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模式下,历史课堂引入的运用与实践

2020-09-10梁文

高考·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史观史料高中历史

梁文

摘 要:素质教育已经提上了日程,历史的教育教学已经逐渐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育,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传递历史的知识,梳理历史的梗概,而更多的是在为培育学生形成历史思维,促使学生获得历史熏陶而树立健康观念、以史明鉴激发学生生活辩证思维做准备。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成熟的关键期,高中历史应基于“20+20”模式,打造高效的教学空间,通过课堂引入的合理把控,调动起学生的历史探索热情。

关键词:20+20;课堂引入;高中历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引入环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教学效率的高低,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的引入形式有很多种,而传统的历史引入模式比较单调,甚至直接照本宣科,学生们不能领会历史的内涵,反而走进了死记硬背的死胡同,为了让学生的思维灵活化,借助引入模式的构建,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思维辩证能力,教师应从新课改的视角出发,设计引入模式,创新引入途径,铺陈素质教育之路的奠基石。

一、高中历史课堂引入中,传统教学思路下的问题所在

(一)引入环节敷衍了事

高中学习阶段,很显而易见的是,学生们基本都在为成绩疲于奔命,他们学习起来压力较大,任务量较多,缺乏足够的精力展开深入的知识剖析,像是历史这样的文科,学生们已经逐渐的陷入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而不能超脱传统观念,摸索历史的规律获得逻辑思考,教师在引入环节缺乏自然的过渡思考,采取直截了当的教学方式,为帮助学生提高考试的成绩,而选择开门见山,部分教师会选择上下课衔接的方式,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后展开本堂课的互动,长此以往,没有展开引入的创新,学生们思维束缚在狭窄的空间中难以发散。

(二)师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课堂引入与历史核心素养分离

我们处于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的生活很和平、健康,虽然社会仍旧有着物欲横流的不良氛围,但大部分的人还都是以健康的思想在生活着,不用为了温饱而费心费力,从物质追求已经逐渐的走向了精神追求,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基本得到了满足,但历史上,很多的年代都动荡不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以自己的主观思维去面对历史问题,从我们的主观思想出发,就难以理解在那些历史年代中,人们的一些想法和行动诱因,无法产生共鸣,甚至会以现代的三观去衡量古代的三观,产生理解上的误区。另外从历史的史料出发,教材上的信息多经过千锤百炼,史学家进行了反复的揣摩与历史资料整理,才得出的比较贴近于历史真实的内容,而教师若是想要拓展相应的历史资料,在引入环节丰富历史的信息,就可能会引入一些野史,由于很多的历史内容已经不可考,甚至在不同的书籍记载中内容有所差别,教师所能够引入的比较真实的资料不充分,尤其在新时期,一些网络的史料更是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在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其中历史内容的真伪还有待争议,另外由于学生们知识的储备不足,在历史方面的史料了解多依赖于影视剧,他们在分析史料问题时,难以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容易在思维定式下形成狭隘的认知,课堂引入应注意帮助学生构建思路,让学生在引入的观点下,带有批判性的思维去辩证问题,形成正统的历史思维意识,教师在引入缓解,可围绕学生的历史基础情况、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辩论喜好等,促使引入三维目标建立起来,逐步的转化为核心素养教学体系。

(三)引入内容与实际问题脱轨

1、引入知识与教材主题关联小

课堂引入中,为了抓紧时间化解历史的难点,强化学生的历史记忆,应形成一针见血的问答模式,促使学生在引入的环节快速的记忆知识点,将历史的复杂问题简化,形成抽象变直观的逻辑思维,若是教师偏引入一些趣味性但与教材主题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则脱离了历史的教学计划,学生议论的内容也与历史的主旨“擦肩而过”,那么不仅不能起到新课互动的效果,反而会徒增学生的知识量负担。

2、引入观点与史实不符

历史包含正史与野史,部分的历史资料并没有经过查证,或者说还处于有争议的阶段,一些历史问题模棱两可,还没有得出比较明确的议论结果,史学家也是争论不休,各持观点,若是引入还没有被证实的历史观点,则跳脱了历史的严谨空间,缺乏历史的精准性,可能会对学生形成错误的引导,部分教师的历史认识也不够充分,难以区分正史与野史,将一些还不能确认的观点引入课堂,促使的历史思维比较混乱。

