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阅读与人格培养

2020-09-10何毅军

南北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格塑造途径教学模式

何毅军

【摘    要】阅读是人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力图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阅读的形式也必须有所创新,须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

【关键词】创新阅读  人格塑造  教学模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48

一、提出的背景

应试教育在中国叱咤多年,有其优点亦有其缺点。即便是强调重在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的21世纪,应试教育也于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主要是部分家长和老师目光短浅,他们只看中眼前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意识到综合能力与成绩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家长、老师以及学校眼中,表面上分数好看的孩子,其综合素养肯定也高。这种观念在农村地带尤为盛行,城市地区已改革,并慢慢渗透综合素养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却见效甚缓。而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量级”模块——阅读,其落后也牵绊住了初中语文教育向前发展的脚步。

因此,本文在反思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模式后,对此产生了一些想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阅读”与人格的塑造相结合的课题,并对此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二、何为创新阅读以及人格培养

创新,意味着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创造,而不是无中生有。创新阅读,在笔者看来,就是将学生的大脑开发到极致,在阅读中培养创新和创造能力,以提倡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自我思考以及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也能打破传统思维,用创新思维去思考。

人格培养,即是指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通过培养,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润物细无声”,慢慢才能培养。

创新阅读与人格培养之间互相依托,共生共存。创新阅读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在方方面面一定会渗透人格的培养,从方式方法,再到监控、评价等,都直接影响学生是否形成健康的、个性化的人格,有利于培养其冒险性、独立性以及逻辑性。

三、提出创新阅读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如今时代走向多元化,网络信息膨胀发达,全球化的趋势愈显。在信息交换高度发达的时代,影响是很容易发生的,思考要发展何种人才是当代教育应该关注的焦点。创新不是简单地引领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组,而是在重组的基础上去创造。经济时代,最缺乏也最需要创新。日本也曾反思先前将教育重心更多倾注在死记硬背,忽略创新,导致学生缺乏主见,没有个性,从而进行改革。若要实行“教育先行”,务必将学生放在首位,重视发展学生个性与创造力,而是否有这样的创造力取决于素质准备,尤其为人格素养。

第二,尊重学生、培养个性,这是全世界教育界都在尊崇的信条与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作为阅读这一板块,我们也要注意人格素养的培养,那么阅读的创新就势在必行。

第三,创新阅读与人格培养是离不开、彼此互为依托的关系。创新体现的是一种综合素质,不止表现在智力因素,同样也表现在人格特征上。而中学时代,是学生身体、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从懵懂幼稚走向理智与成熟。这时期,男生女生的学习成绩会进行大洗牌,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占领“思維的高地”,主导了学生思考的发展。学生情感浓烈、容易冲动。到了初二尤为明显,个性开始形成与发展,个人色彩十分突出。而此时的他们,认为整个世界自己是最与众不同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对于老师或同学的约束或是制约感到暴躁、厌烦。而传统的阅读教育,并无特色,对于此时期的学生而言,提不起太大的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对此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提倡创新阅读,是从学习方式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迎合了此时他们的性格特点,学生对此不会产生太大的反感,从而便能提高学习成绩,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四、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1.发现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思考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式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最后发现规律或结果。它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指通过对环境的创设,无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它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产生高度的学习动机。

4.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是指贯穿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学。它颠覆了传统教学,学生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这几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最大的颠覆是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拥有课堂的主动权。在创新阅读中,学生和老师是共同的发现者和探索者,甚至教师是引路人的作用,是学生能力与人格形成的推动动力。

五、创新阅读和人格培养的途径

既然学生的人格培养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有效利用创新阅读来培养学生的人格?

1.深入挖掘学生阅读兴趣所在,让学生先“爱上”这门学科。都说兴趣是人生的导师,这句话的存在并不无道理。实际上,一个人的兴趣对他的学习是可以起非常大的作用的,甚至可以直接转变学习态度。而阅读兴趣,是指在阅读材料时,能积极主动地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考、探究。这种思考与探究会使学生主动去推敲阅读材料,挖掘出其隐性信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了一种成就感。另外这种阅读兴趣对于维系学生情感交流、激发他们的创新和联想思维以及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在学习《童趣》这一课时,我通过一首古诗来导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代入情境,同时在课堂中我还组织学生展开了有关童年趣事的大揭秘,让每位学生开启“童年时光机”,坐上机器,重回童年,并让学生探索童年时发生的趣事,并在这一个个“童趣”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提升素质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格。

2.教师要善用网络信息和媒体,并将阅读生活化。创新阅读,这其中的“新”也包括在信息的更新,网络时代信息飞速发展,教师一定要紧抓时代的潮流,善用多媒体,学习高新技术。而多媒体的视听效果以及各种变化效果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阅读。而在创新阅读的过程中,人格培养与其是不可分割的。比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首先,我会播放一首相关的歌曲,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在意境中体悟。其次,我会将里面描述到的景象用动画、图片以及PPT的变化效果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体会到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我会播放这首曲的相关歌曲,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会感受到作家想要表达的意境,也能体悟到作者想表达的游子之心。在这种环境下,便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

3.课堂的结构要多维化,生活化,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健全人格。以前的课堂上,教师都是作为主讲人,学生是聆听者,这一模式是固化且落后的。在我们的创新阅读中,这种模式势必会被推翻的。必须把阅读的主场交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从而实现课堂的生生、师生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中顿悟。比如,在开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时,我将会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出发,探讨到底生活欺骗了什么?如果生活欺骗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讨文本,与小组成员一起去探索,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学生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图画来描述,最终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即使生活欺骗了我们,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创新阅读就是要多读文化经典,在同中求异,标新立异。创新阅读,即是要学生在学习上具备创新思维意识,要学生在同中求异,标新立异。教材是一样的,学生便要在创新阅读中达到打破思维定势,去思索自己的答案。比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时,我会提前给出一张图片,让学生根据这张图片去探索,自由发挥讨论,碰撞不同的答案,只要调整一下思維模式,在相同中找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最终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化浓缩的精华,记载了千百年来中国的精神、思索与思想,多阅读文化经典有助于树立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论,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忍不拔毅力。比如,我们可以在校园里创设一些文化经典的读书角,准备一些文化经典,如《牡丹亭》《伦语》《汉书》《离骚》《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也可以在校园一角建设一些虚实结合的一站式经典阅读空间。

六、结束语

学生的创新阅读与人格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功,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深入渗透,通过创新阅读,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在思维创新的过程中去不断思考、反思,最终实现阅读创新和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邓红颜.创新阅读方法彰显语文本色[J].小学教学参考,2019(22):30-31.

[2]刘伟.创新阅读方式,优化阅读内涵[N].新华书目报,2019-04-05(016).

[3]王智燕.浅谈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97.

[4]蒋存芹.在阅读中促进学生创新阅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93.

[5]高暇,初杰.创新阅读形式提升语文素养——杏林小学“生活教育”环境下的阅读校本课程建构与实施[J].中国农村教育,2018(19):56-57.

[6]郑玉婷.创新阅读体系构建培养学生阅读技能[J].名师在线,2017(03):23-24.

猜你喜欢

人格塑造途径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