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刘勰对文章“变体”之“度”的把握

2020-09-10江俊超

今古文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变体刘勰情志

【摘要】 作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系统性文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其“体大虑周”“笼罩群言”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后世文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十分重视文章的体制规范,《文心雕龙》中的二十篇“论文叙笔”充分体现了他的“变体”观。刘勰认为,各体文章可以在“以本采为地”的基础上,实现“契会相参,节文互杂”之变;文章的“功能”“体势”“体貌”等构成了一类文体的基本特质,这些特质都可以进行“变体”,但不可全变;此外,文章本身所需要传达的“情志”以及“宗经”原则不可变。刘勰对不同文章“体制相参”所做出的评价,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暗含着对于文章“变体”之“度”的把握。

【关键词】 刘勰;变体;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15-03

《文心雕龙 · 通变》谓“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可见在刘勰的文体观中,文章之“体”是恒定的,文章之“变”只能在保持文之常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对于文章之“变”,吴承学先生曾在《辨体与破体》一文中,以《定势》篇“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为例,指出“刘勰既承认文体的相参,又强调文体的本色”“文之大体,也就是文体的‘度’,在这个‘度’内,作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一旦超过‘度’,也就破坏了问题固有的美了”[1] 。

综合以上观点可进行深入探究:刘勰所持之“通变”观与其“契会相参,节文互杂”的观点是否矛盾?其所谓某一类文体的“本采”究竟为何?其所谓的“文之常体”包含了哪些方面?在何种标准下或是何种范围内的文体互参,才能够被刘勰承认为“变体”,而非“讹体”与“谬体”?研究以上问题,能够揭示出刘勰对于文章体制规范“度”的把握,从而促进对《文心雕龙》文本的深入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一、对“体制相参”的矛盾态度暗含对

“变体”之“度”的把握

在二十篇“论文叙笔”中,刘勰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各类文体“体制相参”的现象,并且对之持以肯定态度。

比如,在《祝盟》篇中,刘勰提到“祭而兼赞”“策本书赗,因哀而为文,是以义同于诔……颂体而祝仪”,阐述了“祭文”与“赞”的相交,“哀策”以“诔”为内容、以“颂”为主旨、以“祝”为形式的文体特点;再如,在《诔碑》篇中,刘勰以“诔之为制,盖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以及“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光于诔”,详细论述了“诔”“传”“颂”“碑”“铭”这几种文体之间的互参;同样地,在《颂赞》篇中,刘勰亦论及“赞”是“颂”之“细条”。黄侃先生的《札记》又在刘勰论“颂”的基础上,详细追溯了“颂”的流变,得出“赞”“祭文”“铭”“箴”“诔”“碑文”“封禅”这些文体,“皆与颂相类似”[2]62的结论。这类文体虽然产生有先后,但在内容形式上几乎都有交叉。

对于一些“变体”出色的文章,刘勰亦有所夸赞。例如,在《哀吊》篇中,刘勰以“卒章五言,颇似歌谣”表达了对崔瑗哀辞的认可;而对于潘岳“结言摹诗,促节四言”的哀辞,刘勰更是给出了“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的高度评价;甚至,对于司马相如“吊二世,全为赋体”这类对文体所进行的颠覆性改造,刘勰都没有提出异议。由此可见,刘勰对于文体互参的多样形式,秉持着很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然而,同样是“化而为赋”,刘勰对后世的“吊”却表达了很明显的不满,认为其“华辞末造,华过韵缓”,这似乎与此前对待司马相如之文的态度有所矛盾;同样地,在《铭箴》篇中,刘勰虽然赞赏蔡邕的铭文,但对于他写作“朱穆之鼎,全成碑文”则持否定态度,认为是他只顾沉溺于自己拿手的文体,却不顾对“铭文”与“碑文”所造成的文体混淆;另外,在《颂赞》篇中,对于班傅、马融、崔瑗和蔡邕将“颂”写成“序”“引”和“赋”的体制,刘勰称之为“谬体”“弄文而失质”;对于魏晋时期的“颂”呈现褒贬混杂的情况,刘勰称之为“讹体”。

