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部关于狗的电影对比分析

2020-09-10艾米古丽·玉苏甫

今古文创 2020年48期
关键词:人与狗共同点差异

艾米古丽·玉苏甫

【摘要】狗是人类的朋友,电影中关于狗与人类关系的探讨层出不穷。近年在日本、美国和韩国拍摄了三部有关狗的电影,它们分别是《忠犬八公》《一条狗的回家路》《人狗奇缘》。电影情节主要围绕狗和主人的情缘展开,对三部影片进行对比分析,能为深入了解人类和狗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人与狗;共同点;差异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8-0071-03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曾说过:“人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会得到其他客观事物的帮助,但是这些对象不一定是高级动物或者天使,而是低级的物种即动物。”[1]《忠犬八公》《一条狗的回家路》《人狗奇缘》通过聚焦狗对人类的影响,证明此言不假。电子产品强势进入社会,让人与人的温情逐渐淡漠,日趋匮乏的精神世界趋近冷漠。而这三部关于狗的電影,用动人的讲述方式,让人们感受来自狗的忠诚以及它们的依赖与爱。这样纯粹的感情不由让人们反思温暖、仁慈与真诚。下文通过对影片的简要概括,分析三者的异同。

一、三部影片的主要内容

《忠犬八公》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同其收养的秋田犬之间的故事。小狗名“八公”,每天早上它都会将教授送至车站,傍晚再接他回家,从未间断。不幸的是,教授病逝后再没回到车站,而八公在此后九年的时光里,仍按时守候在没有教授的车站,直至死亡的到来。

《一条狗的回家路》讲述了狗狗贝拉在与主人卢卡斯分离后,历经千难万险,穿越几百英里重返主人身边的故事。男主角卢卡斯在一座废弃建筑中捡到贝拉,想要收留贝拉却被母亲拒绝,在他的坚持下使母亲退步,并将小狗带到退伍军人医院为那里的病人们带去慰藉。一次意外,贝拉与卢卡斯分离并相距几百英里。贝拉凭着对主人的忠诚和眷恋,毅然踏上了遥遥的归家之旅。它一路沿着落基山脉,穿过科罗拉多荒野,终和主人相聚。

《人狗奇缘》是一对兄妹与狗的感人故事。伊灿和苏伊是彼此相依为命的兄妹,他们相信着出走的妈妈总有一天会与他们再团聚。哥哥伊灿的责任心很强,总是小大人般照顾着妹妹。妹妹生日当天,他将一条小狗当作礼物送给妹妹。苏伊将小狗当成新伙伴,并天真地认为这是妈妈送她的礼物,给小狗取名为“心心”。冬日的一天,小狗心心载着兄妹俩在冰面上滑跑,苏伊不幸坠入冰窟窿去世。伊灿将意外归责于心心,并狠心地抛弃了它。心心却一直不离不弃,不断寻找小主人,希望能一直陪在他身边。

以上可知,三部影片均是围绕狗与主人的关系展开。虽拥有共同的主题,但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影片由不同的国家拍摄,因而侧重各有不同。故而,以上三部影片值得用平行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因为“在比较文学中,所谓‘平行研究’就是要将那些‘相似’‘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与异,并导出有意的结论。”[2]

二、三部影片共同的价值观

(一)忠诚

三部影片选择“狗”为主角,通过主角狗经历的磨难来展现“忠诚”,是打动观众的根本所在。在由日本拍摄的影片当中,八公最大的考验就是日复日年复年地等待将它养大,却再不能归家的主人。另外的电影:一个选择历经漫长而艰辛的回家之旅,只为与主人相聚;另一个对主人不离不弃,只为拯救曾把自己当家人的小主人。影片中呼之欲出的忠诚时刻警醒着我们。众所周知,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拥有高级思维的能力。身为高级生物的我们应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和体现忠诚?至少影片中的狗,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忠诚就是不计回报的信任、关照和坚贞不变的爱。

