业应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国际贸易物流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入手,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管理体制、做好内部监督,防止企业内部原因引起的物流金融风险;②注重培养同时具备金融知识和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物流和金融真正的结合起来为国际贸易结算服务;③在开展物流金融前细致分析将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并一一作出预案;

结语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金融融资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有着很大的挖掘潜力。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物流金融这一新的应用和发展必然有着美好的前景。作为进出口贸易业务打过,我们要加倍重视对国际贸易结算中物流金融的重要性,加速培养相关的人才,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从而大力推动物流金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业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智.我国物流金融传统运作模式分析与创新业态研究[J].中国商论,2020(01):14-15.

[2]曹丽泉.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应用物流金融模式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2):71-73.

[3]袁林.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运输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129-130.

[4]张鸿健.国际贸易结算中物流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7,36(03):8-10+25.

猜你喜欢

物流金融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合作联盟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物流金融监管绩效FCE评价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风险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的分析
宁波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实现路径与保障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