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日常养护智能控制体系设计研究

2020-09-10侯墨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路养护

侯墨记

摘 要:包括人、汽车、道路和环境在内的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结合适当的行政管理制度,在道路系统中日常运作,协调人、车、路和环境,不断促进交通智能,有效促进交通经济。本文研究了道路智能的趋势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持续维护。

关键词:公路智能化;公路养护;智能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构建智能道路交通规划对交通行业至关重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效率,实现尽可能广泛的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面对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科学合理地分析智能道路建设的趋势,发现和解决智能道路建设中的问题,逐步系统化、标准化和标准化,对于有效发挥道路交通系统的真正作用至关重要。

1 公路交通智能化建设内涵

传统道路交通的转变是智能道路交通改革的基本思路,旨在将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信息网络和电子技术纳入道路交通,从而为未来智能交通模式奠定基础。事实证明,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更好地收集分析信息而更加全面和方便的。交通情报只是开始,最终目标是整合交通综合治理系统,对道路交通和道路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车辆和道路人员的安全,并实时优化交通的速度和效率。

2 公路交通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提高运输效率

当前公路管理的大部分任务都是基于手动管理模式,效率相对较低。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向街道指挥官传达事故信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此外,在交通仍然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当地的决策和人员配置也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效率和安全。

2.2 减少空气污染

由于传统道路交通效率低下,道路车辆行驶速度较慢,道路车辆行駛时间较长,增加了车辆排放。智能交通建设提高了交通效率,减少了车辆在道路上的总行驶里程,减少了空气污染。

2.3 预防公路病态化

车辆行驶时间长、堵塞压力大,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检查、返回和修理,可能会造成不同的道路损坏,加剧道路危险,影响公共交通安全。

3 公路日常养护智能控制体系设计

3.1 公路日常养护智能控制体系养护流程研究

公路日常养护智能管理体系基于公路全周期角度加以展开,对养护周期全过程进行整体把握。第一步,借助GPS定位技术、超声波技术等制造先进化的日常巡检装备,对公路路况信息进行采集。第二步,借助大数据分析系统,对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目前路况的性能加以评价。第三步,结合路况性能评价状况,建立相关的预测模型,对路况性能加以预测。第四步,根据路况性能预测结果,结合道路所处地理环境状况以及自身养护条件状况,提出不同的养护方案,并通过BIM等技术对不同养护方案的效果加以分析,最终对养护计划决策。第五步,根据养护计划决策情况,实施日常养护计划,开展定期养护与临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对日常养护中发现的特殊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上传到数据系统之中。第六步,对日常养护工作中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前几次的数据结果进行前后纵向对比分析,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采取措施。另外,结合道路等级、使用年限等建立相同类型道路数据库,将养护数据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第七步,根据养护结果分析情况,在后续的路况信息采集中加以特殊安排,提高路况信息采集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公路日常养护智能管理体系工作效果。在整个公路日常养护智能管理体系中各模块功能范围。

3.2 日常养护监测系统分析

日常养护监测系统主要作用为搜集整理所有的道路日常养护信息,涵盖了实时的道路状况信息,历史路况信息、空间信息、道路周边绿化信息、桥梁及隧道的实时感应信息、道路所处地区天气状况信息、气象条件信息、养护设备工作状况信息,养护材料使用状况等一系列信息。例如雾天会对检测车的工作造成影响,通过养护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巡查车辆安全车速。

3.3 日常养护决策系统分析

根据日常养护监测系统所检测到的一系列道路养护相关信息,通过大数据系统、智能决策算法等高科技决策技术,制定各条道路不同路段的日常养护工作计划,通过定期的养护工作实现道路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另外,养护决策系统应当根据监测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变化,及时对日常养护计划加以调整,从而不断适应新的路面状况。

4 公路交通智能化建设发展趋势分析

4.1 整合为更为严密的系统

交通宏的集成是智能施工方法的基础。宏观制度是通过不断整合各子系统而不断优化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一个目标,这与以往的模式不同,不再强调个人的作用,而是要提高个人的总体效益,改变以前单一制度的个别安排,并通过总体发展促进公共交通。调整的重要性不在于完全否定个人在公共交通中的作用,而在于基于整体和个人发展的分层基础上。作为这一发展的一部分,个别交通系统必须通过整体发展来推动,个别交通系统也必须推动整体系统的发展。为了改善公共交通的完整性,在建设智能系统的框架内,尤其是在管理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系统方面,与各个系统进行更好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整体的优势。通过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促进智能交通发展。道路交通的智能化发展扩大了其适应系统的覆盖面,甚至便利了全国各地交通信息的交流。当今道路交通发展中网络技术的融合、逐步智能以及道路交通智能网络的扩展,构成了道路交通智能的基础。

4.2 动态实时系统

只有通过改善道路交通系统的动态实时交通监测,才能更好地掌握目前的交通状况。因此,道路交通发展的动力和动态特性是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适应动态需求是智能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需求是通信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运行的重要先决条件。将数字、网络化和卫星技术纳入智能交通,可更好地动态监测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的发展是道路交通智能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导致预期问题日益多样化,需要加强道路交通应对能力,才能应对出现的问题,持续工作的绩效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4.3 利用计算机信息

大多数现有的交通智能系统都是非常有限的组合,与单个公司相比,这使得跨区域站点共享信息变得很困难,无法共享资源,造成资源浪费,道路智能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通过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区域合作,跨平台共享资源信息,大部分基于互联网+网络,依靠海量数据、云计算、整合来自各省、道路和道路系统的信息资源,引入了动态发现、资产管理、绩效评估等新的管理概念。

5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对提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提升公路的安全性和畅通性。随着新业态的成长,需要进一步做好智能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调整完善或出台智能交通领域相关政策、法律,完善智能交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智能交通相关标准,健全智能交通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培养制度。

参考文献:

[1]郄文硕.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措施分析[J].中国商论,2019,28(17):16-17.

[2]刘谋超.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措施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4(29):140-145.

[3]朱弘戈,杜豫川,任大凯.智能交通与大数据[J].中国公路,2018,25(22):18-23.

[4]单喆煜,梁冬梅,范雯雯.浅析我国智能交通建设中公路货运智能化的发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03):14-17.

[5]潘玉利,等.干线公路路面管理系统,(CPMS)推广应用研究报告[R].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2016.

猜你喜欢

公路养护
农村公路养护中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
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及管理分析探讨
交通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分析如何做好公路养护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公路养护的施工管理探究
公路养护现状和改进的探索
预防性养护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中的有效运用
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浅议高速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