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的光辉生涯》女主人公的反叛精神

2020-09-10王巧董雪峰

今古文创 2020年24期

王巧 董雪峰

【摘要】 《我的光辉生涯》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迈尔斯·弗兰克林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这部小说围绕女主人公西比拉 · 梅尔文的形象,描绘了她在单调乏味的環境中所经历的苦恼和抗争,刻画了她追求独立人格、富有反抗精神的个性,并通过这个形象真切地反映了澳大利亚十九世纪末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主要从传统等级观念以及爱情婚姻观两个方面来阐述女主人公是如何面对现存环境进行反抗的,从而展现她独立、自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我的光辉生涯》;传统等级观念;爱情婚姻观;反叛精神

【中图分类号】I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36-02

一、引言

作为迈尔斯 · 弗兰克林的代表作,《我的光辉生涯》自一九零一年问世以来,不仅惊动了整个澳洲文坛,更使整个世界为之惊讶。澳大利亚文学之父亨利 · 劳森曾赞扬它“是我所读过的书中最真实的一本”,并为之作序。影响力巨大的《公报》杂志主编A · G · 斯蒂芬则表示“这是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现今,该作品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且得到国内外读者以及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就国内批评而言,其主要关注女主人公的形象解读,但并未对她的特性进行系统描述。故此,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重点聚焦女主人公西比拉 · 梅尔文的反叛精神,从传统等级观念以及爱情婚姻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展现她追求独立人格的求索精神。

二、对社会等级观念的反叛

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澳大利亚,男性是世界的主宰。小说中西比拉的生活处处能体现这一现象。在西比拉一家沦落之前,来她家的人络绎不绝,基本上都是各个阶层的各类男人。除了她母亲,很难看得到一张女性的面孔。在这种环境下,西比拉的性格开始男性化,渐渐成长为一个假小子。她一会上树顶掏鸟窝,一会下矿井做游戏,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然而,随着她渐渐长大,她慢慢意识到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多卑微。“长大后,我明白自己是个姑娘。只不过一个姑娘! 只有男人才能左右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女人,则好比绑了手脚,无可奈何地坐着,耐心忍受痛苦,任凭命运的浪头将她到处抛掷,无情地敲打她,把她擦伤。”[1]42帕尔默曾经说过西比拉一开始对自己的性别毫无意识,慢慢地被自己是成年女性这一事实而困扰,这是因为她惧怕自己会因性别而注定一生贫穷。[2]18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西比拉 · 梅尔文虽然是个普普通通的澳洲丛林少女,但她与别的农家姑娘又截然不同。除了有种近乎男子汉的性格外,她还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当时的女孩子的出路,或是帮助养家活口,或是做家庭教师,或是当厨娘,这也是西比拉的母亲所希望的。可西比拉并不认同母亲的安排,她觉得这样做只会让她继续在生活的泥沼里挣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处境,所以她要奋力抗争。通过和母亲的对抗,以及频频写信给外婆和姨妈,西比拉终于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但她并不会就此止步。除了工作和睡眠,她还想从事艺术方面的活动。她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古往今来,皆有涉猎。虽然白天要干各种农活,喂牲口,挤羊奶,洗盘子,擦地板,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便悄悄握起钢笔进行创作,希望在文学领域显示自己的才华。尽管她有浪漫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可是身处男尊女卑的社会,西比拉的面前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她从不愿向命运低头,时时在与现实做着不懈的抗争。[3]185

在当时的澳大利亚,等级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明显。当西比拉一家由富变穷后,以前的旧交和他们彻底划清了界限,断绝了来往。西比拉从此也很难和上流社会人士交往,但这并没有抹杀她的反叛精神。她依然“我行我素”,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不满。刚到波索姆谷时,布莱克肖先生常去拜访,但西比拉并不喜欢他,更不赞同他对女性的看法。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性相比,西比拉最值得赞扬的是敢直言不讳,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可瞧不起这儿的男人,他们让女人太辛苦了。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疲倦的女人,这使我想起了那些黑人,他们让老婆尽干活。”[1]13在十九世纪阶级等级划分得很明显的澳大利亚,西比拉主张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反叛性。

