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文学名著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2020-09-10韩双

今古文创 2020年36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文艺复兴外国文学

【摘要】外国文学名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可以有效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史,提高个人修养,扩大知识面。自文艺复兴后,外国文学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作品着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以社会各个阶层的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

【关键词】外国文学;文艺复兴;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30-02

外国文学名著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名著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名著提倡以人为本,打破了以往的以神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名著中则是充满了理性主义。进入19世纪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发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代了以往的写作风格,开拓出文学发展的新天地。

一、贝内特丽丝的形象塑造分析

贝内特丽丝是但丁《神曲》中的天使角色,而在现实生活中,贝内特丽丝是作者一生挚爱的姑娘。即使贝内特丽丝早逝,但这位姑娘依然是但丁灵感的源泉。《神曲》中的贝内特丽丝善良温柔,有着美丽的容颜,聪明伶俐却又不失端庄稳重。对但丁而言,贝内特丽丝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对自己有着无限的包容,又像爱人一样鼓励并支持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但丁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精神层次上的爱都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在但丁和贝内特丽丝的谈话过程中,对在天堂游玩的描述中表达了对真和善的执著,期盼能够走出迷途并对当时的时局进行拨乱反正,努力找到复兴政治和道德的路线。

二、维特的形象塑造分析

维特是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歌德笔下的维特擅长绘画,在诗歌方面造诣极深,对大自然有着浓重的热爱之情,并且乐于助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维特对绿蒂的爱非常深厚,因为在维特的心中绿蒂是真、善、美的结合体,是维特眼中的天使,但是绿蒂已经有婚约,不能和维特在一起,因此维特感到十分忧愁。维特对迂腐的公使有着浓重的厌恶情绪,极度讨厌封建贵族,对封建贵族势力具有激烈的反抗精神。由于爱情不能够实现,理想逐渐消失破灭,维特感受到官场的黑暗压抑,社会的世态炎凉,最终维特选择自杀。维特的烦恼是资产阶级整体的烦恼,维特具有当时疯狂运动时期的激进思想。

三、堂吉诃德的形象塑造分析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提起堂吉诃德大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骑士骑着一匹马,向风车飞奔而去的场景。堂吉诃德被塞万提斯塑造成了一个与现实严重脱节且经常沉浸在自我幻想中的人物,盲目行动不顾后果。由于沉迷于骑士小说中,堂吉诃德有一个想做行侠仗义的骑士梦想,因此带领其随从桑丘开始历险旅程,在历险途中二人发生诸多可笑的事情。通过桑丘的视角塞万提斯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滑稽的骑士,其背后竟然具有高尚而伟大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却是代表着正义。堂吉诃德身上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代的人们所缺失的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使更多人为堂吉诃德感动。堂吉诃德是一个具有浓重喜剧元素的角色,他的一生虽然是一个悲剧,但却成为外国文学名著中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

四、哈姆雷特的形象塑造分析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一生中充满悲剧色彩。原本哈姆雷特是一个丹麦王子,但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高贵血统的王子,而且他是未来王位的继承人,但凭借这一身份无法将悲剧的人生相结合。于是莎士比亚让其接受了各种人生坎坷经历,经过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叔叔谋权篡位的种种打击后,哈姆雷特逐渐向复仇的道路发展。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在不同现实情况的打击中哈姆雷特的内心也经历了复杂的斗争过程。通过哈姆雷特复杂的心理斗争,让广大读者对哈姆雷特有了全新的认识。主人翁逐渐从不谙世事发展成为对周边事物充满怀疑,而后能够直面社会现实,最终孤注一掷愤然反抗导致悲壮逝去。哈姆雷特的转变过程具有人文主义新思想的因素,也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斗争经过。现实没有理想中的美好而是依然残酷,旧势力仍然是强大且不可逾越,哈姆雷特最后只能选择一人进行战斗。哈姆雷特的最后一次反击是其人生中最后的反抗也是整个故事最激烈的部分,同时也是哈姆雷特和过去懦弱的告别,并且走向全新的自我。即使哈姆雷特最终的结局是与上层社会的贵族同归于尽,让读者充满惋惜,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成为了经典。

五、魯滨孙的形象塑造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鲁滨孙从小就对冒险有着浓厚的兴趣,厌倦遵守规矩和制度,为了实现梦想鲁滨孙曾有三次驾船出海远游的经历,想要实现闯荡世界的愿望。在最后一次远航中,鲁滨孙遇到风暴造成船舶抛锚停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小岛危机四伏,主人翁面临着生存下去的考验。鲁滨孙并未埋怨上天的不公,反而在荒岛中凭借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大自然进行抗争。鲁滨孙在荒岛上建设房屋供自己居住,在废弃的船中找到粮食种子进行粮食种植,饲养羊群为自己供给食物,甚至尝试制作面包、葡萄干。鲁滨孙在自己的努力下不仅生存下来并且坦然面对大自然的各种考验,还在一场野人举行的狂欢会中救了“星期五”。在小说的结局中,鲁滨孙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拥有了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并且荣归故里。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朴实的语言,引人入胜且身临其境的描述,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勇于创造且不甘平庸的鲁滨孙。

