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的横向研究

2020-09-10段胜利

体育时空 2020年19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

段胜利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56-02

摘  要  伴随世界体育的发展,运动员随着比赛强度和对抗的不断增强,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鉴于这种情况,仅从医学上做出对损伤康复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运动员损伤后的心理问题也值得注意。了解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损伤后的心理反应,掌握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以及促进其快速康复。

关键词  运动损伤  心理康复方法  横向研究

一、前言

运动者在体育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是非常常见的。造成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传统意义上导致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训练水平不够、比赛或教学组织不当、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欠佳、恶劣的天气等。然而鲜有研究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也是诱发运动损伤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予以弥补。

二、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

(一)影响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1.造成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因素有许多,表情的紧张、内心的恐惧、面部的冷漠、态度的怀疑、动作的不坚定等。宏观上说,心理因素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例如,当运动员内心难过或伤心时参加比赛,他的思想、意志和技术动作不能保持协调一致,容易造成失误,导致损伤;活动前准备不充分、自信心过高或过低、担心和害怕再次受伤,都会造成训练和比赛时肌肉紧张,使受伤的概率增加;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讽刺以及外界环境的压力,使运动员内心充满恐惧,增加受伤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精神疲劳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2.运动员康复过程的影响因素。在运动员的心理康复中,父母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其次是教练员和队友。内向型的运动员平时不善表达、比较沉闷,这类运动员受伤后更需要外界的关心,特别是得到教练员的积极关心和鼓励。同时,运动员的性格也是教练判定和制定训练方案的有效依据,如对性格比较内向的运动员,教练员从表面并不能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其他运动员的帮助和他父母的帮助等方式予以了解。

3.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教练员在训练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团体或个体聘请专业的教练来指导教学和训练。教练是课堂的组织者,每一节课训练模式的新颖程度、教学环境和教学场地的搭配、教学气氛的烘托等这些因素都关系着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训练模式的新颖程度决定了能否吸引每一名运动员的注意力,保持注意力就相当于增加战斗力,这样才能增加运动安全的系数,减少运动员的失误率和运动损伤的发生。环境和场地的搭配要恰到好处,要充分利用好场地。教练要根据不同状态的训练氛围来制定训练内容,如运动员在训练中想用发声来发泄下自我,而安静的环境氛围让他们会很压抑,有声也不敢发,这时教练可选择一个能让他们发声而又不感觉害羞的地方来完成训练,能减少损伤的发生。

(二)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

运动损伤时常会发生在每一个运动员身上,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损伤发生后会对受伤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能坦然面对并积极完成和医生的配合治疗;有的遇到损伤会大哭、大叫、迷失自我。一旦受伤,我们可以从运动员的身心两个方面进行系统治疗。随着现代运动医学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康复时间已经大为缩短,但要想获得全面康复,重新投入训练和比赛,就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积极的心理康复计划。积极思维、设置目标、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1.积极思维。积极思维在行动中可以调动一个人的活力,它不仅能起到激励作用而且还能焕发一个人的激情,让人们每天都有一颗自信、执着的心去做事,这种思维模式会产生很大影响,即人越积极、乐观,就会生活得越快乐。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应学会使用积极思维对付消极思维。通过积极的思维,可以让运动员的身体活力四射,在赛场上展现出应有的技能,减少失误、减少损伤或使运动损伤尽快恢复。

2.设置目标。每一位受伤的运动员都急于回到自己的赛场,开始自己每天的训练,但是过于心急只会让损伤更加严重。为此,要根据康复治疗师的分析和医师的疗程用药,要遵循康复训练计划,设置合理的目标,并定期测量、评价目标实现的情况,及时得到目标实施的反馈信息。如果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情况,那么目标设置的无论多具体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反馈不仅能提供相应的信息,而且具有提高练习积极性的作用,这样一系列有条不紊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康复更彻底。

3.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可以让我们对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也是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运动员可以通过表象训练假想重返赛场并在赛场中有较好的成绩,在比赛中哪些是自己需要注意的措施,不让同样的失误再次发生。在进行表象训练的时候,运动员对动作的想象必须是清晰的,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4.自我放松训练。通过自我放松训练可以让运动员达到内心一种放松的状态。通过自我放松可以降低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及可以降低由于紧张而产生的能量消耗,进而使身心得到休息,并进一步加速疲劳的恢复,以此减少损伤或更快地恢复损伤。

(三)优化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的条件

1.最大限度避免损伤。运动员训练要听从教练的安排,不做危险性动作;挑战新动作时要有同伴或教练保护;必要的护具一定要戴好;按要求使用器材;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增加动作技术的难易,但是不要盲目创新、创造。

2.使用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参加心理训练可磨炼克服苦难的坚强毅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使运动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由于在面对困难时,每个人的态度因人而异,所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每个人完善的心理训练方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心理训练方法,都不能脱离个人的意志、品质和信心去训练。

3.激发运动员的信心。竞赛日程训练不仅包括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且要分析对方的优缺点;综合观察后从自身找原因开始,先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到最优化,再激发自己的信心,即使是遇到事情、处理事情的时候,也要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并抱有信心,如此会提高自身的注意力。

4.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练在训练中要尊重运动员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在训练时间的分配和利用方面,要给运动员留下充分练习和相互合作的时间与机会;在训练结果的达成方面,要让运动员自我感悟,自己研究和探讨怎样做才能更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让运动员经常有一种因成功地练习而产生的健康向上的情绪体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运动损伤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心理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积极思维、设置目标、表象训练等是心理康复方法中几个重要的变量。在运动中要使用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为此需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运动员的信心,以此使其调整好心理状态,促进损伤的康复。

(二)建议

合理安排運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注意训练技巧,调动运动员的情绪;优化体育训练场地,完善训练器材,形成环境优美、器材完备的优良训练氛围;运动员应与教练协调配合,使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向有利于完成运动损伤康复目标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何颖,徐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301-303.

[2]郭飞,王一民等.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学模型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08):732-734.

郑州西亚斯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
篮球教学中出现损伤的原因
高校龙舟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