同样是文章体制的参杂与文体功能的扩展,刘勰为何对某些变体的要求表现得如此严苛呢?这些论述看似与刘勰“变体”观的包容性相矛盾,实则暗含着刘勰对于“变体”之“度”的把握。

二、文体中“可变”的特质

传统文论的“功能”“体势”“体貌”等方面构成了文章能够成为一类“体裁”的基本特质。在刘勰的“变体”观中,不同文体之间的“功能”“体势”“体貌”可以在作家的妙笔之下,得以互相借鉴与融合,在汲取各家优点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一)“功能”之变

例如,在《明诗》篇中,刘勰就论述了从夏商周到汉朝再到建安初年,“诗”的形式从“四言”发展到“五言”的过程,“诗”的主要表达对象亦从政治意义上的“顺美匡恶”转向至《古诗十九首》中的“附物切情”和建安文人的“述恩荣、叙酣宴”,更加注重个人际遇与个体情感的抒发。

再如,在《颂赞》篇中,刘勰以“赞”为“颂”之“细条”。“颂”体内部的种类流变已相当繁多,而“赞”的功能,则是在“美盛德而述形容”的基础之上,扩展为“动植必赞,义兼美恶”,也就是在表述对象和表达色彩方面,相对“颂”都有了一定的扩展。

又如,在《论说》篇中,刘勰谈及“论”的“条流”,分为“议”“说”“传”“注”“赞”“评”“序”“引”这八种名目,分别指向“宜言”“说语”“转师”“主解”“明意”“平理”“次事”“胤辞”这八种论说功能。这些“条流”使得“论”的功能有所扩展。

(二)“体势”之变

“体势”者,“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刘勰认为,不同文体之间的体势可以融会贯通,善于作文的人,正是精于通变文章体势之道。

例如,屈骚变“诗”之典雅为艳逸,“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对于其在表现方式上对“典诰之体”“比兴之义”的化用,刘勰认为其达到了忠君规讽的目的,因此对之呈欣赏的态度。

再如,刘勰视“五言”为“四言”的变体,认为“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四言诗因其“持之为训”“順美匡恶”的历史功能,秉持着“雅润”的体势;而五言诗之“清丽”,则表现在《古诗十九首》的“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张衡《怨篇》的“清典可味”以及建安诗歌的“独立不惧,辞谲义贞”……

然而,当刘勰在《定势》篇中论及“赋颂歌诗”的体势时,则称“诗”之理想状态应为“清丽”。也就是说,他已经将原本属于五言诗的“清丽”面貌,融汇到了四言诗的体势之中,实现了诗歌“体势”的流变。

(三)“体貌”之变

对于诗赋体貌的流变,刘勰对屈骚“自铸伟辞”“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的盛美风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失其实”的写作风格不仅继承了“诗”的风流,也为后世“赋”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及至论赋,刘勰亦认为“赋”能够从“古诗之流”、也即“六义”的附庸地位中兴起,终成蔚然大观,也正是缘于其超越诗体风貌、“极声貌以穷文”的盛大气象。

即便是“本体不雅”的“谐”体,也同样在文体的流变中实现了体貌的渐变。由“谐”至“讔”再到“谜”,文章体貌愈见曲折。“谐”者,“辞浅会俗”,文辞以“微讽”“倾回”为主。“谐”的用辞浅显通俗,或婉转、或诡诈,其目的往往是用于讽谏;“讔”者,“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往往是用隐约的言辞来暗示某种含义,或是用曲折的比喻来暗指某件事物,“谐”与“讔”互为表里,而“讔”之曲折比“谐”更进一筹;“谜”之曲意则更甚,其言辞曲折交错、使人迷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纤巧以弄思,浅察以衒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当“谐讔”发展到“谜”时,其文貌更为纤细巧妙,文辞更为含蓄,而一旦悟出谜底之所在,其所喻亦不失明朗。但无论其文貌经历了怎样的流变,“谐”本身“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的箴戒功能并没有消减。

