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课堂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2020-09-10罗型芳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对策

罗型芳

摘 要:语文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能力的形成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本文从语文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科学素养、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和提高、对策

语文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科学素养的形成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推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语文学科来说,更应重视提高和培养当今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科学素养现状

1、语文科学素养的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表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里提到:“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语文学科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科学素养应是指包含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等综合评价在内的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的学识、能力和技艺。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科学素养就是要培养高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个人决策等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探索能力。它引领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时尚风向,已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满足高校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科学素养的现状。

据报道,21世纪人才六大特征提到新型人才要具备专业知识深厚,并能涉猎广泛的邻近科学知识和科技发展前沿知识。具備创造能力,不受现有模式束缚,能通过科学分析、合理推测,大胆地想象及成功实践,创造出符合21世纪人类所需的社会及自然科学成果。当今高中学生对社会及自然科学成果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高中学生对于科学素养所具备的能力还远远未能达到要求。从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窥见一斑,在探索求知上受视野及洞察力限制,缺乏科学分析及实践求证的精神。同时,受高考升学率及应试评估等限定,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设置严重不足,学生参与欲望低,很难有效提高当今学生科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科学素养培养和提高语文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1、有助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科学素养培养教学的主要方向是为21世纪发展培养各类所需人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语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实际阅读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目的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发现和解决实际阅读分析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最终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

2、有助推动学生素养的培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发展及新时期人才需求的变化,语文学科科学素养培养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阅读分析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对此,高中教学一定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新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观念,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交流,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教学规划。

3、有助转变学生对社会语文能力认知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成果的日新月异,知识的更迭创新与应用日益凸显,高中学生升入高校后想要更快地融入高校教学变化需求,就必须正确认识高校及将来社会认知需求的变化,全面提升语文能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不断提出新的科学研究课题,迫切要求语文学科为高校培养所需的人才有所作为,学生只有认识语文学科科学素养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具备一定的语文综合素养,才能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三、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策

如何培养和提高语文学科科学素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推动老师拓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着语文学科阅读内容的快速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也不断更迭换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注重引入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内容和热点,例如随着《超体》《流浪地球》等的热播,及时让学生跟进《三体》等科普作品。教学中,将学科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推动思维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科学素养。

2、培育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素养。

语文学科科学素养培育研究范围广,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组织丰富的语文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熟悉社会和自然生活,培育探索与创新精神,并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知识,进而提升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3、加强语文能力与分析实践能力的融合。

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可比化,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研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讲解分析2019年全国高考1卷实用类文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三段文本。从档案文件的形成年代、纸张酸化、气候等方面分析受损原因。总之,教师应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分析相联系,让抽象的内容生动具体化,进而理解分析问题。

当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过程还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科学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