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20-09-10雷蕾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作用小学语文

雷蕾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乏有一些趣味性强、意义丰富的文章和诗词,语文教师的口头讲述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让小学生真正地认识和理解文章真实的意味,然而,多媒体技术却能够直观地以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将一些经典课文呈现出来,让学生们融入课文中的情景。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作用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技术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3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小学都普及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再是新奇的事情。多媒体将文字、画面、录像片段、声音融合为一体,带给观看者全新的感受,对比传统的黑板以及粉笔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多媒体的使用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教学减轻了负担,让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本文将分析多媒体技术在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由于受成长阶段的限制,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为主进行学习,抽象思维还在逐步建立过程中。多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声同步传播,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形式、不同功能的感性信息,立体直观的动态画面,美妙悦耳的背景音乐,可以将学生带入简单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而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借助这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适合学习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文的朗读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让静态的教学内容动起来,让学生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对课文进行认真的学习。把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文中关键段落的文字以视频或者声音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文的阅读,将自己在学习新的语文知识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思维转化成实际的创新能力,并建立起独立思考问题的模式。多媒體课件将只有课本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生动形象的视频,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二、让重点及难点变得容易

语文课本里的部分内容相对枯燥并抽象,对小学生来说想要理解十分困难,虽然教师已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讲解,但学生还是不懂教师究竟在讲什么。多媒体课件以图形与动画作为基本的表现形式,能够把图形从静态转为动态,大小以及快慢都可以自如转换。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转换过程的观察,就好像自己身处在那种场景之中,不但能够接收更多的知识信息,还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利用多媒体可以把课文里面相对抽象的重点及难点简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生动性,为解决重点及难点找到突破口。

例如,在进行《黄山奇石》的教学中,课文对“仙桃石”的描述就是一个教学难点。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出动态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奇石出现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瞬间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软件,教师不仅解决了教学难点,也完成了比喻句的针对教学。再比如,在进行《看月食》的教学时,月食的形成原因不但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可以显示出太阳、地球、月球各自运动规律的多媒体动画课件,另外,还应注意展示地球造成的阴影。课堂上教师进行课件的演示,月球因为围绕着地球转,会逐渐进入到地球形成的阴影里面去,可以反射的太阳光逐渐减少,等到月球完全进入地球形成的阴影中,月食也就出现了。学生亲眼看到太阳、地球和月亮运动变化的过程,很容易就掌握了月食形成的原因,教师和学生都节省了大量时间以及精力。事实表明,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需要,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收到比预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课文的真实情境

有很多课文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想让他们感受文中的意境以及感情非常不容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会安排他们对课文反复地进行朗读,教师给出一些提示性的讲解,不过收效并不能让人满意。如果使用一幅可以重现文中情境的图片,一段画龙点睛的音乐,又或者是一组富于渲染力的画面,再结合课文中的关键字句或者段落,可以大大引起学生的注意,得到他们思想上的认同。比如,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时,课文里面饱含的感情一定要借助朗读才可以表达出来。因此,可以安排学生一边观看关于西沙群岛的视频,一边听有背景音乐的课文朗诵,让他们充分体会课文展现的美,进而调动他们的感官,让他们理解课文里描绘的景色之美与意境之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读”始终为教学的主线,可以采取点名叫学生朗读、全班一齐读、各自默读、配合音乐以及画面读、彼此听读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课文营造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作者心意相通,可以提高课堂的情感渲染力。这样不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了课文,还锻炼了他们的朗读以及理解能力。

四、增加教学传递的信息量

语文是一门涉及许多知识、包含巨大信息量的学科。怎样在语文课堂里巧妙地增加信息量,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就成了很重要的课题。相关研究显示,人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可以同时应用多种感官,将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多听与看的训练,同时听和看能够共同接受课堂信息,学生获得的信息量比传统教学高出许多倍。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身处图像、音频的世界里,让展示的效率提高,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增加传递的信息量,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多运用这种方式作为教学的补充,让学生能够在足够了解课文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语文学习。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了许多全新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并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学生将获得更大的收获,语文教学的水平也能够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怀伟.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7(23).

[2]郑成军.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浅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06):103-104.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作用小学语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