3、引入脱离学生实际

引入的历史信息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应该是相互契合的,因为引入只是一个开始,引入后的互动,引入后学生们的想法与议论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引入要让学生有积极的參与意识,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引入的内容不能在议论中戛然而止,如果问题只有一个普遍认知的答案,显然学生们议论的时间就很短,如果引入的议论话题有很多种思路,答案也是开放的,那么学生们就可以你方唱罢我登场,引入虽然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应注重这个引入环节,要让学生们通过引入形成探索历史知识的浓烈兴趣,引入并非只是简单的“开场白”,引入可以与课件结合、与问题结合、与故事结合、与思维导图结合等,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高中历史课堂引入环节应关注的重点

引入如同铺设了一条轨迹,学生们的思维思路便是铺展开的轨道,而通行的列车就是历史的知识,学生们可铺设多种轨道,让轨道的面积宽泛起来,教师应注意引入并非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环节,而是进行课堂角色转换的关键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引入后课堂的主体,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认知层次的了解,使得引入环节产生趣味问题、实践信息,促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起来,情感也变得丰富,一步步的借助引入的这根线,顺藤摸瓜的找到历史的内涵,深入的钻研历史的规律与潜在底蕴。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客观分析的意识。

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应好为人师,一步步的去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化解问题、总结问题,打破时空下的错乱思维,让学生们结合真实的史料,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解释能力。

(一)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引入

历史可构建框架式的逻辑思维,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就像是一个书架,书架上陈列着哪部分的知识,哪部分的知识互相关联,书架的空间想通都是由学生来决定的,如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一定的背景特点,历史的人物、历史的事迹、历史的经济与文化情况等均有一定的殊异,学生们可以把这种殊异的信息陈列在不同的脑海框架中,而一些纵横衔接的历史资料,如同一地点下的不同历史发展、同一个地点的名称变化、都城发展、政治模式等都可以串联起来,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时间线索下的逻辑构思,注意知识之间的串联,让学生将碎片知识凝聚起来,构建系统化的记忆认知结构。

1、展示大事年表引入,把握事件之间的联系

2、学生自主构建时间轴引入。

3、在历史地图引入中,针对共同点进行提问,归纳其中的内在联系

(二)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课堂引入

1、提高教师的史学素养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尽可能的博学多才,不断的去研究史料,可以整合已经出版的经典史料,也可以钻研新鲜出炉的新观点信息,可以将图文信息整理为PPT的格式,也可以在网络中,选择视频介绍,进行历史真伪的筛分与辩证,历史教师应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主题之间的必然联系,合理的构建历史的关联线索,更加详实的去评价历史的任务,更加严谨的去解释历史发展,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思维,促使学生有解答疑惑,课堂提问的主动性,教师可在教学之余,钻进史料堆中,研究与高中教学有关的史学知识,尽可能广博的去探索与历史有关的学科内容,通过强化自己的史学素养,而熏陶学生,让学生们也被教师感染,拓展史学的视野。

2、引入的设计要紧扣史料

引入的内容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启发,要让学生从静态变为动态,在课堂上活泛起来,要有所针对,针对历史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们展开核心内容下的思考与互动,教师要认真的设计问题,可构建比较层次化的问题,这样让基础薄弱和基础较强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活动,教师在引入设计中,应紧紧的扣住史料的脉搏,从锻炼学生史料分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出发,围绕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的指标要求等,进行引入的目标设定。

3、引入方向应为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引入的内容,应设定一定的教学方向,锁定某一教学的目标和思路,本着为培育学生史料实证思维的目的,可让学生在引入的信息中剖析其中史料的关键信息,解读与抽选自己感兴趣的元素进行史料的议论,史料应能够佐证某一观点,或者学生提出某观点去佐证史料,教师应让学生有参与感,有史料的融入体验感,充分的了解史料,能够基本的辨识史料,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材料分析与利用能力。

(三)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课堂引入

在教材等比较具有可信度的历史信息上,展开对史料中主人公、史料来源判定与分析,联系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整合,做出对历史发生、发展情况的解读,能够让学生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的碰撞,而后突破教材的限制,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

历史解释需要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依据史料对历史进行解释与评析,对历史的认识。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来评价、解释历史的史观是革命史观,也叫阶级斗争史观,简单地来说,就是从革命斗争角度认识历史,在这单一的史观影响下,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就相对单一,缺乏全面性。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出現了多元化的新史观,包括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等现代史观,这些新史观都是唯物史观的衍生。在探究问题时,利用不同的史观进行提问式的课堂引入,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的思考思路,形成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历史核心素养培育需要渐进的发展与提升过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将面临大转变,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引入研究也将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2]朱汉国.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宫辉.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段吉群.高中历史教学要抓紧三个“关节点”[J].宜春学院学报,2007(6).

[5]黄国锐.建构导入,优化历史课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猜你喜欢

史观史料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