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讨

2020-09-10胥耀宇

南北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探讨小学语文

胥耀宇

【摘    要】诗歌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及情感寄寓给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增添了别样的色彩,给文学园林增加了新的景观,也给广大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带来了焕然一新的学习研究体验。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为主要舞台,深刻探讨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02

小学诗歌教学体系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成为了教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诗歌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改善初学者的学习思维,提高其想象力、创造力与实践力。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部分教师对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实际效率却并没有与其内在价值匹配起来,从而使得小学诗歌教学课堂长期处于一个落后单调的状态。因此,本文重新构想了诗歌教学的本貌,并进行了以下总结。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展现诗歌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诗歌不单单是简单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丰富情感、丰富阅历与丰富想象力的有机组合,诗歌中呈现出来的往往是美好的意境,因此我们教师也要以此为突破口,借助创设具有诗歌意境的教学情境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与理解力。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对应的诗歌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中进一步感知诗歌中的画面和情感。譬如教师在朗诵古诗《春晓》的时候,就要用语音、语调、音色的变化来着重突出诗歌中满含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和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中的潜藏情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促音停顿来制造轻快的感觉,营造活泼的诗歌情境,从而感染学生的情绪,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创造诗歌教学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创造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分句朗读,配合图片朗诵,学生齐声诵读等方式来创造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借助PPT、图片照片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深度感悟诗歌中的意象美、意蕴美,从而最终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

二、培养学生字字推敲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共情能力

字字精炼是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古有贾岛反复推敲得一字之师的轶事,如今我们也不能够潦草应对诗歌学习和诗歌讲解,而是要以更加严谨钻研的态度来帮助学生对诗歌中的文字语言进行反复的推敲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与作者的共情能力。就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泊船瓜洲》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具有极强的情感寄托意味,因此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具有矛盾性和讨论性的文字探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反复的联想去品味作者在写出这一句诗句时的情感,去捕捉作者在这一字中所倾注的感情与情绪变化。而对学生来说,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某一个特定文字的分析理解过程,更是透过一个简单的字去窥见作者情感、诗歌意境以及诗歌情感的过程。而有了这样析字品句的经历,学生也就更容易去理解诗歌中的文字美、语言美和意境美。同时,学生通过反复揣摩文章中的字句,也能够给自己的诗歌创作积累一定的资本与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在遣词造句上的能力。

三、重视诗歌的意境和文字的意蕴挖掘,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诗歌的意境和意蕴是通过文字联想画面而呈现出来的,单纯的诗歌文字教学并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热情,也难以有效转达诗歌和作者的情感。同时,诗歌具有较为突出的形象转换特点,教师恰当运用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文字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并为小学生释放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造一个有利的平台。因此,我们教师在构建具有诗歌意境的教学环节的时候,要转换学习和理解的角度,引导学生作为直接的参与者和欣赏者去想象诗歌的画面,去描绘诗歌中的意境,从而为学生揭示一个更加丰富广阔的诗歌世界。譬如教师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时候,诗歌中有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与画面张力。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要局限于逐个分析文字,而是要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联系句子中的意象来构想这样一幅凄凉寂寥的画面,体会作者在看到和描绘这些意象时的情感与情绪。借助这种教学形式,尽管学生在现阶段仍旧无法完全理解诗歌的内涵,但是却可以从一个较为大觀的层面对诗歌和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和美的体悟,从而帮助学生透过文字美看到画面美,再最终看到作者的内心和情感,真正与诗歌意境产生共鸣与情感联系。

四、开展诗歌创作的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写、动脑想的过程中提升感知力

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应当合理的划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教师带领下的“学”,也就是通过观看和阅读等形式来了解其他作者的作品,感悟他人诗歌中的情感与意境。这是较为基础也是较为初级的一个步骤,但却对学生学习的第二个步骤的高效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为学生的练习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诗歌书写体系基础、情感构建方法等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创造动脑去构思,动手去书写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转换思维,实践自己的理论学习成果,更有利于学生在创作中不断提升感知力、创造力和对诗歌本身的探索兴趣。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将学习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将理论学习的方法与实际观察的结果、积累的情感联系起来,形成文学性的创作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则要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诗歌创作任务,通过布置每日一小句,每周一首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将诗歌创作的过程规律化、习惯化,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改善学生的诗歌教学效果积累丰富的经验与素材。

综上所述,由于诗歌本身的趣味性与延展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许多有效的方法来达成有效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从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一样的语文世界,并掌握必要的诗歌学习和语文学习素养。但无论如何,教师都必须要构建一个基于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特征、能力特长而建立起来的课堂,帮助学生以最擅长的学习方法来接触诗歌,了解诗歌和学习诗歌。只有这样,学生的诗歌学习过程才会具有自愿性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杨君梅.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讨[J].南北桥,2019.

[2]于伟丽.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31):102-103,共2页.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方法探讨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