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研析

2020-09-10邱哲誉刘本峰陈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邱哲誉 刘本峰 陈峰

摘要:可靠性保障技术包含船舶自动化生产、设计等过程,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契合性和紧密性,对于优化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概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围绕电力推进、监测与自动报警等方面探究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进而降低事故发生次数,提升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船舶系统;电气自动化;可靠性保障技术

0  引言

可靠性保障技术贯穿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使用、生产阶段,优化该技术可以减少船舶故障频率,为系统稳定、有序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有必要科学应用可靠性保障技术,实现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使设备完成信息共享,突出电气自动化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概述

1.1 船舶电力系统结构

船舶电力系统包含输电、配电、发电、用电等内容,且电流包含直流和交流电。系统额定电压与电气设备型号、质量相关,电压等级包含直流和交流,其中直流电压分为24V、50V、250V、500V、1200V,交流电压包含24V、50V、250V、1000V、11000V,电压的选择对系统绝缘和安全维护工作较为重要。

1.2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特点

1.2.1 网络控制

网络技术、总线技术能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其中总线技术可以合并多种信号线,在多部件、模块中拓展信息渠道,将设备进行相互连接,围绕冗余结构和分布设计方式突出系统的技术性和稳定性;网络技术具有多层次特性,可以完成多人同时操作,进而提升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1.2.2 电子信息化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讯技术逐渐优化完善,实现电子自动化系统中模块组态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依托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能够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转,借助按钮下达操作命令,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效率,但針对系统性能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建议进一步完成可靠性分析。

1.2.3 技术综合

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相结合,能够提升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模块性和系统性,通过对系统结构进行灵活的组成和优化,科学调整船舶电气机动组态,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

2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探究

2.1 电力推进技术

当前电力推进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船舶运行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划分可以围绕多种层面展开:其一,动力来源。将中速、高速柴油机、个别燃气轮机作为系统动力源,结合动力源的多种类型,将系统划分成燃气轮机和柴油机两种推进系统。其二,布置形式。依托电动机的布置结构能够将系统分为机舱类和吊舱类。其三,电源形式。将电力推进系统分为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两种,其中交流传动方式相较于直流传动速度较快,可以使电力推进技术功能拓展至直流传动领域,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提供帮助。

交流传动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相结合主要包含CCV(无换向器交流电动机)、LCI(无换向器直流电动机)两种传动模式。其中,CCV能够对变频器完成同步调速,实现系统交流-交流转换过程,虽然此模式容易受到输出频率的影响,但电动机由于一直保持低速状态,因此CCV模式可以提升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LCI系统通过对变频器进行调节,实现交流-直流-交流的调速转换,且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效率和精度高、调速范围大的优势。同时,船舶在调距和运行阶段,可以借助螺旋桨实现系统配合。例如,船舶在较窄的水道或者港口中机动航行时,主要利用交流推动机使系统向低速运转模式调整;若船舶在空间大、较为宽阔的海域上行驶,需要调整推动机至超同步、同步转换模式,确保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2.2 监测与自动报警技术

机舱的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可以全面准确地记录、显示数据,完成在线监测和自动报警过程,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若想满足船舶的自动化运行要求,应围绕以下几方面优化自动监测报警系统:第一,应用综合性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故障进行科学的定位和排除,具备故障诊断、预报功能,降低系统事故发生率,提升系统的稳定性[1]。其二,开发DCS系统。若想对监测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需要对现场设备完成高效控制,借助微机控制系统及时报警。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利用3层网络结构,在主站位置增加控制室,包含打印、界面显示等功能,同时在机舱中建立信息转发站、通讯站以及多种分站。通讯站可以将分站中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分类再传输到主站,其中分站监测时独立性较高,能够将通讯、计算机技术科学结合。

2.3 电磁干扰保障技术

由于系统运行中用到强电设备、导航仪,在启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且传输线和静电场也容易受电源电磁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系统受干扰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干扰源且接收单元十分灵敏,应用抗干扰技术可以防止系统免于无关电磁影响,工作原理是破坏或调整电磁干扰条件,并选择相关元件,对接收单元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2.3.1 分隔变压器

由于船舶在水上工作,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容易受到极端、恶劣条件的影响,因此若想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以引进电磁兼容技术加强船舶电气抗干扰能力。在应用隔离技术时,借助参数和技术分析系统中因交流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情况,使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科学供电,通过干扰分析提升系统运行质量,确保强电装置和供电设置过程相互交错和独立。此外,建议利用交流变压器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过滤,降低系统抗干扰能力。

2.3.2 调整传输介质

转变传输介质是隔离干扰的关键方式,例如传播遥控系统中,系统的信息采集、向遥控中心输送数据的过程十分复杂且时间较长,部分信号从驾驶室发送到客户舱时受到电磁干扰,上传信息的效率和质量较低,进而影响自动传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通过转变介质,能够有效缩短传输距离和时间,将输入和输出电路相互分离,进而降低干扰问题对系统的负面影响。

2.3.3 应用RC吸收设备

依托自动化技术,可以在系统中科学应用多种电气设备,如电源开关、继电器等。当电源系统和电气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系统在运行中容易被电弧影响,产生电磁干扰问题。因此可以借助RC吸收器,该设备稳定性较强,极少出现故障,能够有效控制电磁干扰问题。此外,建议利用电阻对电容进行控制,抑制电磁干扰情况。

2.4 容错技术

机舱系统包含敏感负载变量泵、柴油机、敏感负荷多路阀组、起升系统、行走系统、制动系统、蓄能器、转向系统等部件[2]。容错技术实际上是在机舱系统工作中,对于漏洞和故障的包容度,能够对故障完成预判断,进而自动启动保护功能,断开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对系统指令进行自主隔离。容錯技术主要包含控制和监测两方面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监测系统会将故障信号转换成低电平信号,而监控系统可以精准定位故障区,全面综合分析故障性质,将数据传输到决策单元,并针对性解决故障问题,进而科学控制系统漏洞。例如,系统出现小范围故障,可以使用容错技术打开备用机组,降低工作负荷;若系统发生严重故障,容错系统会隔离传输信号,关闭系统故障延时装置,对漏洞进行修复。当系统完成修复后,应重启电气设备,确保系统安全和稳定。此外,当系统故障未顺利排除时,必须关闭机组,避免故障范围和影响的扩大而降低风险系数。

2.5 冗余可靠性保障技术

系统冗余设计主要对机组设备进行并联操作,这些设备具有相似的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后,通过并联模式能够提升系统稳定性。例如,当前大部分船舶系统主要并联3组机组设备,使其中每一机组可以单独执行控制指令,若某一部分出现问题,只需要启动备用设备,或者调用其他机组进行相互备用和代替。同时,在应用冗余可靠性保障技术时,注意分开设置储备系统的单元,合理控制单元间的合作和独立关系,若某一单元出现故障,其他单元不会受到影响而停止运行,可以快速进入环境状态,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3  结论

综上所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稳定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提升系统可靠性。通过优化可靠性保障技术能够加快系统自动化发展进程,实现船舶的平稳运行。因此,提升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是可靠性保障技术,能够降低系统在运行中的人为、外界因素,提升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陶文胜.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分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10):49-50.

[2]李晓宇,高原,张建军,等.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6):149.

[3]曾祥富.基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1):114-115.

猜你喜欢

电气自动化
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浅析电气自动化的运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的论述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自动化电气工程分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