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0-09-10叶祥锦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高中历史研究

叶祥锦

摘要:在我国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下,要求高中院校对当前的历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这也是发挥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如何对高中历史资源进行整合是很重要的,这也是高中课改中的重点项目。教学人员应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资源分类,将历史课程的相关资源充分结合到一起,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强化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有效途径;研究

课程资源整合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也是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历史作为在高考必不可少的学科,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其课堂效果。历史课程资源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多,只能够用包罗万象来对其进行形容。而对于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将不同的课程资源融合到一起,对书本中的内容就行一定地拓展和延伸,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顺利。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让老师有了新的认知,把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传统教学体制留下的弊端还未被完全消除,仍旧影响着当前的历史教学工作。本文正是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工作进行分析,找寻出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对教材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充分地开发利用教材文本资源教材

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工作中,高中历史教学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打破了沿用多言的通史时序编写模式,而改用了以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的编写依据。这种新的形式采取的是“模块+专题”的结构,使历史教材课本呈现出一标多本的特点。而各个版本的教材都有所不同,在对教材内容的编写和讲述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授课方式是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进行的,在时序上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是难以融会贯通的。对于即将升学的高中生来说,这种历史学习形式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而且各地的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高中历史教学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教什么”。因此教学人员要提前制定进行计划,通过对历史资源意识的强化提升课堂效果。同时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使用教材,开发出最适合班级教学情况的模式,而不是生搬硬套别的教师的成功案例。而如果想要对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第一种就是不断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用新课标的同时专题模式。同时教师还能够加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不仅没有破坏原有的专题研究价值,而且会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切实完成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中有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块,教学人员应该对其知识体系进行整合,阐述出近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完成历史教材中时间线的串联。而第二种是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适应,在面对主体不清晰以及线索不明确的情况是不要急,基于学生的逻辑认知进行处理,完成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工作。而第三种则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将多门课程联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这种形式更多地强调了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让学生们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高中政治、历史和地理一般被统称为文综,也流传着政史地是一家的说法。而这几门学科之间也有着微妙的联系,彼此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关系。对于知识的整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查阅资料,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历史活动中。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完成历史学科的动态学习,同时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只有当学生们真正地发现教材中精华,才能够有效发挥核心课程资源的作用。

二、对社会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凸显出教学资源中的人文因素

新课程的推行对传统教学体制造成了冲击,师生共同构成了新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主体。而历史课程资源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应用。从教学人员的角度来说,他們承担着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评价任务,并且努力地提升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教学人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自己的课堂效果进行总结。同时对各种类型的课程资源进行挖掘,逐渐将进行知识的生产源转移到自己身上。不仅要完成对教学工作的钻研,还要尝试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分享。引导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很重要,让他们以社会调研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把所处周边的历史遗迹和乡土资源整合到一起,并以专业化的术语编写出一篇报告。这样书中枯燥的知识就会变得活灵活现,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从而提升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并且这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增强教学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而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创新,充分利用师生的互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并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人文因素,切实完成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创作。传统的历史教学不够成熟,新课标是在知识与技能的融合中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态度,然后才能切实完成相关的历史学习任务。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果按照统一的思路开展教学是不行的,会导致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提升,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变得更差。因此教学人员要通读全部的历史课程资源,采用因材施教的模式调整教材体系,课前进行设计课后进行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活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创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教学领域中也更多地出现了信息化教学的身影。它能够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时空现在,并且对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进行了反转,同时还为历史学习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有条件的高中院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计算机教学引入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上的历史资料数据库。并且教学人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改变,采用更高效的手段吸引学生的专业课,围绕网络资源组织各项活动,使教学时空和方式得到极大地拓展和利用。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课堂效果,教学人员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权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发挥,从而让历史教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样还能够实现情绪与思维的结合,有效地达成课程与效率之间的均衡。教学人员的演板时已经悄然国企,网络资源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新课标改革的核心内容。教学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便利和指导。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学人员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不断调整,使其逐渐成长为新课标改革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如何贯彻落实新型教学理念仍旧是现阶段的难题,需要教学人员严格落实教育部门发布的政策,才能慢慢地完成教学理念的转变。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工作起步较晚,而且我国的教育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落后位置,对教学人员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这不仅是每个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推动历史教学和其发展的必经之路。课程资源整合不仅会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会为其他学科进行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地实现高中课程的优化组合。

结束语:

历史的车轮是在不断前行的,如今的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程资源整合的方式非常有效,它不仅能够完成对教学资源的创新,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处于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教学人员也要切实负起责任,切实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实现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5):6-17.

[2]丁贤勇,陶水木.传承与创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6):122-125.

[3]耿文胜.高中历史新课标专题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7(2):25-31.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高中历史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