由是观之,刘勰所把握的“变体”之“度”,是尊重并赞赏文章“功能”“体势”“体貌”因时而变的。刘勰所谓“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文章“变”之关键,正是在融通于相对稳定的文章创作法则基础之上,“酌乎纬,变乎骚”,让“文辞气力”顺应时势的发展而变化通达,采时文“雕蔚”之美,酌奇保贞、玩华保实,以期实现文章的永生。

三、文体中不可变的原则

既是“文之体有常”,且须“各以本采为地”,可见文体中那些不可变的因素就是“变体”的关键。其一,文体基本特质虽可变、但不可全变;其二,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情志不可变;其三,“宗经”原则不可变。

(一)文体特质不可全变

统观刘勰在文体论中对各类变体所表达的态度可知,虽然刘勰赞赏各类文体“体制相参”的流变与发展,但对于把“吊”写成“赋”、把“铭”写成“碑”、把“颂”写成“序”“引”等现象,刘勰是相当不满的。“文体功能”“体势”“体貌”等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可以“相参”,但不可全变。作家不顾文体混淆地任性使才,把文章完全写成了另外一种文体,则是“弄文而失质”,使得文体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刘勰之所以对司马相如“吊二世,全为赋体”表达了一定的包容度,关键原因在于相如之“吊”达到了“其言恻怆,读者叹息;及平章要切,断而能悲”的境界。尽管司马相如也混淆了“吊”与“赋”的文章体类,但因其文章对主体情志的表达,并未失却“吊”本身所需表达的“哀而有正”的主体情志,因此刘勰对此才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

(二)“情志”不可变

所谓“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在刘勰看来,文章所要表达的主体情志,应当是文体划分的关键之处,这点可以在刘勰所批判的各类文章中见出端倪。

例如,在《明诗》篇中,谈及晋诗“轻绮”,刘勰认为其“力柔于建安”“流靡以自妍”“溺乎玄风”,失于陈腐浮疏,浮于艳发绮丽,失去了诗体本应有的气度与感染力;再如,在《哀吊》篇中,刘勰就明确表达了对苏慎、张升的哀文“虽发其情华,而未极心实”“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的批判。苏张之文的华而不实、难表情志,正是其难以比肩司马相如之吊文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宗经”不可变

在肯定屈骚伟大意义的同时,刘勰对其中“诡异”“谲怪”“狷狭”“荒淫”之旨持否定态度,因其“异乎经典”而不可取;在评价崔瑗哀辞时,刘勰亦认为其“履突鬼门,怪而不辞”的措辞“仙而不哀”,未能抒发其真实情志。由此可见,在刘勰的变体观中,其所谓“设文之体有常”,关键就在于需要做到“参古定法”。“练青濯绛,必归蓝蒨;矫讹翻浅,还宗经诰”,刘勰认为,只有做到对“经典之范”之“熔铸”,对“子史之术”之“翔集”,对“情变”之“洞晓”,在取法经书、贯通历史典文的基础上,将经典之要义熔铸于心,将子书史籍之风骨内化于心,将古今情势之演变通晓于心,才能拥有得以新变的“不竭之源”,从而实现与古人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才能以一种通达的境界为文,创作出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作。

总之,在刘勰看来,文章变体之基础,莫过于“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只有根植于儒家经典,文章之树才拥有使其能够常青的灌溉之源。

四、结语

如此看来,刘勰对文章体制相参之“度”的把握便十分明晰了——在保持住“宗经”原则、文章“情志”以及文体基本特征的条件下,不同文体之间在“文章功能”“体势”“体貌”等方面可以互相借鉴,最终实现文体的发展与流变。刘勰的“变体”观既具辩证性也具历史前瞻性,为后世文体的流变勾勒出了一个基本轮廓。

参考文献:

[1]吴承学.辨体与破体[J].文学评论,1991.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4]赵俊玲.刘勰的“破体”观[J].求是学刊,2017.

作者简介:

江俊超,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变体刘勰情志
Delta-omicron混合变体被证实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德尔塔克戎”变体首次证实
刘勰的“借力”
刘勰拦路拜师
舍弃面子的刘勰
舍弃面子的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