(二)回忆

影片中昔日人狗相伴的美好回忆不仅让观众潸然泪下,同时也是让狗狗度过困难或艰辛时光的精神财富。它们或许无法意识到主人的变化,甚至无法了解自身的想法,但珍贵的回忆为它们提供能够继续下去的力量和支持。可见,温暖与真诚的交往就算经过岁月的打磨,也能在人们心间留下难以抹去的美好。因此,一段舒畅的人际交往,总需要美好的回忆作为依托。动物能够凭自身笨拙但朴实的陪伴与坚持,向人类传递温暖、仁慈与诚实,何况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人类呢?在人们彻底沦为科技的奴隶前,如果肯抽出些时间给爱我之人,兴许在心底能够拥有一座强大的堡垒,勇敢面对一切困苦。

(三)平等之爱

影片中的“狗”虽为宠物,它们却也享有与主人相平等的地位。它们的动作、声响和行为都能与主人产生交流。主人展现给狗的真诚与善良,狗也会以同等真挚的爱回报他们。此般相互的情感,正如加拉力丁·鲁米所说,“我们给别人的情感越干净越清澈,欣赏它的人就会充满幸福感。”[3]影片正是源于这般干净、清澈的情感交流。狗的忠诚实际上是人类爱与真诚所得之结果。三部影片让人们学会反思,重视心灵的建设。毕竟心灵是人们最忠诚的精神伴侣,只有被爱和真诚填满时才会收获幸福。

三、三部影片的差异性

“比较方法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任务,主要在于从文学现象存在的差别里找出同一性的东西,又在同一性中寻找新的差别性东西。”[4]三部影片在三个不同国家拍摄,在很多方面享有自身文化的特点。下面分别对三部影片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一)《忠犬八公》的魅力所在

在日本改编的真实故事中,教授同八公相遇后,将全部心思灌注于八公的行为上,八公的表情和声音都能引起教授的注意。一人一狗常常一同聊天、玩耍,八公甚至主动承担起接送教授上下班的职责。影片的两个突出特点,同时也是该片的魅力所在。第一,动物对不幸的预测和感知。教授去世那天的早晨,八公与以往大有不同:一直无法传球给教授的八公,那天居然成功叼起球并递到他手中,实现了教授的愿望,这一暗示与教授长眠讲台的悲剧形成强烈的情感震动。第二,绝对的忠诚。教授去世后的每一天,八公都会按时出现在火车站,直到生命尽头。八公虽然在肉体上没有遭受过多的苦难,但无果的付出和等待则是更为巨大的磨难。日渐衰老的八公纯净的双眸中露出忧郁和伤感令人心痛。多年的等待,让车站周围的人、教授的妻子朋友都把八公视作老友一般问候聊天。此时八公对主人的忠诚已经超越了多数人的认知,在流泪的同时,八公的忠诚亦值得我们反思。

(二)《一条狗的回家路》独特之处

由美国拍摄的《一条狗的回家路》,贝拉的内心独白是通过电影旁白展现的。因而独白对电影情节的推动和对生命意义的展现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善心与仁爱。返程之旅于贝拉如泰山般沉重且艰辛,但它丝毫没有放弃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如贝拉遇到失去妈妈的熊猫宝宝后,中止自己的旅途去照顾小熊猫;看到被大雪掩埋的奄奄一息的人,会停下来尽己所能挽救生命;贝拉无意间竟成为一个乞丐的生活来源。它虽不明白自己为何被乞丐限制了自由,但它依然诚心地服从着乞丐的所有命令,为他赚取钱财。在它被狼群包围的危难时刻,幸而有好心人和动物的帮助才幸免于难。美国身心灵畅销书作家盖瑞·祖卡福在《心灵之座》中提到:“如果我们种下了这种因,就不可能不得到这种果。”[5]贝拉的经历不断提醒着人们有关善因善果问题的抉择。贝拉的离家仿佛长大后的婴孩开始了独立生活,过程中既有艰难又有丰富的哲理。这些无不展现了贝拉从善出发、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也为人心灵之善的可能照亮了前路。

第二,良知与奉献。贝拉之旅不单是以回家为目的,更多呈现的是它在旅途中展现的良知与奉献。贝拉在归心似箭的同时,仍愿在不断地提供着帮助。尽管这样做会拖延回家的时间,但与帮助别人渡过难关所换来的心灵的满足相比,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正如贝拉面对那个乞丐时,也没有产生对抗的情绪。对它来说摆脱束缚并不难,但贝拉仍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乞丐的生命得以延续。因为心灵世界与世俗生活的区别就在于“他认为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并且还远远不够,因此他只会责备自己,而不会骄傲,不会成为自我满足的人。”[6]贝拉不言功利的善行时刻敦促着大家应向他人施以援手。尽管每个人都会有身陷困境的时刻,是否还愿为身侧之人伸出援手,仅仅出于良知和善意,在过程中领悟奉献之美,享受心灵的富足。心中若无真善美便会枯竭,坚守住内心的人,必然也会同贝拉一起终抵自己的目的地。