三、对爱情和婚姻的反叛

古往今来女性小说研究的重大主题往往离不开爱情与婚姻。简 · 奥斯丁曾在自己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表达过大部分经济不富裕的女子都会把结婚当作体面的退路。婚姻在19 世纪仍然是女性获得生活保障的唯一途径,即使因丛林生活的特殊性而使婚姻成为女性的痛苦根源之一,女性还是不得不接受婚姻。[4]107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西比拉很早对爱情婚姻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外祖母写信提到要替她说媒时,西比拉感到无比震惊。“我觉得,结婚就是陷入可怕的羁绊,就是女人过不公平的生活。决定永远、永远、永远不结婚。”[1]39三个坚定的永远表明了西比拉当时对婚姻的否定以及鄙视。来到卡特加之后,西比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山青水静,无拘无束,还有她一直渴望的艺术以及疼爱她的姨妈和外祖母。她对生活的态度也与在波索姆谷截然相反:“生活是多么欢乐!我尽情地享受着活着的快乐。”[1]165-166最重要的是,西比拉在这里遇到了她“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真正的情人”。

在遇到哈罗德 · 比彻姆之前,已经有两个男人向西比拉求过婚,但都被她拒绝了。第一位是弗兰克 · 霍登,她外祖母家的一名牧羊工。虽然刚认识时霍登觉得西比拉相貌平平,后来看到了她内在的善良活泼,被深深吸引。可西比拉对霍登并没有喜欢之情,她认为霍登的求婚纯粹是孩子气的胡言乱语。虽然外祖母认为这是一桩不错的婚姻,因为霍登即将继承一笔可观的财产,可西比拉并不在乎这些,她叫道:“我绝不嫁给他,哪怕他是英国的国王。在我看来,嫁人,即使嫁给世上最好的男人,也是降格的事情。”[1]88由此可见,西比拉的爱情观并不建立在金钱之上。

第二位是来自悉尼的埃弗雷德 · 格雷,他十分绅士,在文学、音乐和美术方面皆有造诣,令人崇拜不已。难能可贵的是,格雷很欣赏西比拉的艺术思想,并邀请她去悉尼继续深造。虽然西比拉与格雷一起谈论艺术很快乐,可西比拉与他之间没有爱情,并未想过与他结婚。因此,得知格雷请求西比拉嫁给他时,她感慨道:“啊,与他交朋友,我会得到多大的乐趣!为什么社交陋习不允许一个男人和一个少女交朋友呢,彼此都很愉快,而除了纯洁的友谊,别无其他想法?”[1]84西比拉想要的是纯洁的爱情,她不愿意受人驾驭,更接受不了心灵不平等的爱情。

男主人公哈罗德 · 比彻姆高大魁梧、风度翩翩、机智幽默,具备了男人应有的优秀品质,西比拉对他可谓是一见钟情。西比拉喜欢比彻姆并不是因为他迷人的风度和显赫的财富,而是因为他品格纯洁,勇敢善良,身处逆境仍能积极乐观。“你认为我是那种人吗,喜欢一个人不过是因为他有一点儿钱?嗨,我平常极力反对的正是这一点。并不是因为你拥有五先令洼地我才喜欢你,而是因为你有一个宽大的胸怀,容纳得下别人,使人感到温暖”[1]188可当比彻姆向她求婚时,她却退缩了。虽然她是真心喜欢比彻姆,把他当作一生中唯一的挚爱,但她认为爱情应该平等,不应有地位、等级的悬殊,这也是为什么在比彻姆一无所有时,西比拉反而对他不离不弃。不同于老一辈们建立在财富上的婚姻观,西比拉坚决主张男主双方要平等,绝不可为爱失去自我与尊严,这样的反叛思想对当时来说绝对是超前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女主人公在社会传统和习俗的丛林里披荆斩棘,为自己开辟一条追求独立人格之路,保持自己的艺术梦想,努力发展自己的潜力。西比拉 · 梅尔文这一形象挑战了当时澳大利亚社会已被认可的两性等级关系,强调了在澳大利亚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不平等,阐明了女性应该同男性一样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观点。这种超越时空的声音仍然回荡在今天的世界,呼唤着女性为自立、自强与自我实现进行不懈的努力。[5]6

参考文献:

[1]迈尔斯 · 弗兰克林.我的光辉生涯[M].黄源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Carole Ferier (Ed.) Gender, Politics and Fiction: Twentieth Century Australian Women’s Novels [M]. St. Lucia,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1985.

[3]黃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张罗,吴庆宏.继承与颠覆——《我的光辉生涯》与19世纪澳大利亚女性小说的传统[J].外国文学,2009,(11):105-107.

[5]陈茂庆.反抗婚姻的丛林少女——小说《我的光辉生涯》女主人公形象剖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6.

作者简介:

王巧,女,江苏昆山人,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董雪峰,女,安徽明光人,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