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像和群像的交相辉映

2020-09-10董艳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群像防护服医护人员

【题目链接】

当前形势下,社会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敬之人。请以《致敬这样的人》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2020年伊始,突发一场来势汹汹的灾难牵绊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千千万万的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里有着响彻中华大地的人物。更有众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普通无名人士。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致敬可写的人物。如何让这些个像和群像在文章中交相辉映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一、对象明确,个群结合。“这样的人”可以是你居家时身边涌现的英雄人物,比如社区志愿者、好心的邻居等;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但应注意的是,你所确定的这个人,必须是在这次事情中表现突出,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物,要让你有话可说,有事迹可写的人。

二、素材筛选,详略得当。不管你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单独的个体也好,群像也好,都应有相应的事例支撑。同时对于这次事情,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各种英雄事迹也层出不穷,素材很多,要懂得分类筛选,安排材料时还应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凸显个像的同时也不忘群像的描摹,使文章更加丰满充盈。

三、方法应运,鲜活人物。如何让个像描写与群像描写交互进行,形成交相辉映的效果。在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典型情境表现个像的独特个性。高中阶段,我们学过很多课文生动刻画人物,如《祥林嫂》等。典型环境有力烘托了人物的独特性,我们可以学以致用。如描写医生,蒋永欣同学描写生动入神。“紧握着门把手让它一点一点地回弹,终于小心翼翼地关上了病房的门。然后步履维艰地走出了通道,边走边用手扯下口罩,用力地喘着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蓝色的医用口罩被垂在脸侧,只一边绳子挂在耳上,和着护目镜中黯淡的眼神,一起揉进了沉重而深长的呼吸里。”通过“紧握”“关上”“扯下”“喘着”等几个动作描写,并配以“小心翼翼”“步履维艰”“用力”等医生典型动作的刻画,将医生从救治岗位下来后的疲惫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2.正面描写体现群像的共性。在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我们了解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可以传神地表现人物。如徐萌同学的《致敬这样的人》中写道:医护人员,累得满身大汗,压出了血印也不喊一句疼,为方便穿防护服而舍去一头长发,还在为逐渐好转的人们露出欣慰微笑的他们。”通过他们个性化人物的典型描写,展现了医务人员的牺牲精神,给人无限的震撼。而这种震撼感就来自于个体特征显现和群体人物的共同品质的显现。

3.侧面烘托让个像与群像相融合。除了正面描写,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侧面烘托,以期达到烘托人物形象的目的。如王一煊同学在文中写漫长的贴着白色瓷砖的医院走廊,重症监护室显眼的红色的字,清冷的白光,氧气瓶在压缩,心电图的仪器发出尖锐的长鸣,盈满了水汽的防护服上的面罩来烘托急救室紧张的气氛,刻画医务人员救治工作的高强度,凸显人物的坚持。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4.人物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徐萌在文末点评道:“‘这光微而不弱,足以充塞天地,烛照人间。’他们都坚信着,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特别是主旨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这群值得致敬的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会战胜困难。

【佳作借鉴】

致敬这样的人

105徐萌

他們或许并非身怀异禀,只是有比普通人更伟大更执着的心。

——题记

人们总期盼新的一年万事顺遂,但2020的庚子鼠年却是在困难中砥砺前行中拉开了序幕。也正因这样不平凡的开端,才让我们看到这些国家的脊梁就此涌现出来。有人说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可如今这样的人依旧在挥发自己的光和热,让蒙上阴霾的城市慢慢又呼吸起来。(面对时代的苦难,涌现一批国家脊梁,开门见山。)

他们之中有这样的人——身着白衣战袍,奔走于各个病房,为战胜困难毫不犹豫地站在第一线。作为一名医生,他们来不及顾及家人和自己的安危,勇敢直面困难带给他们的未知和无奈,日夜坚守,力求攻破难关,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最坚固的屏障。看啊,医护人员,累得满身大汗,压出了血印也不喊一句疼,为方便穿防护服而舍去一头长发,还在为逐渐好转的人们露出欣慰微笑的他们,迈着蹒跚的步子不愿停歇;写下“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请愿书的各地支援的医护人员,累得满身大汗,让我们向医者仁心的他们致敬!(个群结合,既有个性鲜明的代表人物,又注重群体人物的细节描写。)

他们之中也有这样的人——没日没夜在进行场外施工,从死神手里抢时间的设计师和建造师们。为了最大限度解决现在的紧张困境,来自四面八方,操着不同方言的他们挑战极限,人机并行,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的加快建成速度。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苦差事,有争分夺秒的绘制设计图的人,有一块接一块搬运构件的人,有同时搭建科技设备的技术人员,但每个人默默坚守在岗位上,在尘土和困难肆意的环境下,谁也不抱怨,只是简单的应付了吃又继续投身忙碌,终于在八天八夜后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火神山医院在武汉拔地而起,而十天后雷神山医院也露出了全貌。我相信,全世界都为这样的中国速度不住惊叹。向这群“基建狂魔”致敬!(主要以干脆利落的短句形式凸显中国速度。)

他们之中还少不了这样的人——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各路热心民众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在无私奉献,在物资匮乏的紧急情况之下,不留名不图报的爱心人士纷纷送上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等,为前线安全奋战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记得那个数天为医护人员免费做饭送饭的女士,那个悄悄捐出自己所有零花钱的小女孩,那些为全国人民记录下最真实情况的记者群体······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向积极奉献的他们致敬!(再次群像描写,点缀个像,交相辉映,展现平凡人的无私奉献。)

“这光微而不弱,足以充塞天地,烛照人间。”的确,这样的人正在一点点地照亮笼罩着阴霾的中国,他们都坚信着,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致敬这样可爱而伟大的人们!(结尾引用,用象征手法恰如其分每个“这样的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展现的微而不弱的力量。)

评语:文章立意明确,展现了困难之下三类值得致敬的人:拯救生命的白衣战士、展现中国速度的建设者和热心无私奉献的民众。从个像到群像,全面展现了困境之下每个人所贡献的力量。在行文中又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使个像和群像交融呈现,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董艳,女,1984年2月,汉族,浙江宁波鄞州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教师,致力于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群像防护服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抗疫空调防护服及其保障系统
No.2合影与群像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柳词作品中的群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