(三)《人狗奇緣》的特色之处

韩国拍摄的《人狗奇缘》将人与动物的遭遇形成紧密联系,实为该片最大的亮点。这种创作特点为展现伊灿内心的仇恨创造了有利条件。影片中伊灿的艰难同狗的辛苦是并置发展的。因此伊灿心中充满苦涩的同时,心心也倍受折磨。心心无法开口解释,更不能理解源自伊灿的冷暴力。但它的忠诚始终是连接它与主人、传达真情的媒介,同时也为消除人和动物之间的隔阂埋下伏笔。与前两部影片相比,该片的特色为以下几点:

第一,人性和兽性的自然表现。一开始主角伊灿误把妹妹的死归错于心心,导致他对心心怨念深重;直到他身陷危险,却得到了心心的帮助。此时的伊灿对心心的态度有所改变,并把它视作亲人,给它真心的爱。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伊灿同心心的交流中保留了人和动物本质的性格特点。因此,伊灿能够成为一大类人的代表,即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怨天尤人,把错误归咎于外部环境的人。妹妹的死亡既是影片的转折点,又是心心和伊灿间的情感转变的高潮。影片中人类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消极心理,同狗对主人的忠诚形成鲜明对比,都是人性和兽性的自然流露。

第二,坚持和勇敢。不管是主角伊灿还是心心都具备在困境面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勇气。他们积极面对困境,并试图摆脱自己的悲惨经历。正如伊灿生病时躺在地下步行街时,心心会想办法帮他寻找食物,他们同家人般的温情令观众动容。

十一岁的他所承受的命运之苦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即便面临再艰难的处境,伊灿亦不会哀叹。同时他唯一能倾诉和依靠的对象就是心心。因此,勇敢和坚强的毅力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爱的感化力量。伊灿虽喜欢身为狗的心心,但妹妹的离世同样令他无法释怀。对心心的无法原谅逐渐演化成仇恨,占据他的心房。而之后流浪生活中心心不离不弃的陪伴,让冰墙慢慢消融,同时意识到此时心心才是自己唯一的伴侣和精神依托。事实上伊灿对心心冷漠的同时,他心里也会产生一种怜悯和不舍。心心即便被不断的抛弃,它也会想尽办法靠近伊灿并帮助他,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人狗终而和解。这是爱的感化力消除了伊灿心中的两种斗争:其一,如果不是心心,他妹妹就不会死。其二,心心的相伴总会让他想起妹妹,内心备受煎熬。心心用生命来救他的那一瞬间,伊灿心里对心心所有矛盾和排斥也全部土崩瓦解。无论是伊灿还是心心,彼此心里早已深深扎下了爱的根,因此唯有爱才能让他们解脱。纯粹质朴的爱能够融化心灵所有的冰霜,继续向着更美好的方向行进。独特的结合处理,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共同感受爱的感化之力,因此倍加珍惜家庭的温暖,用爱持续浇灌幸福。

总的来说,三部影片也是关于人与狗之间爱的教育的故事。美国作家玛丽安娜·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说过,“爱是最根本的生存事实,是我们终极的现实和我们在世的目的。”[7]上述影片通过把爱投射到人类最忠诚的伴侣狗的形象上,多层次地展现了人类灵魂最纯净的一面。无私的爱可以丰富灵魂,纯洁的心可以寻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主题也在三部有关狗的影片中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5.

[3](波斯)鲁米.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M].(美)巴克斯英译,万源中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4]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6.

[5](美)奥普拉·温弗瑞.我坚信[M].陶文佳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社,2015:175.

[6](俄)列夫·托尔斯泰.生活之路[M].王志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6.

[7](美)奥普拉·温弗瑞.我坚信[M].陶文佳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社,2015:123.

猜你喜欢

人与狗共同点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城外乡里[组诗]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老人与狗
明星与狗狗 明人与狗狗
一样却又不一样
漂亮的生日礼物
人与狗的情愫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