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20-09-10赵斌蓉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学资源

赵斌蓉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使生物教学“活”起来,超越狭隘的教材内容,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素材以及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够逐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合作性学习,共同建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用生物知识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三方面,有助于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开发的设计者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教学资源  开发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49

如何利用农村丰富的生活资源进行初中生物学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兴趣?作为一名在农村初中从教16年的生物学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验室中课程资源的利用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在生物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实验室中的课程资源,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首先,需要学校配置教育部规定的必要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如挂图、音像、模型、不同倍数的显微镜、解剖器具、必要的药品等来满足实验和实践的需要;其次,定期定时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参观和学习,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的实验室不仅仅是验证实验的场所,而且是真正变成动手实践探究问题答案的创新阵地。

二、校园及周边环境中课程资源的利用

多创造校内生物实践机会,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就在身边。比如调查校园有哪些生物,在校园对植物进行识别分类,在植物上悬挂标签,领养并照顾;七年级下时,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社区进行调查访问,学生都积极准备了相机、手机、笔记本,还对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采访,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的情况以及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然后学生制作板报、写保护环境的倡议书,倡导全校师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可以制作展板拓展生物学课外知识、生活常识。如此既能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又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物素养。

三、媒体中课程资源的利用

互联网是备受关注的媒体,网上有许多生物教育和教学的信息,如动植物的图片、课件、动植物的趣闻、最新生物科学的进展,我国的植物状况,各种生态系统,我国各种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社会热点中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的进展、干细胞的研究、绿色食品、生物入侵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环保电影,从录像、宣传片中获取环境保护知识。现在基本每所学校都配置了一体机,每一节课都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形象的教学材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培养实践能力。

四、教材中课程资源的利用

新课程倡导“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实就是要利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这包括对教材的筛选补充、顺序的调整以及根据需要选用材料、制作教具、课件等。如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图片制成课件,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再者将教材中所给的习题有针对性地编成实用性比较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案。这样独创性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五、农村便利丰富的生活资源的利用

农村生活在生物教学资源的拥有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春耕季节帮忙父母浸种,到田间帮忙干活,播撒水稻、花生、蚕豆、油菜种子,插秧苗,移栽油菜苗等,不仅能学到操作技能,还会学到有关株距、行距、合理密植的知识;很多农户都有塑料大棚,学生在帮忙时就会知道水、温度、空气、肥料、阳光等因素是植株正常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等有了初步的认识,还知道了杂草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还有玉米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产量,果树要打顶摘心去除顶端优势。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物学知识、也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使学生知道种田不易,种田需要科学知识,明白将来要科学种田。到稻田采集草履虫、眼虫、涡虫等动物,用矿泉水瓶代替烧杯或培养皿来培养这些小动物,做到实验材料就地取材。让学生自己到外面寻找动植物标本,用水稻、玉米的叶和枫叶等烘干来制作平行脉与网状脉,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还可以带学生參观养殖场所,蔬菜基地等,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六、人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即生活,那么学习中师生的不同经历、体验、感受、学习方式等都可以成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人文课程资源。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家庭背景使学生对生活、社会的理解各有不同,通过教师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真诚地沟通交流,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使师生之间在和谐的环境中共同进步和成长。无论是禽流感、艾滋病、新冠肺炎还是唐山地震以及经济萧条的社会现实,都会成为人文课程资源,都可以成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师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从而改变生物教师僵化的思维定式,改变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使生物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从依赖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走出生物教学的狭隘地带。通过教师课程资源观的更新,课程资源就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所处的环境都可以成为探究的源泉。总之,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为出发点,在校内外从不同途径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生物教学将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教学资源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