六、《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巴黎圣母院》是由法国文学家雨果所创作,书的核心就是让读者了解人类本质的“美”和“丑”。首先,副主教克洛德从事神职工作表面上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但是内心却虚伪丑陋。克洛德表面上在维持宗教的清规戒律,但在内心中却在宗教的规定和内心私欲中反复挣扎,因为克洛德想要将艾斯美达拉占为己有。克洛德的形象是对当时教会实施的独裁和禁欲主义进行重点抨击,虽拥有自身觉悟,却无法对教会的束缚实施突破,缺乏和传统斩断一切的勇气。克洛德对自身人性要求的憎恶转变为对他人的憎恨,甚至策划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陷害艾丝美拉达,最终将其送上绞刑架。其次,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外表英俊帅气,弗比斯将外表作为其迷惑他人的面具。弗比斯选择富家千金做自己的未婚妻,却同样贪图艾丝美拉达的美貌。弗比斯为了保证自己的丑陋行径不被公之于众,竟然选择看着艾丝美拉达被执行绞刑。弗比斯自私的内心和其英俊潇洒的形象也是一个强烈对比。最后,敲钟人加西莫多外貌丑陋,耳朵无法听见声音,一只眼睛看不见,驼背和跛足的形象让读者产生丑陋的直观感受,但是这个畸形的敲钟人却心存善良。加西莫多在见到艾丝美拉达后对其一见钟情,和克洛德不同的是加西莫多的爱是为艾丝美拉达奉献一切。加西莫多对爱情是忠贞的,同时其内心的善良和勇气与丑陋的外表形成强烈对比,作者用这样强大的冲击向世人宣告什么才是美。

七、安娜的形象塑造分析

安娜是苏联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琳娜》中的女主角,安娜的形象也是一个反叛的女性。安娜在少女时代,就嫁给了年长自己20岁的卡列宁,但是婚后的生活犹如监狱,这样的生活让安娜对对爱情产生向往。当遇到渥伦斯基时,安娜看到自己对爱情的追求方向。但渥伦斯基对安娜的态度非常冷淡,面对这样的情况,安娜想要用死亡让渥伦斯基对自己产生爱情。安娜的爱情是以悲剧结局,但充分显示了安娜追求自由的性格。安娜内心不能忍受虚假的贵族生活,对上流社会的制度敢于挑战。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社会中不断产生流言蜚语,但没有人愿意安慰安娜和鼓励帮助她。小说的结尾选择用死亡来表达主人翁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为反叛女性的形象添加了悲壮的色彩。

八、涅赫留朵夫的形象塑造分析

涅赫留朵夫是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中的男主角。涅赫留朵夫原本是一个贵族青年,但与其他贵族青年不一样的地方是他内心极其纯净善良,由于家庭环境的不断影响,涅赫留朵夫逐渐走向堕落的道路。先是对玛丝洛娃进行引诱,而后对其进行抛弃。若干年后涅赫留朵夫在法庭中见到已经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时,无法忽略自己曾经对其造成的伤害,开始进行反省。由于亲眼看到社会中不公平的待遇,涅赫留朵夫感受到此生最大的震撼。通过反省,涅赫留朵夫的灵魂重新洗涤,恢复了最初善良单纯的青年心态。最后玛丝洛娃找到良人,涅赫留朵夫的灵魂重新获得宽恕拯救,因此涅赫留朵夫成为了“忏悔贵族”的形象。

通过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及对其中主要人物的分析,能够使读者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生活,从而对人物美好的品质进行讴歌。外国文学名著是连接中外文化的纽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覃晋豪.外国文学名著的赏析及人物形象塑造分析[J].明日风尚,2018,(5).

[2]宋光宇.高中語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

[3]皮锐.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赏析[J].参花(下),2019,(12).

[4]赵静香.从文体学视角分析《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语言运用及人物性格塑造[D].昆明:云南大学,2019.

[5]张新飞.高中语文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6).

[6]钟锋.浅议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策略[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9).

[7]马骁.关于《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9,000(002):297.

作者简介:

韩双,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文艺复兴外国文学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ThePatriarchalSocietyofChinatowninEataBowlofTea
ContrapuntalReadingofJaneEyreandWildSargassoSea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外国文学动态》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